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州市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日期:2014-07-30 来源:本网
荆州市财政局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荆州市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6年,全市财政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的监督下,在各级政协的关心和各方面的支持下,紧紧围绕"做大财政蛋糕、做小财政供养系数、做优财政资源配置、做强财政公共保障能力"的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不断创新财政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快公共财政建设,努力提高生财、聚财、用财、理财能力,确保了财政收入目标的实现,确保了财政收入质量的提高,确保了干部教师工资的发放和各项政策性支出的到位,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全市预算执行情况:2006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不含社保费收入)为290565万元,占预算262821万元的110.56%,比上年决算数(下同)增长19.0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8597万元,完成预算的102.11%,比上年增长6.72%。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执行427820万元(不含社保基金支出,下同),占预算的127.84%,比上年预算数增长24.51%。全市财政收支初步平衡结果:财政总收入568581万元,其中:地方一般收入12859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393510万元(税收返还39539万元,原体制补助477万元,调整财政体制基数返还21813万元,调整工资补助79553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25934万元,取消特产税及农业税补助54135万元,一般转移支付补助42208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补助30251万元,专项补助97173万元,结算补助2205万元,企业划转补助222万元),上年结余41253万元,调入资金5221万元。财政总支出554517万元,其中:当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525767万元,体制上解省支出21145万元,结算上解省支出6996万元,出口退税超基数上解549万元;收支相抵,全市年终滚存结余14064万元,减去结转下年支出10950万元,净结余3114万元。

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2006年市本级实现财政收入89072万元,占预算75538万元的117.92%,比上年决算数(下同)增长23.28%,剔除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1190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完成预算102.16%,比上年增长6.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418万元,占预算的100.92%,比上年增长5.12%。分征收部门完成情况:国税完成41626万元,占预算的102.58%,比上年增长11.46%;地税完成24610万元,占预算的104.01%,比上年增长4.47%;财政完成22836万元,占预算的202.14%,比上年增长101.16%,若剔除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11905万元,实际完成10931万元比2005年下降3.24%(主要为罚没收入减少)。社保基金收入完成43517万元,占年初计划的112.04%,比上年增长17.55%。

市本级地方预算支出执行100800万元,占预算64571万元的156.1%。2006年市本级支出大幅增长:一是市本级2006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11905万元,列收列支相应增加支出;二是按省财政厅要求将2005年底转移支付14290万元列入2006年支出;三是调整工资及津补贴增加支出7340万元。剔除这三项政策性增支因素,市本级地方预算支出执行数占预算的104.17%。支出分项目执行情况如下:

基本建设支出2711万元;

农业支出298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3.66%;

林业支出51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22.78%;

水利和气象支出197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27.19%;

工交事业费支出146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1.16%;

文体广播事业费37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8.98%;

教育支出718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6.3%;

科学支出48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6.44%;

医疗卫生支出667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1.44%;

其他部门事业费145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29.2%;

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163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8.63%;

社会保障补助支出725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77.47%;

行政管理费1284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2.98%;

公检法司支出843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40.12%;

城市维护费426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68.75%;

专项支出168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0.72%;

其他支出1893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30.17%。

城市公用附加支出908万元,占预算的106.82%基金支出(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出)11978万元。

市本级财政收支初步平衡情况是:

财政总收入116818万元,其中:地方收入46746万元,税收返还16768万元,工资性转移支付补助18625万元,原体制补助477万元,调整财政体制核定基数返还6157万元,一般转移支付补助9081万元,结算补助3956万元,其他补助718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4290万元。财政总支出119318万元,其中:本级支出100800万元,上解支出18518万元。收支相抵后,支大于收2500万元,与年初预算缺口持平。

为了确保财政预算的正常执行和财政工作的正常开展,财政部门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转变财政支持方式,着力做大经济财政蛋糕

一是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投入力度。全年市直科技投入达643万元,占市本级可支配财力的1%。向上争取各类无偿投入专项资金7135万元,用于全市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用活财政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对全市符合条件的34家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进行了申报。大力落实对企业的财政优惠政策,为16家企业办理财政扶持及兑现奖励273万元。二是加大对企业改制的支持力度。向纳入破产的工业企业派驻了财政专管员,实行分类指导、一厂一策的改革措施,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政府债务不悬空。三是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了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市本级安排300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全市投入财政资金6071万元,建设土地治理项目10个,改造中低产田20.14万亩;筹措资金5842万元,支持粮棉主产区建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65617亩;投资2958万元,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5个。积极支持农村村支部活动场所建设,筹措资金1250万元投资兴建了417个村支部活动场所。积极支持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全年安排1511万元用于通村通乡公路的建设和改造。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全年发放良种补贴资金7514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0036万元,发放综合直补资金6698万元,发放农机购置补贴473万元,直接受益农民达418万人。大力支持农民工培训,认真落实"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工通过转移增收。继续实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投入专项资金2900万元,其中市本级新增投入700万元,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101036人。进一步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工作,全市9013名享受对象得到奖励扶助,奖扶金额达540万元。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保障重点支出需要

