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回族街

日期:2015-12-30 来源:荆州日报

——沙市区解放街办迎喜回族街小记

从沙市区解放路由东向西,穿过天桥就是一条老街——迎喜回族街(过去称“迎喜街”),街东头矗立着“迎喜回族街”的街名牌坊。相传三国时期蜀王刘备赴东吴迎娶夫人孙尚香后回荆州之际,关羽等在迎禧门(进入迎喜街须经过的一个城门,如今已不复存在)张灯结彩迎接刘备和孙夫人,故而得名。

位于沙市老城区西部的沙市区解放街办迎喜门社区,是荆州中心城区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城区内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就坐落在迎喜回族街中部。辖区内有回、满、蒙、土家等少数民族465户1380人,其中回族420户1200人。2008年由上级部门批准,迎喜街被正式命名为“迎喜回族街”,成为湖北省第一条回族街。

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殊性,居民的饮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能否得到尊重,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为了维护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稳定,社区不断加大民族工作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向居民宣传和讲解国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在辖区内营造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社区民警姜素平经常深入到少数民族居住区和清真寺,与管委会主任、阿訇和社区居民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风俗习惯,深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被穆斯林居民亲切称之为“朵斯提”(可以信赖的朋友和兄弟)。

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状况,时刻牵动着社区党委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近年来,社区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到少数民族居民家中走访调查,及时了解情况,积极争取全省“十村百户”项目,扶持10户就业困难户创业资金达18万元;为26户困难回族家庭办理了低保;为回族大学生申请“阳光助学金”;免费为少数民族居民健康体检;连续几年为65岁以上的少数民族老人发放“爱心卡”;2014年社区“志愿者服务基地”在回民敬老院挂牌。社区还组织少数民族居民参加社区“春踏青、夏纳凉、秋健身、冬送暖”等街区文化活动,让少数民族居民深切体会到民族大家庭的温馨与快乐。

在荆州市开展的“万名代表促壮腰”实践活动中,市人大民宗侨外代表小组在调查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同胞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时,了解到沙市清真寺还在使用燃煤锅炉烧水,回族群众做礼拜前沐浴不便,且活动场地不够。人大代表们慷慨解囊,捐资近10万元,为该寺安装了一个5吨容量的空气能热水器,并修建了一个约200平方米的小广场,解决了回族同胞最关切的实际困难。

作为老城区的一部分,迎喜回族街和其他小街巷相比,虽然外观比较陈旧,街道有些狭窄,但这里的回民美食深深吸引着附近居民。每到节假日,城区各族群众纷至沓来,尽情品尝迎喜回族街上回民餐馆用牛肉做成的各式美味佳肴……

(责任编辑:子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