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荆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

日期:2016-06-29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2016年1月20日荆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市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邓建国

大会主席团:

荆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书面报告的《关于荆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会前初审的基础上,于大会期间,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对荆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进行了认真审查。现将审查情况报告如下:

2015年,市人民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务实作为,狠抓各项政策落地和工作措施落实,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稳中有进、进中趋优”的平稳发展。虽然受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但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一定增速,除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等,其它各项指标都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201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其中: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10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1950.5亿元,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6.1亿元,增长1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9亿元,增长10.8%;外贸出口10.3亿美元,同比下降20.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5%,低于年初计划目标;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79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纯收入13824元;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年度目标内。

当前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总体平稳,但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增速放缓,重大项目支撑不够,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优,现代服务业比重偏小;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建设有待加强;行政审批等改革进展有待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市人民政府应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总体思路清晰,指导思想明确,计划目标符合我市实际,工作措施积极可行。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本次会议批准荆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批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市人民政府委托书面报告的《关于荆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则同意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措施,同时,为了顺利完成201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根据代表们的审议意见,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改革步伐,改善发展环境。把依法行政、民主决策贯穿政府工作始终,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中介服务清单,建立高效的联审平台,优化办事流程,清理中介机构,打破行业垄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国企、财政预算、教育、医疗、价格、投融资体制等各项改革,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激活民间投资,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双创”等领域。

二、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增量提质。认真落实企业减负政策,统筹安排重大产业发展基金、生产调度资金等政府性资金。推进传统产业技改扩能、兼并重组、做强做大。培育和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紧围绕全省重点扶持的11大产业集群,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逐步形成以骨干为龙头,衔接上下游企业及产品的产业链条,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统筹推进“质量强市”和“品牌强市”建设,鼓励企业争创精品名牌,全面提升“荆州制造”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项目建设,筑牢经济发展底盘。要抢抓国家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对接国家和省重大战略,认真谋划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招商项目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大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以投资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以效益农业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将华中农高区建设成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培育产业龙头,推进粮油、畜牧、水产和林木森工等产业链建设。培育完善市、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引导市场资本参与改造传统农业。

五、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坚持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突出抓好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扩建升级、楚王车马阵景区、华夏历史文化传承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抢抓建设全国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的机遇,加快发展互联网+、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科技服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商贸流通、家庭服务、健康和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营造良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

六、加快城乡建设,推进绿色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紧凑集约、高效绿色”理念,统筹城乡整体发展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抓住国家加大棚户区改造的机遇,加快棚户区、老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步伐。坚持把“美丽乡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坚持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继续推进“绿满荆州”行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七、加快改善民生,推进共享发展。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予创业者平台、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以创新带动创业,进而以创业带动就业。扎实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实现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动态管理和帮扶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社保体系,基本实现全民参保,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着力推进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财政对社会事业和民生的投入强度。加强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消防等社会公共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着力构建普惠、均衡、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责任编辑:子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