一是全力保障干部教师工资发放和机关运转。干部教师工资等个人支出在预算中打足,确保了个人部分不留"硬缺口";建立了"编办核编、人事核标、财政核资、银行代发"的"三核一代"工资自动发放网络系统,严格实行专户管理,确保工资资金优先拨付。市直财政全额供养人员工资统发面达到了100%。二是支持政法部门改善执法环境,巩固政权建设。积极筹措政法资金,在财政预算安排上尽力保证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的经费需要。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2006年市直向上级争取公、检、法、司专项资金1048万元。三是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06年市直安排社会保障资金6488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共争取中、省社会保障转移支付资金19315万元,有效缓解了社会保障资金紧张局面。实施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就业援助对象灵活就业后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并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截止年底,已发放补贴资金132万元,享受对象1247人。实施了国有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医疗保险补贴政策,市财政拨出专款300万元,帮助6100名企业退休人员办理了医疗保险。调整了43693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筹集资金7392万元,对2004年底前退休人员,每月增加45元,对2005年底退休人员每月增加80元。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市财政拨付就业再就业资金477万元。四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2006年市本级公共卫生投入1802.5万元,比2005年增长40.23%。

(三)创新理财思路,全面推进财政改革

一是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四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市直已有112个部门、265家单位的部门均纳入了部门预算的编制范围;237家与财政有经费领拨的单位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范畴;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政府采购制度体系,规范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行为,实现了政府采购网络化管理;出台了《荆州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全面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市直和县(市、区)均建立了政务公开网站,公开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财政专项资金达50多项,公开了部门预算单位近100家;建立免费查询点223个,其中市直30个。三是调整和完善了城区财政管理体制。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反复测算,确定了"划分收入,属地征管,分税分享,核定基数,超基数递增上交,短基数递增补助"的城区财政管理体制。新的城区财政管理体制从2007年1月1日起运行,运行期暂定为3年。

(四)加强财政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运行效率。

一是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行为。二是加强了财政监督管理,对市直60家单位的财务和17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了重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了处理。三是加强了财政法制建设,制定了《荆州市财政部门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实施方案》,并根据实施方案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任务分解落实到了财政管理的各个层面,促进了财政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

过去的一年,虽然我市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不容忽视:一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缓慢,可用财力不足,财政保障能力还很有限。二是政府债务负担较重,财政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三是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2007年预算草案

2007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工作的整体部署为依据,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执行和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继续贯彻量入为出、积极平衡的方针,狠抓增收节支,依法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积极组织收入,壮大财政实力;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压缩一般性开支,确保干部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与机关正常运转,确保社会保障、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建立等各项政策性资金到位,促进荆州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与和谐荆州的建设。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对2007年的预算进行了安排。汇总的全市预算为:全市财政总收入305969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5.30%,剔除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14622万元后,按可比口径增长10.8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4877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4.88%;全市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18562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25.07%;全市财政预算支大于收2500万元(全部为市本级)。以上草案是汇总的,各县市区的预算以同级人大审查批准的为准。下面重点报告市本级预算草案:

(一)预算收入

2007年财政收入(不含社保费收入)安排84900万元,比2006年收入决算数89072万元下降4.68%,如果剔除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11905万元按可比口径(2007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缴省级金库)计算增长10.0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716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6.9%。

分部门:国税安排46620万元,增长12%;地税安排26578万元,增长8%,财政安排1702万元,下降47.73%,如果剔除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11905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7.05%。

按分税制口径:地方收入安排37851万元,比上年实际下降19.03%,上划省级收入安排8808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33%,上划中央收入安排38338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79%。

分主要税种情况:

增值税36581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3.17%;

消费税2940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99%。

营业税12603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4.01%;

企业所得税9101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65%;

个人所得税4023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3.39%;

其他工商税3164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8.95%;

契税1972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71%;

专项收入安排1743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47%;

