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工作

日期:2015-07-07 来源:未知

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8月7日至8日,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文政带领杨先龙、叶昌保、孙玉秋等3名在荆全国人大代表,赴松滋市调研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工作。代表们先后察看了刘家场镇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和三堰淌村地质恢复治理、白云边生态科技产业园项目、葛洲坝水泥松滋产能置换项目、松源矸石发电技改项目、临港工业园等现场,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松滋市市长李恒工作汇报。代表们就有关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确定松滋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松滋市委、市政府抢抓转型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高举转型发展大旗。成立松滋市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编制《松滋市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出台《中共松滋市委关于推进城市转型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实施工业提挡升级。坚持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着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深入实施企业“改扩联”,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壮大,涌现了白云边、飞利浦、葛洲坝水泥、湖北宜化、丽源科技等转型发展的示范企业。三是推进生态环境修复。委托国家级资质单位,完成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总体规划;在转型示范区刘家场镇三堰淌村,投资3200万元建起两个安置小区,投资2700万元实施水土保持和农田改造工程;持续推进造林工程,3年累计新增造林面积24.1万亩;以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为契机,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全市创建省级生态村2个。四是全力维护民生民利。已正式启动刘家场镇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今年底将完成首批484户改造任务。

代表们对松滋市有序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代表们建议,借力国家开发“长江经济带”契机,发挥临港工业园的后发优势,用科技、环保、产能理念引进知名企业,勇当荆州“壮腰工程”的排头兵;开发和保护好富藏的地热、海洋生物化石等地质资源,提高开发质量,打造松滋品牌;保护好现有的青山、绿水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力争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针对松滋市在转型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短缺、生态恢复难度大等实际困难和问题,代表们表示,将以议案、建议的形式带到明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争取国家对松滋市更大的支持。

张文政副主任说,全国人大代表调研松滋市转型发展,是对松滋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对荆州实现跨越赶超的支持,更是对“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宗旨的生动诠释,值得赞扬。松滋全市上下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立足结构转优、产能转大、科技转强、生态转好出实招,逐步形成人心顺、人气旺、人和政通的良好局面,给代表们留下了上下联动气场好、转型发展举措好、追梦跨越来势好的深刻印象。他就促进松滋更好发展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抢抓机遇,转型发展。把握国家支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和实施“长江经济带开发”的黄金机遇期,抓好资金争取、项目引进和企业改扩建,推进可持续发展、效益发展、惠民发展。第二,尊重规律,健康发展。切实尊重自然规律、客观规律、经济规律,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做到项目建设宁可适度慢、不可为今后发展留隐患,县域经济宁可排位稍靠后、不可为今后发展留隐忧;第三,争取支持,合力发展。恳请各位在荆全国人大代表把松滋转型发展的工作宣传到全国,将松滋转型发展中的困难反映到全国人大,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支持,共同推进松滋全面发展。

松滋市委书记蒋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茂安、市长李恒,荆州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孟宪荣,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王先标等陪同调研。

(责任编辑:子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