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州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日期:2015-07-03 来源:未知

——2014年8月28日在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荆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明军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主基调和“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实施“壮腰工程”,集中精力抓项目,持之以恒抓招商,转变作风抓环境,经济社会呈现“增速趋稳、质效提升”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快于全省”。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4.3亿元,同比增长9.2%,较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①,增幅居全省第2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5.1亿元,占年计划的50.3%②,增长23.7%,增幅居全省第2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8亿元,占年计划的46.3%,增长13.1%,增幅居全省第7位;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27亿元,占年计划的58.6%,增长27.9%,增幅居全省第2位;实现外贸出口6.09亿美元,占年计划的49.5%,增长14.8%,增幅居全省第7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2个百分点,控制在计划范围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80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现金总收入5220元,同比增长13.8%。

(一)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工业经济较快增长。上半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7.3:50.8:31.9,一产业比重下降0.4个百分点,二产业和三产业比重分别增加0.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分别为904.8亿元、47.2亿元和21.9亿元,同比增长16.3%、37%和21.5%。支柱产业支撑明显。53家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6.3亿元,同比增长13.9%,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拉动工业增长14.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完成增加值57亿元,同比增长16.3%。受国家促进消费政策、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拉动,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收入增长1.2倍。

(二)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上半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0.8亿元,同比增长5.2%。夏粮夏油产效同增。夏粮总产11.4亿斤、增1.9亿斤,油菜总产1280万担、增60万担,连续六年突破千万担。畜牧水产增长平稳。上半年,生猪出栏215.6万头、增长3.8%,水产放养面积238万亩、增3万亩,产量41.5万吨、增长5.1%。农产品加工业增势稳定,规上企业达438家、比上年同期增61家,实现总产值477.4亿元、同比增长19%。白云边、福娃集团产值过25亿元,拍马纸业、洪湖浪米业产值过15亿元。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上半年,在交通水利、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带动下,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三产业投资继续领跑,完成投资422亿元,同比增长62.2%,占全部投资的51.8%,其中,基础设施投资进展加快,完成202.9 亿元,同比增长49.3%,占比由去年的20.6%提高到24.9%。重点项目建设较快。亿元以上在建项目453个,同比增加102个,完成投资525.6亿元,同比增长34.9%,占全部投资的64.5%,同比提高5.3个百分点。世纪金源、卓尔城、华中农高区、怡德石油机械、中纺油脂、白云边产业园、斯米克新材料、新生源水解蛋白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展较快。招商引资卓有成效。上半年实际到位资金525亿元,同比增长36.3%,新引进投资2000万以上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1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9个,10亿以上项目10个。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③,省发改委已将四湖流域综合治理作为规划实施的突破口,正在编制《湖北省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规划》;华电江陵电厂获省发改委优选通过④,煤炭储配基地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完成;沿江铁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蒙华铁路可研报告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⑤,年底前将开工建设;荆州机场建设选址工作基本完成⑥;向上争取公共租赁住房与棚户区改造项目45个,有望争取基础设施配套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2个亿左右。

(四)消费市场稳中有升,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城乡消费实现同步增长。上半年,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25.3亿元,同比增长13.1%,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61.5亿元,同比增长13%。501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食品、建筑及装潢材料、汽车分别增长17.8%、23.7%和27.7%。外贸出口形势较好。上半年,实现进出口额7.28亿美元,同比增长12.2%。其中,进口1.19亿美元,增长0.7%;出口6.09亿美元,增长14.8%,化工产品出口4亿美元,占总额的65.9%,同比增长20.1%。沙隆达、楚源分别出口1.66亿美元和0.94亿美元,同比增长25.5%和63.2%,两家企业占出口总额的42.7%。

(五)财政收入增势良好,金融存贷双双增加。上半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73.48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27亿元,同比增长27.9%。实现税收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23%,国税和地税分别收入28亿元和33.5亿元,增长11.8%和34.3%⑦。6月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38.3亿元,比年初增加199.6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95.7亿元,比年初增加101.6亿元,存贷比达46.2%,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企业多元化融资加快推进。菲利华公司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⑧,结束我市13年没有新增上市企业的历史,能特科技纳入证券交易市场定向增发,天发股份成功重组,公安索瑞电气进入券商辅导期,荆州区金盛泰农牧股份在武交所实现托管挂牌。