罚没收入8429万元,与上年实际持平;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69万元,与上年持平;

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161万元,与上年持平;

基金收入2135万元,比上年实际下降83.98%,主要是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2007年缴入省级金库。

(二)预算支出

2007年市本级财政预算支出79153万元,比上年预算数(下同)增长22.58%。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工改和党政机关、参公管理单位以及义务教育单位增加津补贴。具体的支出项目为:

一般公共服务14005万元,下降0.66%;

公共安全13955万元,增长16.28%;

教育7931万元,增长16.68%;

科学技术1334万元,增长14.84%;

文化体育与传媒1509万元,增长12.26%;

社会保障和就业5345万元,增长7.52%;

医疗卫生4021万元,增长7.27%;

环境保护784万元,增长8.14%;

城乡社区事务3074万元,增长7.66%;

农林水事务3101万元,增长37.15%;

交通运输248万元,增长2.1倍;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4603万元,下降2.91%;

其他支出17659万元,增长99.81%;主要项目为:预留工调资金10226万元,预备费2257万元,还贷准备金3000万元,住房分配货币化补助460万元,会议费、增人增支和不可预见费等1020万元;

基金支出1785万元,增长87.89%。

(三)平衡情况

当年财政收入总计95171万元,其中:地方收入37851万元,税收返还收入16768万元,调整财政体制省核定基数返还补助6157万元, 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2373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7764万元,省结算补助等2893万元。当年财政支出总计97671万元,上解支出18518万元(体制上解17988万元,结算上解397万元,出口退税超基数上解133万元),本级支出79153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77368万元。支大于收2500万元。2007年,我们对市直112个部门实行部门预算,部门预算草案将报市人大常委会审批。在人大常委会未审批之前,各部门暂执行市财政局下达的部门预算控制数。

三、强化措施,努力完成2007年财政预算及各项工作目标

(一)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完成收入任务

加强预算执行分析、税源情况分析和重点税源监控,及时分解落实财政收入目标任务,研究完善财政收入目标考核措施,狠抓财政收入进度管理,努力将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财政收入上来。依法强化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征管,特别是加强对房地产土地增值税清算力度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力度,严厉打击偷税、抗税、骗税行为。积极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规范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完善罚没收入、土地出让金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将非税收入和"非转经"资产及收入纳入财政集中统管新模式,壮大政府财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和政策的力度,组织专班争取更多的中央和省转移支付资金和专款,争取我市作为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享受振兴东北优惠政策。

(二)落实财政扶持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认真落实有关财政优惠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激励扶持机制,研究制定相关财税政策,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大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充分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发展。

支持新农村建设。积极筹措和整合各类支农资金,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支持农村沼气推广和改厕,支持血防综合治理工作,支持以"六改五通"为基本内容的文明新村建设,支持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加大"三补贴"和综合直补力度,完善补贴政策和方式。积极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清理锁定、稳妥化解旧债。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

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重点保证工资发放、机关正常运转、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需要。

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从春季开学起,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支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建立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支持搞好惠民医院试点工作。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完善企业职工养老金保险制度,做好做实个人账户配套资金落实及管理工作。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教育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立并完善津补贴发放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做好过渡期公务员工资改革和津贴补贴规范工作。

(四)推进财政改革与创新,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注重制度创新,逐步提高理财水平。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和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法治化水平。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扎实开展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行为,逐步建立行政事业资产监管体系。加快金财工程公共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及信息系统和系统运行保障建设,提高财政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政运行机制

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部门的财务监管。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扶贫、再就业、中小学危房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进行跟踪问效。继续抓好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实行"阳光财政"。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理财,自觉接受人大对预算的监督审查。开展"五五"财政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依法理财。深化会计管理改革,认真做好新会计准则宣传、培训及实施准备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管理,狠抓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使用财政性资金数额较大的重要企事业单位委派财务总监,确保政府性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安全运行。

(六)加大债权债务处置力度,防范财政风险

荆州市直现有政府债务21亿元,其中:由财政部门直接承担的债务6.9亿元,担保债务14.3亿元。目前,这些债务已到偿债高峰期,如不及时履行偿债义务,省财政通过结算扣款,影响市直财政正常资金调度,长此下去,将会危及市直财政正常工资发放和机关运转。因此,必须全力以赴对待政府债务,积极向上反映困难,尽力争取中央和省豁免和缓扣我市各类财政直接借款和担保借款,减轻财政压力。同时,采取各种手段追索各种在外的债权,回笼资金,壮大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