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水上天堂” ——生态治理让洪湖变得更美

日期:2017-08-28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赏荷花、摘莲蓬、游大湖心旷神怡,实行围网拆除、生态恢复等工程10余年,洪湖又逐渐成为休闲娱乐的水上天堂。

洪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湖泊、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有着“中南之肾”的美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水产养殖产业不断升温,一场无序的“圈湖大战”在洪湖骤然掀起,53万亩的洪湖水面,四处插竿围网、遍布“迷魂阵”图,70%的水域被竹竿和围网吞噬,掠夺式的渔业开发让洪湖生态迅速恶化,植被逐年减少,水鸟儿近乎绝迹。

洪湖生态环境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省政府拨付7000万专项资金,用于洪湖和监利两地拆围及安置渔民,于2005年正式打响了洪湖生态治理攻坚战。

2016年11月,洪湖水域再次启动围网拆除工作,市政府拆围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洪湖保护局加强协调,督办拆围进度和质量,洪湖、监利两县市主要领导挂帅,仅用70天时间便拆除围网面积18.6万亩,相当于恢复了洪湖四分之一的面积。

今年5月,洪湖对洪湖水域拆围现场约439.8万根断桩、336.6万米网片进行清理。截至7月10日,清障作业人员克服湖区水位上涨的不利因素,已清理断桩30余万根、网片90余万米,打捞沉船18艘。

拆围的同时,全面加强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污染治理,在保护区内移植水草、增殖放流,设置休渔期,进行生态恢复,促进水生动植物物种休养生息,水环境治理得到有效改善,洪湖生态环境迅速恢复。

市洪湖湿地局局长朱俊华告诉记者,洪湖自然生态保护着重采取了禁、补、投、种、保五种方式:每年4月1日到7月底是休渔期,比长江多一个月;在长江渔汛到达洪湖水域时,放江水入湖;专门建立鱼苗繁育基地,人工投放鱼苗;在一些不能自然生长水草的地方进行移栽;加大对非法捕捞的打击力度。

经过10余年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洪湖中心水域水质已明显改善,水生植被覆盖率从40%提高到8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近年调查显示,洪湖水生高等植物种类68种,水生动物703种,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477种,鸟类138个品种,每年在洪湖驻足越冬的候鸟多达百万只。洪湖生态环境有了质的变化,再现“洪湖水,浪打浪”的美景。

7月7日傍晚,记者在洪湖岸边采访时,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围网已经拆除,一览无余,成群结队的鸟儿在夕阳的余晖中盘旋,不时俯冲水面觅食,好一幅鸟飞鱼跃的风景。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随着共抓长江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及河长制的落实,洪湖的生态环境会变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