(六)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民生保障得到加强。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71.6亿元,同比增长63.5%,省运会场馆建设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民生投入力度加大。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一般公共服务的支出达70.95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0.4%。市直参保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每月1757元,增197元;中心城区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43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年2500元。实现新增就业人数5.13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48亿元,扶持创业2884人,带动就业8862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行政审批事项由184项,减少至146项,减少20.6%。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事故控制指标连续九年呈下降趋势,“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度”和“政法机关工作执法满意度”得到提升。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我市经济保持“逆势竞发、爬坡进位”的发展态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三项指标均增幅居全省第二位。但受宏观经济的影响,部分指标与年度计划还有一定的差距,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上半年,生产总值增幅不仅低于年初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低于年度预期目标0.9个百分点,消费虽逐步回升,但新兴消费潜力还需进一步释放;重大项目开工进度滞后,项目落地难、融资难等问题依然突出。

(二)工业投资呈负增长。上半年,工业完成投资357.9亿元,同比下降4.4%。一方面,受国内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客观因素影响,纺织服装、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汽车及零部件等传统优势产业处于改造升级的瓶颈期,企业扩能和技改的意愿不足,导致投资下滑。另一方面,重大工业项目投资力度减弱。上半年,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41.4亿元,同比下降1.7%。另外,中心城区工业投资同比减少52.3亿元,影响工业投资下降13.97个百分点。

(三)企业经营困难较大。主要是订单不足、资金紧张和成本上升等。上半年,满负荷生产、正常生产的企业占80%左右,有近4%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达9.9%,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亏损额3.13亿元,同比增长21.8%。

(四)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还亟需解决。空气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交通疏堵等任务仍然艰巨,食品药品监管有待加强、社会保障能力不够、城乡居民增收手段不多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做好下半年工作的主要措施

当前,我市处于“黄金机遇”叠加期,长江经济带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荆州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长江黄金水道、引江济汉与“北煤南运”大通道在荆州交汇,产业发展将更具区位和资源优势。今年是壮腰工程“三年见成效”之年,也是十四届省运会在荆举办之年。下半年,将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坚持向项目要动力、向改革要活力,坚定信心和决心,主动作为,确保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锲而不舍抓项目。稳增长,就是稳投资。坚定不移地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一是狠抓工业投资。抓好237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的落地和开工建设,尽快形成实物量,加大19个纳入省级跟踪重大产业和技改项目的建设力度,加快推动华讯方舟、伟特电子、汉兴科技、骏马20万吨烟卡纸、玉沙3万套高档毛巾等一批工业项目建设或投产。二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蒙华铁路荆州段和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开工建设;确保江南高速年内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洪监、江北、东卷等高速公路建设,完成荆松一级公路主体工程;做好沿江铁路规划研究和荆州机场前期工作。加大荆南四河堤防加固、荆江大堤综合整治、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改造力度,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狠抓招商项目落地。主动、真诚服务招商企业,及时解决受征地拆迁、用地指标、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效率不高等影响项目落地的问题,推进项目按协议履约。四是狠抓项目策划和储备。围绕长江经济带和蒙华铁路,做好“交通”和“能源”文章,在产业链延伸、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储备项目,进一步加强编制“十三五”规划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项目库,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力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里的“笼子”。

(二)突出重点稳增长。突出抓好工农业生产,为稳增长提供强有力的实体支撑。把稳定工业增长作为重中之重,努力促进工业加快发展。开展企业减负、要素保障集中行动,积极落实国家“微刺激”政策,引导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减负、止亏和扭亏,为企业走出困境、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继续加大培育力度,争取更多工业企业“小进规”,力争进规企业新增150家以上。坚持用工业思路抓农业,为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奠定基础。鼓励企业创建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快工业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坚持用特色产业吸引外商带资金、带技术、带市场参与农业开发,促进产业上规模、增效益,抓好大明水产、福娃粮油、德炎淡水产品、白云边和荆州九阳食品等加工园区建设,打造一批产值过100亿元的食品加工园区;坚持以市场营销策略促进农产品流通,通过农业中介组织引进农户走订单式生产,推进农业加快发展。

(三)抓住时机促转型。利用当前市场形成的倒逼机制,以发展服务业、创新驱动、淘汰落后产能等为抓手,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为重点,加大旅游产品宣传推介,扩大节假日旅游休闲消费;积极支持住宿餐饮企业开发和推广大众消费;大力推进沙市区、荆州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示范园区建设。二是引导工业企业创新发展。加快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抓好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重点项目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建设天银循环、金科城市矿山、中兴能源等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循环经济园区。四是大力推进城镇化。用城镇空间拓展发展空间,让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协同推进。加快荆北新区、沙北新区、商务新区、华中农高区和纪南旅游区⑨建设,培植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加快园林北路、江汉北路、环城北路等道路改造升级,推进荆襄河湿地公园、滨江公园、太师渊公园、玉桥公园绿化工程,增加城市绿地量。推进荆江城镇带建设,加快城区产业园、港口产业园和镇区工业园产城一体发展,引导人口流动的合理空间集聚。

