关于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有关问题的调查报告

日期:2014-07-30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三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克毅、副主任童水清、林钟梅率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及市直工业系统部分省、市人大代表对我市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有关问题进行了三天调研。
整个调研活动在三个层面上进行:第一个层面是企业。调研组有重点实地考察了小天鹅(荆州)公司、神奇软磁公司、恒隆公司、法雷奥公司、大田公司、洪城公司、三金公司和奥达公司,并与奥达、沙隆达、神电、轻机、华意、一棉、久隆、天发等企业负责人座谈。第二个层面是有关执法部门。调研组与市中级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工商局、土地局、物价局、建设局、环保局、技监局负责人座谈。第三个层面是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调研组与市计委、市经贸委、信息产业局和五个行业协会负责人座谈。在调查基础上,调查组对我市工业经济特别是市直工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建议进行多次分析研究,并向主任会议进行了汇报。

一、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和估价

截止2002年,全市实有工业企业22015家,资产总值近5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3家。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0?2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83?72亿元,实现利税12?8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6%,10?66%和36?88%。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一批骨干企业和支柱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总的来看,我市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全面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有基础,有潜力,有希望,有共识。

1?通过改革、改制、资产重组,工业企业活力明显增强。截止2002年,市直企业中实行民营化改制的企业达87%。通过改制,明晰了企业的产权关系,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企业活力明显增强,发展呈现出良好局面。如奥达公司,通过民营化改制后,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20830万元,实现利税3552万元。同时一批企业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已达36家,其中天发集团通过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聚合资产达80亿元,成为我市最大的企业集团。

2?由于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工业经济五大支柱行业的格局基本形成。一是通过招商引资、整合资源、拓展领域,形成了以神电、恒隆、法雷奥、久隆等企业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工业(100万台汽车空调、100万汽车电机、100万台汽车动力转向器)和以小天鹅、三金、华意为核心家用电器工业(100万台冰箱、冰柜,100万台洗衣机和热水器,100万台压缩机),这将对全市工业发展形成明显的拉动和幅射作用。二是以改革、改制为突破口,形成了以奥达、乾盛、一棉、金安等企业为核心的纺织工业,并呈现出明显的活力。三是依托科技创新形成了以沙隆达、楚源、博尔德等企业为核心的化学工业,其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四是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发展和壮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形成了以天荣、天颐、吉象、银杏为核心的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五是我市信息产品制造业、新材料、环保、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近几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3?经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企业的装备水平和发展后劲不断提高。截止2002年,全市共有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2家,高新技术产值达4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0%。如神电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的软磁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2?1亿元,利税4500万元。截止2003年3月,进入荆州开发区创业园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68家,产业领域涉及环保、信息产业、精细化工、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等。这些企业的成长壮大,将为我市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后劲。在坚持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同时,加大了对传统产业技改投入力度。2002年,全市完成技改投资19?5亿元,同比增长21?7%,增幅高于当年基本建设投资2?9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由2001年的17?7%上升为19?3%。特别是市直纺织行业近两年通过民营化改制后,除积极争取国家技改投资项目外,还千方百计自筹资金1亿多元进行技术改造,企业的装备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4?企业经营者队伍在市场经济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我国加入WTO后,世界经济已融为一体。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经营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兴衰。长期以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为企业家队伍成长创造了一定条件,我市涌现出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熟悉并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企业家。不少企业家还是受国家、省、市政府奖励的专门人才。他们是荆州工业的希望之所在,同时也是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兴市战略,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符合我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市工业基础较为雄厚,资产存量大,经过多年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工业支柱产业的格局已经形成,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近几年,针对我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实际,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一大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快速成长,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外,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和长江干堤的加固,威胁江汉平原的洪水隐患基本消除,防洪、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有极大的改善,招商引资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加之省委、省政府对江汉平原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等,都为我市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市直职能部门从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对“工业兴市”给予了积极回应,都有了一些思路、规划、打算和措施,不少部门提出了支持工业兴市的意见。可以说,认识是统一的,行动是自觉的。从市委二届三次会议以来,通过组织、宣传、发动,全市上下强烈要求发展经济、发展工业的舆论和工作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二、工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市工业经济通过几年的改制、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等一系列改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规模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同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改制遗留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改制后的债务纠纷拖住了企业发展后腿。我市市直的改制企业大都是从原企业剥离出来的,新老企业之间除开产权问题外,其债权债务处理一直纠纷不断。根据今年初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改制后新成立的企业对原企业的债权、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从而使相当一部分的改制企业要参与原企业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活动,对企业经营者和行业协会牵扯的精力过大,有的企业负责人甚至说,此问题若得不到重视和有效解决,宁肯退回到原有的企业状态中去。二是破产企业资产变现难,职工安置难。据市中级法院反映,市直有26家破产企业进入司法程序,终结的有19家,涉及人员1?6万多人,需安置费用2?5亿多元,但可用于变现的资产只有1?4亿元,而且基本没有变现。这个问题是伴随着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又一突出问题,也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否则,它不仅会影响企业改革改制的积极成果,而且会波及到政治层面,影响社会的稳定。

