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日期:2014-07-29 来源:本网

荆州市城南开发区白龙村,一个城市的近郊村。来过白龙村的人都说这里是“都市里的村庄,村庄里的都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白龙村已成为一片生机盎然、后劲十足的开发热土。白龙村的发展,有力地诠释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生产发展、村民富裕。

很难想象十年前白龙村还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落后村,那么是什么因素使一个落后村变成现在文明富裕的乡村都市呢?走访白龙村的村民,大家都异口同声地把白龙的变化归功于他们的好领头雁:优秀省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陈锐,一个四十开外、中等身材、脸上写满智慧和坚韧的汉子。

拓展农村发展新路

白龙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还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一批倒闭破产的乡镇企业,以及沉重的村级债务,压得村干部们喘不过气。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1992年,生于斯,长于斯的陈锐被任命为党总支书记,开始了他带领全村群众致富的道路。上任伊始,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他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党总支会上,就明确提出,党总支的首要任务是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生产,使全村群众尽快富起来。

陈锐认为,近郊农村发展不能走发展传统农业的老路,应拓展思路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于是,他跑武汉,摸信息,请技术人员,办起了一个油毡厂。当油毡厂红火起来,给村里带来了一百多万元的收益时,混乱的市场秩序一下子给这个诞生不久的企业带来了致命的冲击。面对村民们期盼的眼神,陈锐又一次陷入对白龙发展的深思之中。

天无绝人之路,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此时,荆州师范学院(现长江大学)因发展的需要,从城中迁出,在白龙村征地兴建新校区。拿着沉甸甸的1800万元征地补偿款,陈锐的心情十分复杂:如何用好这笔钱,解除农民对失去土地后的恐惧心理,如何培植发展后劲,再次成为陈锐心头的一个结。如果简单地分给村民,矛盾自然小,村民也高兴,但不出三、五年,这笔钱就会花光用完。只有用这笔钱壮大集体经济,才能让失地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
思路敏捷的陈锐想到既然高校建在村里,那为成千上万学生提供后勤生活保障则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家提倡高校后勤社会化保障改革,且天津商学院有所尝试。如果白龙村能参与高校后勤社会化保障改革,既能发展村级经济,又为失地农民就业开辟一条新路。陈锐当即与师范学院的领导沟通,双方一拍即合,采用校村共建的方式,由白龙村投资新建四栋学生公寓。

2000年9月,四栋学生公寓建起来了,陈锐又和校方商量,建起了学生食堂。为了保障村校后勤保障合作模式的成功,为了能让失地农民分享改革成果,陈锐又决定成立物业公司,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保障和改善他们的生活。一年时间转瞬即逝,学生公寓给村里一年带来的收益就达到320万元,看到这个数字,陈锐如释重负。但与荆州师范学院的成功合作并没有让陈锐止步,接着他参与到荆州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中,村里投入4500万元,修建了能够容纳5000名学生的公寓。

随着荆州市工业兴市战略的实施,城南开发区蓬勃发展,十余家企业在白龙村落户。众多企业的入驻,不但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为白龙村解决就业300多人,成为白龙村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村民们高兴地说:“没想到金凤凰真的飞到咱村来了!”白龙村集中使用土地补偿款发展集体经济,连续大打经济翻身仗,成为城市近郊经济发展的一个样板。今年,全村生产总值达到2.58亿元,村民纯收入4000多元,白龙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作为村党总支书记,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白龙的发展无时不牵动着陈锐的心,白龙的腾飞无一不凝结着陈锐的心血。

人大代表的“三农”情怀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作为农民身份的省人大代表,陈锐自有一份浓浓的“三农”情怀。
自2003年在荆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他当选为湖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后,陈锐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责任和重担。