(四)多措并举扩消费。一是努力改善流通环境。推进城市商业业态转型升级,引进中高端商业品牌,提高城市品位。切实降低流通成本,实施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不断扩大农村消费。二是加快推动发展电子商务。鼓励重点产业和企业加快发展电商,积极培育市场主体,重点支持针纺品、农产品、酒类特产品等优势产业运用电商;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独立电商平台,积极打造有影响力的电商品牌。三是进一步提高限上企业占比。认真做好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企业的调查摸底和申报工作,扩大限额以上企业规模。

(五)推进改革增活力。一是坚决整治“中梗阻”,切实优化发展环境,加快项目落地和建设。二是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联审联办机制,切实推行“网上审批”,建立市级行政权力项目库,对行政权力进行动态管理,不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加快推进省里公布的鼓励社会投资项目,探索“负面清单”⑩管理模式,鼓励通过合资、独资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民生领域项目建设,充分释放民间投资活力。三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严格执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合理配置职责任务,精简人员编制,规范机构设置,适时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江陵整县推进和20个乡镇的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抓好监利县国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建设,发挥新沟镇省级示范镇引领作用,推动市县两级“四化同步”试点示范。

(六)千方百计保民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一是促进就业和创业。加强就业培训与指导,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组织工业园区企业与学校、镇村开展双向对接,努力扩大就业机会。落实全民创业扶持政策,利用各类科技创业园、产业园等载体,搭建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低租金、零费率、“一站式”服务,支持全民创业和小微型企业发展。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实施中心城区水系连通和水环境整治工程,加大禁鞭和淘汰燃煤锅炉力度,扩大秸秆禁烧范围。三是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切实完成1.74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大力推进长港路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四是着力加强社会治理。做好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强化医疗、安保、交通等后勤保障,确保省运会圆满举行。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注重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继续推进社区和农村网格化建设,切实服务群众,建设和谐稳定城市。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市正在开展“十三五”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提出规划基本思路,为高质量编制务实管用的五年规划打下坚实基础。上半年取得的成绩鼓舞人心,下半年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将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迎难而上,团结进取,确保完成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注释

①根据统计规定,不再公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绝对值,因此未计算占年度计划。

②年初,计划报告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力争达到1714亿元,包含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部分。在投资统计中,月度投资不包含农村部分,农村部分投资在年底一并纳入投资统计。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5.1亿元(不含农村投资),今年不含农村投资部分计划完成1622亿元。因此,上半年完成投资占年计划的50.3%。

③4月1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4〕46号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湖北省荆州市和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长沙市望城区,共33个县(市、区),面积6.05万平方公里。荆州是湖北省唯一纳入该规划的城市。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建立重点实施项目库,包括江湖调节、绿色能源、生态修复等十大工程、139个重大项目。

④华电集团江陵电厂项目在全省大型火电项目建设选优评议中列为2017年投产备选项目,排名第二。省发改委将据此上报国家发改委,力争年内取得批复并开工建设。

⑤7月12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基础〔2014〕1642号批复蒙华铁路可研报告,预计11月份左右可全线开工。荆州境内同步建设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适时建设两条专用线。该铁路在我市规划建设5个车站,分别是:荆州开发区岑河农场和沙市区岑河镇北设荆州东站、江陵马家寨乡设江陵站、公安县杨场镇设公安站、藕池镇设藕池站、石首市城南设石首站。

⑥7月22日至25日,国家民航局组织专家对荆州机场选址作出了评估,确定荆州民用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并确定了首选地址。按计划,新机场将在未来6年内建成并投入投用。

⑦国税方面:工业税收大幅增长,10个重点行业中,除纺织行业同比减收外,其余9个行业均实现增长;铁路运输、邮政业纳入营改增范围拉动国税增收。地税方面:2013年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和部分土地增值税在今年清算,增收效应明显;白云边、沙隆达、楚源化工等13家纳税过千万的龙头企业纳税3.74亿元,占据半壁江山。

⑧6月2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召开2014年第10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菲利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通过审核。

⑨经省政府批准,将 “荆州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 更名为 “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简称 “纪南旅游区”。从7月6日起,将纪南镇的18 个村和1 个居委会,郢城镇的7 个村以及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由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管委会托管20年,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总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

⑩“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政府明文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可以进入投资。

(责任编辑:子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