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14-07-30 来源:本网
荆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加快推进“工业兴市”战略,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建设“和谐荆州”,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38.1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为近十年最好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26.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完成141.8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完成169.6亿元,增长1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9.7亿元,增长3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1亿元,增长14.7%;外贸出口3.06亿美元,增长27.8%;实际利用外资8738万美元,增长26.3%;财政收入29.06亿元,增长1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18元,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3502元,增长12.7%。综观全市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工业发展步伐加快,企业效益显著提高。随着“工业兴市”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满园工程”的启动实施,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发展速度加快、结构逐步改善、效益显著提高的良好态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97亿元,增长18.4%,为近八年来最好水平。优势产业地位有所增强,化工、纺织、汽车零部件和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增加值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一半,拉动工业生产增长8.8个百分点。重点企业继续发挥支撑作用,全市重点工业企业46家,数量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7.8%,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一半,实现利润和税金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0%以上。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投资2.3亿元,入园企业达到298家,其中荆州工业新区入园企业70 家,投产企业34家。工业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30.8%,同比增加1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7.3亿元,增长28.1%,其中利润总额7.2亿元,增长39.2%;工业入库税金12亿元,增长19.0%。中国名牌实现零的突破,楚源、吉象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起步良好。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农惠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势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22.2亿元、增长3.8%。粮食产量基本稳定,总产321.5万吨,减产0.2%;棉花生产喜获丰收,总产量提高20.3%,达到14.9万吨;油料产量45.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水产品产量67.9万吨,增长4.5%;畜牧业在克服市场波动和疫病影响后基本扭转了继续下滑的态势,全年生猪出栏331万头,下降3.9%。农产品优质化率进一步提高,全市优质稻面积达到416万亩、比上年增66万亩,棉花全面杂交棉化,油菜实现双低优质化,优质三元猪出栏占总数的85%,名特优水产品占总产量的65%、提高5个百分点。劳务经济较快发展,常年外出务工农民达到88万人,比上年增10.5万人,打工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落实农业、水利、交通、血防、土地整理、安全饮水、农村能源等涉农投资20多亿元,其中血防整县推进项目完成投资4050万元。

(三)投资强度明显增加,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性增长态势较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9.7亿元,增长34.0%,增幅比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0.5亿元,增长40.3%。自主投资能力增强,全市地方投资118.6亿元,增长50.9%,高于投资增幅16.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继续呈现活跃态势,完成108.0亿元,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为72.1%。工业投资力度加大,完成56.6亿元,增长61.0%;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交通投资21.0亿元,电力投资7.7亿元,电信投资3.4亿元;房地产投资平稳回落,完成投资18.1亿元、增长12.1%,增幅较上年明显减缓。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增多,城镇以上在建项目1306个、增长16.3%,其中新开工项目1059个,增长34.1%。龙江龙精密紧固件、新生源氨基酸生产线扩建、楚源H酸扩产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荆东高速公路提前建成通车。资金争取力度加大,全年发改委共落实项目163个,已到位国家及省资金5.08亿元。

(四)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出口规模继续扩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4.1亿元,增长14.7%,增幅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为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城乡市场协调发展,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9%,增幅比上年加快2.3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增长12.5%,增幅比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除城区市场外,6个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均在13%左右,增幅最大相差不到0.9个百分点。出口形势继续向好,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出口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全市出口总额3.06亿美元,增长27.8%。石首市仍稳居县市区出口之首,松滋市、沙市区和荆州区增势强劲,分别增长96.3%、84.2%和68.9%。出口企业中除沙隆达、楚源两个出口超6000万美元外,又涌现出了湖北华丽染料公司、洪湖德炎水产食品公司、湖北新生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等出口超过千万美元的企业。

(五)财政收入继续增长,金融形势基本稳定。随着经济增长和强化征管的双向带动,化工、机械等一批主要税源支柱行业企业景气度持续走高,相关企业入库增值税大幅增加,财政收入及增幅均创建市以来最好水平。全市实现财政收入29.06亿元、同比增长19.0%,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6.7%。工商税收完成21.7亿元、同比增长17.1%,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4.7%。贷款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增强,截止12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9.5亿元,比年初增加18.1亿元;各项存款余额521.3亿元,比年初增加81.9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95.7亿元,比年初增加49.8亿元。

(六)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18元、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3502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5个百分点,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控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4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1万人;全市城镇社会保险费完成征收13.84亿元、增长41.7%,社会保险新增13.3万人次、增长12.0%,社会保险覆盖面明显扩大;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1万人,全年低保支出1.28亿元、增长25.6%,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平稳,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进一步健全,全市参合农民达到207万人,医疗机构服务收费价格下降10.2%;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社会秩序基本稳定,文化、教育、科技、环保、广播电视、通信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2006年我市经济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发展不快,部分经济指标增长幅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农业基础地位仍显脆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工业产业积聚度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投资总量仍然偏低,大型和特大型项目不多;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城市低收入群体生存状况有待改善;资源、环境、市场约束进一步突出,加快发展难度很大。这些都需要我们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根据第三次市党代会精神,提交本次大会审议的2007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达到482亿元;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达到176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达到287亿元;

财政收入可比增长10%左右,达到30.6亿元;