当人大代表不易,当一个优秀的人大代表更不易。带领村民致富,他是一把好手,但当人大代表,却没有经验。第一次参加代表活动,陈锐有点无所适从。陈锐感到,要当好代表,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履职能力。为了不辜负选民对自己的信任,为选民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他首先做的就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代表履职的知识。他先后学习了宪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等多部法律和相关人大代表知识,使得自己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履职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他认真参加荆州市、荆州区组织的代表视察、检查活动,将自己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并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陈锐明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名生长和工作在农村的人大代表,理应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他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建议。在2004年的省人代会上,他与其他的代表联名提出了关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议案。作为白龙村的当家人,陈锐很忙,村里需要他解决的事情很多;作为省人大代表,他的眼光不仅仅是放在白龙村,而且努力地履行代表职务。只要是省、市、区三级人大通知他参加的活动,他每次都按时参加,并积极建言献策。他先后参加了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荆南四河治理、政法工作以及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荆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情况等多次视察和检查活动,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2004年,他深入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单位荆州区川店镇开展调研,进村入户,看医疗点,访老百姓,总结其成功经验,撰写了在全省推广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由于其调查深入,分析透彻,提出的建议与老百姓利益息息相关,可操作性强,此建议受到多方关注。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全省乃至全国的血吸虫病重疫区。面对一个个腹大如鼓的晚期血吸虫病人,面对一双双渴望健康的眼神,作为人大代表的陈锐心情非常沉重,他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2005年,他和多名代表一起,深入沮漳河血吸虫疫区实地调研。他们在疫区东奔西走,经过大量的深入调查,以翔实的第一手材料,撰写了加强水利血防灭螺的建议,受到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

此外,在担任人大代表期间,他还先后撰写了《关于江陵换流站运行周边环境及群众生产生活影响予以补偿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议案》,这些都与解决“三农”问题有关。

关注农村的发展,关心农业的增收,理解农民的需求,这就是陈锐代表的“三农”情怀。

群众的事情他最操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让村民富裕起来,还要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在白龙村,全村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小学和敬老院。村里有了积累后,陈锐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学校,要建全市一流的花园式小学。如今,白龙小学已是全市农村示范小学。解决完孩子的事,陈锐又开始操老人的心。他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敬老院。由于敬老院里水、电、暖、娱乐设施齐全,十多个孤寡老人不等装修完毕,便迫不及待地住了进去。他们激动得逢人便说:“陈书记替我们想得可真周到!”

随着村级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改变多年来陈旧落后的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是广大村民的共同心愿。陈锐想千方设万法,筹措资金,加大村里的公用事业投入。目前,白龙村内的所有道路和主要排灌沟渠全部硬化。今年,又投资200万元进行了水改,使村民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他还组织村民在沿路沿街两侧栽树、种花搞绿化,对全村沿街墙壁全部粉饰一新,清除了村内的垃圾,美化了环境,在村内主要道路全部安了路灯。还设立了治安巡逻队,维护社会治安。如今的后辛庄白天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犹如市区,夜间,灯光辉映,分外美观。这一项项“民心工程”的实施,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农村土地征用是矛盾焦点,处理不好极易引发不安定。在荆州师范学院征地时,群众怕失去土地后没有生活保障,阻止施工。开工那天,村民卢祖梅带着一群人来到工地吵闹,还爬上了推土机。陈锐赶紧去跟卢祖梅宣传补偿安置政策和今后白龙的发展思路,很快平息了这起事件。陈锐一直惦记着卢祖梅一家的生活,学生公寓刚刚修建起来,他就安排卢祖梅进入物业公司。干了一段时间后,卢祖梅对工作不满意,陈锐又给她安排了几次就业和培训,直到她心满意足地在江汉建机厂担任技术工人为止。

在白龙村,只要群众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烦心的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陈书记。最近,五组的叶子芬又为儿子毕业找工作的事找到了陈锐,她都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找书记了。叶子芬丈夫多年前不幸去世,她一个人拉扯儿子长大,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如果不是村里借给她3万元钱,陈锐做工作减免了她儿子上大学的学杂费,她儿子根本上不了大学。她儿子大学毕业后,一直难以找到接收单位,陈锐亲自出面与文理学院协商,给她儿子安排了一个辅导员的工作。去年,村里还花了近2万元帮她把遭到白蚁侵蚀的房屋修缮一新。在采访时,村民们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们讲述陈锐为村民办的一桩桩好事。

“诚心换真心”。陈锐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群众自然也都记在心里,把感激之情化为支持村里工作的实际行动。有了“人和”,自然就实现了“政通”,也迎来了白龙村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白龙村在城南开发区党委“双文明”考核中连续被评为先进单位;陈锐本人也被荆州市委授予“十佳党员”光荣称号,2006年元月,陈锐被评选为优秀省人大代表。

                      (责任编辑:官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