2?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的“瓶颈”问题制约企业的发展。一是贷款担保体系建设滞后,抵押费用过高,抵押贷款比例太低。目前,我市仅有一家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组织,且规模太小,远远不能满足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其它类型的企业的贷款,只能靠自己。特别是一些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因受流动资金短缺问题的制约,不能正常运行。如天颐公司的油菜籽收购资金问题,因多种原因一直未能很好解决。二是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仍然不足。我市工业企业绝大多数是地方企业,每年列入国家技改投入的项目并不多,绝大部分企业都要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技改,因筹资渠道不畅,投入不足,导致设备老化,产品档次低,高附加值的最终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200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6?6%,远远低于全省45%和全国46%的比例。三是因政策和待遇问题,民间投资启动滞后。

3?环境不优仍是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政府部门的服务环境是企业界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突出表现:一是行政审批程序繁杂,办事效率低下,有些部门在办理审批事项时发文件、盖章子都要收费。二是乱收费、滥摊派现象仍很严重,如工商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经营执照年检收费过高,针对企业的各种名目的培训班过多过滥等。三是招商引资的有关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如市场准入、土地、收费等问题,未按政府文件执行。四是党委和政府在企业干部的管理上步调不一致,如原由组织部门任命的国有企业的负责人,后改制成民营企业后,企业法人代表出国,仍需组织部门审批等。五是司法不公,地方保护主义和为钱办案的现象仍然存在。

另外,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由于改革和即将进行的新一轮机构改革,其职能正处于转换期间。若职能不能迅速到位,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工作协调不落实,将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对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有关意见和建议

工业兴市,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归根到底要靠工业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围绕企业做文章,坚持依靠科技发展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十六大报告提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同理,对荆州来说,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为切实实施好工业兴市战略,我们认为,当前需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认识和领导问题。实施工业兴市战略是荆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一是要组织全市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讨论活动,真正把全市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上来,形成高度的共识,不埋怨、不争论,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二是组建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并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要建立定期的例会制度,协调处理工业兴市工作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中,我们建议暂时保留经贸委机构,并赋予其实施工业兴市的组织协调职能,若确需改革,也要使其职能尽快平稳过度,确保工业兴市的组织领导落到实处。

2?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问题。市政府应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发挥本地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生产与消费并重、城乡协调发展和科学论证的原则,在修定或完善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工业兴市战略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总体规划应包括,中长期和近期发展目标 、配套产业发展规划、工业布局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技术改造和后续发展项目规划等,确保工业兴市战略落到实处。

3?扶持政策问题。一是在融资政策上。市政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贷款担保体系,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向工业领域渗透。二是在税收政策上。要将国家、省、市出台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政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税收政策、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再就业税收等政策要用好用活用足。使企业得到实惠,聚集资金,增加自身投入。三是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土地出让、办证收费等,对引资有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继续实行奖励。四是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企业改制中的遗留问题。如新老企业间债权债务纠纷问题,职工养老保险、医保等问题。五是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要进一步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登记等。

4?优化环境问题。一是优化服务环境。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切实把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上来,把工业兴市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市政府要进一步清理各种收费项目,精减行政审批,出台涉及企业收费硬性标准(如江苏无锡市政府规定,企业在办理房产、土地抵押贷款的它项权证时,办证费、评估费不得超过3000元)。加大对乱收费、滥摊派的监督力度,对查出的问题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二是优化法制环境。强化“依法治市”的力度,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违法责任追究制,我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将运用法定职能和手段,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各级司法机关都要为工业兴市提供公正的司法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在全社会营造知法守法的氛围。三是优化社会治安环境,坚决打击破坏、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四是优化人文环境。深入开展以“弘扬荆楚文化,创建现代文明”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改善本市的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城乡居民社区,使公民道德准则深入人心,形成团结、和谐、积极、上进的人文环境,特别要关心企业家队伍建设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考核选拔奖励机制。用先进的办法,科学的机制留住人才,管好人才,用好人才。五是优化企业的信用环境。要督促企业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同时,建议市委、市政府处理好工业兴市与当前工业生产关系,加强对当前工业生产分析与调度。处理好长远发展与当前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2003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