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五化”并进的代表工作之路

日期:2014-10-14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研究室

  荆州市现有五级人大代表10331名,这是一支推动地方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荆州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万名代表促壮腰”活动常态化、代表建议督办规范化、“双联”活动制度化、代表之家建设标准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具体化等“五化”并进的代表工作之路,努力让人大代表“动”起来,让代表作用“亮”起来,让人大工作“活”起来。

  常态化:打造“万名代表促壮腰”主平台

  近7000条意见建议,2400多条招商引资信息,洽谈项目720多个,办理民生实事4800余件,捐款捐物2700余万元,帮扶特困群众2万多人,开展专项监督600余次……这是“万名代表促壮腰”活动两年多来的一组数据。

  荆州是“湖北之腰”,壮腰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为加快荆州振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市的中心和大局。为让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参与服务壮腰工程,荆州市从2012年开始,组织开展了“万名代表促壮腰”活动,并不断总结和深化,逐步融入到各级人大的日常工作中,成为闭会期间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渠道。

  代表们立足本职,紧扣主题,积极开展进园区、访企业,进工地、访项目,进农村、访农民,进社区、访居民,进机关、访干部等“六进六访”和提出一条好建议、提供一条招商信息、引进一个项目、发展一项产业、推广一项技术、联系一个企业、帮扶一个特困户、办理一件民生实事等“八个一”活动,涌现了一大批引进项目、壮大企业、扶贫帮困、服务民生的好典型,展示了人大代表“双岗”建功的风采。全国人大代表杨先龙精心谋划、主动对接,引进了武烟集团投资10.5亿元的大项目,为工业壮腰注入了新的活力;省人大代表何立华、邓家贵带头捐资360万元,帮助近800名贫困学子实现求学梦;王友才代表把“家”搬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工地,严把质量关,着力解决农民的“心头事”。

  市县乡三级人大围绕优化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法治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等“五个环境”,开展了一系列专项监督。针对政务服务中存在的办事程序多、审批时限长以及“中梗阻”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开展千人问卷调查,组建五个专班明察暗访,组织三次集中视察,两次听取审议专项报告,举办一次专题询问,加强跟踪监督,促进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快实施“一表通”、“一表制”、“一条龙”服务,减少行政审批事项78项、下放138项。

  规范化:“五位一体”的代表建议督办新模式

  锅底渊路是荆州中心城区有名的“断头路”,也是连接奥体中心的交通要道。人大代表连续提出尽快打通锅底渊路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多次进行督办,但效果并不理想。去年初,“五位一体”的建议督办模式开始运行,人大、政府、相关部门及提建议代表多次深入现场,协调解决具体问题,道路建设全面提速,不到一年时间全线贯通,昔日的“断头路”变成了环境优美的“示范”路。

  办理好代表建议,既是对代表权利的尊重,也是对群众期盼的回应。市人大常委会着眼细节、立足规范,推行的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专委会对口督办、代表参与督办、代工委协调督办、政府考核督办的“五位一体”新模式,正在推动建议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在具体工作中,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每人领衔督办一至两个重点建议,各负其责,一包到底,不办结不放手;各专委会对联系部门承办的代表建议,开展针对性、连续性监督,做到不落实不收兵;提出建议的代表,全程参与相关建议督办工作,随时掌握办理动态,及时反馈意见建议;代工委加强人大、承办单位、代表之间的沟通协调,对所有建议进行跟踪问效;市政府建立限时办结、季度通报、量化评分、年终排名的内部考核督办机制,有力推进了建议办理工作。

  制度化:“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机制

  “对企业夜间偷排废气废水要加大监管力度”,“尽快建立政府微信平台,推进政务公开”,“人大专题询问要‘闭卷’、要直播”……这些都是市人大常委会在今年“双联”活动中收集到的代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

  民心民意是检验人大工作的重要标准。怎样顺畅民心民意的表达通道?常委会在连续十多年开展“走访代表月”活动的基础上,从前年开始不断完善制度、丰富内容,建立了“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机制。出台常委会联系市人大代表办法,明确主任会议成员每年走访10名以上代表,其他组成人员联系5名以上代表;制定各专委会与非驻会委员联系制度,每个专委会联系4至5名非驻会委员,扩大其对人大工作的参与;落实代表工作办法,向全市各级代表发出一封公开信,号召代表进一步密切与选民的联系,适时回原选区述职,接受群众监督。

  在“双联”活动中,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各县市区、各乡镇联系走访各级代表,宣传党的新精神、新要求,通报市情政情,收集代表意见建议;代表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宣讲政策、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这种双向的联系机制,使基层的声音能够顺利反映上来,上级的精神能够及时传达下去。近年来,通过活动收集的代表建议占到了年度建议总数的三分之一。

  标准化:统筹推进代表之家“八有”建设

  沙市区关沮镇政府二楼代表之家,十几名人大代表围坐一桌,集体讨论协助做好投资10亿的“中国天谷”项目落地事宜。“这么大一个项目落到我们这里,不带头搬迁怎么行?”镇人大代表余大荣首先发言。“我负责挨家挨户做我们村的工作,绝不能因为拆迁问题影响项目进度。”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周家彪当众表态。在人大代表的积极参与下,6天时间动员搬迁58户,刷新了项目拆迁的“荆州速度”。这是该镇第二代表小组依托代表之家开展活动的一个剪影。

  “代表之家”是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基本活动阵地。荆州市推广了沙市区代表之家建设的经验,按有固定场所、有国旗国徽、有规章制度、有代表公示、有学习资料、有计划总结、有活动记录、有书面报告等“八有”标准,在各乡镇、街道建立代表之家241个,实现了全市代表之家全覆盖。各代表小组以代表之家为依托,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监督活动,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学习交流,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联系选民活动。在荆的全国人大代表小组视察后形成的关于荆江分蓄洪区的报告,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李克强同志专门作出了批示。省人大代表调研形成的关于四湖流域整治的建议,被列为省人大重点督办建议。

  具体化:履职服务保障突出“三大重点”

  “听了今天的讲座,让我们明白怎样审议好报告,怎么提出好的建议,收获还是蛮大的......”今年的人大会议期间,代表们对代表法讲座感受颇深。

  抓好代表培训、经费保障、乡镇代表工作是发挥代表作用的基础和保证。常委会从这三项工作入手,努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每年选择一个侧重点,采取以会代训、分期轮训、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大对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对代表提出了“把好政治关、练好基本功、开好法定会、提好建议案、参加好活动、发挥好表率作用”的“六好”履职要求。针对全市乡镇代表占各级代表总数72.8%的现状,在深入调研、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召开现场会,围绕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更好发挥乡镇代表作用,明确了加强班子建设、规范人大会议、丰富代表活动等十条具体意见。积极争取市委重视支持,提请市委研究出台文件,明确要求代表活动经费市级每人每年不低于1500元,县级每人每年不低于1200元、乡级不低于400元;代表培训经费,县级每人每届不少于1000元,乡级不少于500元,列入财政预算。目前,这一规定得到较好落实,部分县市区代表活动经费达到了1500元。

(责任编辑:荆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