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达到3.5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达到9600万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达到9415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达到3712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实现上述目标,总体上看有利因素较多。从发展环境来看,国际经济总体趋好,国内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国家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省委、省政府高度关心和支持荆州发展,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自身发展来看,荆州工业步入快速增长期,开发(园)区建设步伐加快,工业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惠农政策促使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自主投资和民间投资日趋活跃;出口总额持续增长,利用外资后劲增强。这些都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条件。同时也应看到,国际国内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家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我市经济社会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努力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2007年计划安排的重点和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各项计划目标的实现,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加快实施“满园工程”,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科学制定园区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形成产业规模和行业特色。市级重点抓好荆州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与发展,各县市区重点建设好一个园区,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推进重大项目、特色产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培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汽车零部件、精细化工、农副产品和水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印染、森工造纸等产业群的培育和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板块。二是继续实施“双百工程”,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对纳入全市“双百工程”的100家企业实行跟踪服务,支持一批基础较好、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做大做强,扶持一批具有技术和产品优势的企业加快发展步伐,帮助一批市场潜力较大的亏损企业走出困境。重点抓好沙市热电厂热电联产工程、恒隆转向器四期、环球汽车发动机、集美垃圾发电、沙隆达生产装置改造、越美高档提花布、菲利华石英玻璃制品、汉科果葡糖浆、巨鲸齿轮发动机、环宇曲轴、荆大汽车油管、神电电机、华意压缩机、龙江龙精密紧固件、四机海洋钻井平台、神州纺织项目、白云边扩建、新生源氨基酸、楚源燃料及热电联产、裕丰纺纱扩能、银丰10万锭精纺、大枫文化用纸、滨湖塑瓶生产线等一批项目的续建和开工建设,力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0%。认真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扶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三是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整合力度,重点培育高新技术骨干企业、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示范企业;推动骨干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支持荆州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等孵化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引导企业加大品牌创新力度,开展各类标准体系认证,培育几个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和板块基地建设,积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实重点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暂免征收所得税等政策,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科技含量;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认真实施“阳光工程”,加大转移培训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基地建设,加大劳务品牌建设,提高我市劳务经济的竞争力。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荆南四河综合治理、荆江洪湖分蓄洪区、荆江河势控制、引江济汉、洈水水库整险加固、大型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大力实施血防整县推进和四湖流域水利血防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农村道路、电力、通信、安全饮水、沼气等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重点抓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等方面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改善乡村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实现县市全覆盖;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扶持改造、新建一批乡镇文化(体育)站和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和农村财务管理,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新途径。四是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市级继续办好李埠、花基台示范区,指导各县市区抓好139个试点村建设。深入贯彻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坚持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积极推动以三国文化、楚文化、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景点景区开发,重点推进海子湖旅游目的地、纪南城遗址公园、熊家冢古墓发掘以及洪湖、洈水、天鹅洲湿地生态旅游区的建设,加快观光休闲旅游、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等各类旅游产业发展,切实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推介旅游项目,精心打造“三国文化游”、“楚文化游”品牌,整体提高旅游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提升商贸流通业。继续推进商业布局调整和创新,加强以北京路、中山路、沙隆达广场为骨架的中心商圈建设,加快沃尔玛入驻荆州等项目建设,提升荆州商业集聚、辐射功能。积极争取扩大流通体制改革试点,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或改造一批标准化农家店,培育1—2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加强工业、农产品、消费品和农资等物流规划和设施建设,支持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中心等物流项目建设。三是扶持发展新型服务业。加快发展网络通信、信息咨询、中介、社区服务业,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

(四)切实抓好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稳步增长

一是抓好重大项目的策划和储备。认真研究国家、省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相关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跟踪掌握项目和投资信息,并结合荆州实际,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交通枢纽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精心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积极做好前期工作,促进项目建设步入“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良性循环格局。二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继续抓好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管理工作,坚持和完善重大项目的协调会议制度,切实加强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和建设督办,坚持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把招商引资与地方的优势产业、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紧盯技术档次高、成长前景好、有助于产业升级的大项目、大企业、大集团和战略投资者,着力形成产业的聚集和产品的配套,争取在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招商上实现新突破。同时,认真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倡导全民创业,把更多的民间资金转化为资本,为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新的活力。

(五)努力改善发展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继续抓好荆州输变电工程、城区供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加强城市水面、主干道、城乡结合部等区域规划控制,着力解决市民生活急需、反映强烈的道路交通、水体污染等问题。重点实施沪汉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荆州段、随岳高速公路荆州段、荆岳长江公路大桥、荆州至监利一级公路、江南一级公路、洪湖东荆河大桥、盐卡二期多用途码头、石首港工业综合码头等项目,切实做好荆岳铁路、荆州港旅游码头等项目前期工作。二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企业改革工作进度,继续抓好改制存续企业依法破产终结,力争今年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加强国有出资企业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和引导外商采取合资、独资、合作等形式开展投资,积极帮助现有外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增加在荆投资规模。加强大通关建设,积极扩大化工、机电、轻纺、水产加工等骨干产品出口,重点培育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企业,保持外贸快速增长势头。四是加强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能耗监管,通过产业链条延伸、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集中处理、热电联供等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城市污水、总干渠和西干渠流域污水等整治工程,抓好洪湖湿地生态保护和申报国家级保护区工作,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和谐荆州

一是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强化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积极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和退伍转业军人就业工作。大力发展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扩大社保覆盖面,抓好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完善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确保养老金、失业金按时足额发放。认真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城镇低保、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工作,资助五保户、特困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建设。三是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引导民办教育发展。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惠民医院建设,做好血吸虫病、爱滋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切实抓好科技、文化、体育、人口、资源等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努力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