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的报告

日期:2014-08-27 来源:未知

关于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的报告

——2013年6月28日在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市水利局局长郝永耀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近两年来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请予审议。

一、近两年来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两年来,我市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继续抓好堤库闸站等重要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有步骤有计划实施渠道疏挖等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大部分农田能够旱涝保收,为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抓好水利项目争取。始终将水利项目争取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项目争取过程中,注重以规划为先导,积极做好项目储备,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项目争取,提高立项成功率。长期以来,结合国家投资政策和荆州实际,编制好每个五年计划水利发展综合规划。另外,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我们还组织编制完成了江河堤防加固、水库除险加固、泵站更新改造、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利血防综合治理、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县级小农水建设、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等一大批单项规划。

根据2011年中、省、市一号文件和党的十八大精神,我们对《荆州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进行了进一步修订完善。全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总投资197亿元。目前所有项目的规划报告均已编制完成,已有160多亿元的项目完成了可研报告编制等前期工作。近两年来,我市紧抓省委、省政府实施“壮腰工程”战略机遇,扎实逐步落实《荆州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1月6日省水利厅与市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荆州水利改革发展合作备忘录》,明确加强荆州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落实投资197亿元。我市是全省所有市州中,唯一一个省水利厅明确了支持额度的。去年年底,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荆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三峡后续工程建设等关乎保安全、保民生、保丰收重大项目相继通过国家审批立项。其中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18亿元、荆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40.7亿元、三峡后续工程建设5.24亿元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我市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二)抓好国家投资水利项目建设。2011年、2012年完成水利基本建设综合投资计划30.7亿元,完成了荆南四河堤防加固分年建设任务,实施了15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了6处大型灌区和1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分年建设任务,完成了7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5处水利血防工程建设任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增受益人口63.12万人。

(三)抓好小农水建设。全市8个县市区全部纳入国家级、省级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补助范围,每年落实的资金过亿。截止2012年,共完成投资3.8亿元。2012年度结合“三万”活动,整治“四小”水利设施57940处,其中塘堰23277口、小泵站2594个、小沟渠29359条26051公里、小水窖2000口。完成土方9800万方,占计划的105%,是历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土方量的两倍以上。为有效解决全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问题,全市计划从2012年开始至“十二五”末,对斗农渠进行全面疏洗、扩挖,每年完成5000公里左右,用4年时间基本解决农田水利“最后1公里”的问题。目前2013年度任务已经全面完成。

二、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

2013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目标:计划完成土方4500万立方米,其中国家投资项目土方1500万立方米(江河堤防工程300万立方米,其它项目1200万立方米),常规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3000万立方米。工作重点:一是中省地综合投资16.3亿元的100个项目建设;二是去年汛期出现的22处重点险情整治;三是内部农水建设。计划用4年时间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每年疏挖渠道5000公里。

去年汛后以来,全市各地按照抓早、抓紧、抓实的总要求,提早动员、精心组织、抓紧施工、加强督办,按期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2012年11月市政府即下发了《关于大力开展2013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意见》,对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措施进行了明确。去年9月4日,市水利局即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100个大型项目的建设工作。11月23日,市委、市政府在洪湖市召开了冬春农水建设现场会。全面启动了冬春项目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年底形成了建设高潮,并在春节前完成土方任务80%以上。今年2月16日(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市防指即组成三个督办组分赴各县市区,督办各地组织机械、人员上堤开工。之后,对施工进度相对滞后的项目,以市防办名义,下发专题督办通知,并跟踪督办。3月14日,又组成9个督办组,以督办工程进度为重点开展了一次汛前准备工作督办检查。同时,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深入一线抓督办。

截止目前,2013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方4500万方计划任务已经完成,高峰期上劳力16余万人,投入大型机械3620余套。其中,内部农水建设完成土方3000万立方米以上,疏挖渠道5000余公里;小农水重点县和专项项目完成投资18665万元,占计划100%;中省投资的100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综合形象进度达到98%,20处堤防明口工程和5处水库输水管明口工程已全部完成;去年出现的22处重点险情全部整治到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防洪保安形势依然严峻。一是长江的防洪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长江防洪的根本矛盾在于荆江河段安全泄洪能力远远小于上游的洪峰流量。荆江河段每年要承纳上游100多万平方公里汇流的暴雨洪水。有记录以来,荆江河段承纳的大于8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有8次,大于9万立方米每秒的有5次,1860年、1870年两次大洪水洪峰流量分别达到9.6万、11万立方米每秒。而荆江的安全泄洪能力仅为5万立方米每秒。三峡工程建成后,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但如果超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荆江河段仍将承受巨大的防洪压力。同时,三峡工程只能控制长江上游的来水,但宜昌以下城陵矶以上区域仍有29万平方公里面积汇流的暴雨洪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还有可能发生像1996年那样的区域型洪水。荆江防洪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警钟长鸣。二是完整的防洪保护圈没有形成。荆江大堤和荆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还没有完成;东荆河堤、沮漳河堤还未达标,其它沿江支堤更是标准低,每年汛期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严防死守才能力保安全。三是长湖、洪湖防洪任务艰巨。按照四湖流域综合利用规划,长湖、洪湖堤防防洪标准均为50年一遇。按荆州市城市防洪规划,长湖堤防防洪标准应达到百年一遇。但两湖堤防标准都仅20年一遇,同时病险工程多,险情隐患十分严重。汛期受外江高水位和外排能力的影响,湖泊防汛持续时间长,防守压力大。

(二)排涝抗灾能力薄弱。荆州的农业属抗灾农业,靠众多的水利工程保丰收。目前,在内垸排涝抗灾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田水利设施陈旧,老化失修。全市大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涵闸、泵站)兴建于六、七十年代,普遍标准低,运行年数已超过30年,设备陈旧,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其中渠道淤塞问题最为突出。荆州是典型的平原湖区,土质疏松,含沙量大,沙土流动性强,疏挖后的渠道三至五年后便会淤塞,治理进度赶不上淤塞速度。目前,全市自然淤塞和人为损毁的斗渠占90%以上、农渠和毛渠占95%以上,这些淤塞的渠道严重影响了灌溉效率,亟待清淤疏挖。二是排涝能力不足。按照两湖流域农田排涝标准,我市农田最低应达到十年一遇、三日降雨五日排至作物的耐淹深度,而当前全市达到十年一遇标准的农田面积只占60%左右。四湖流域的排涝标准不足七年一遇,中区仅五年一遇。只要降雨超过150毫米,全市就有近120万亩农田(占全市农田面积的20%)受涝,雨水滞留田间长达半月之久,涝灾之后便成渍害,渍害低产地超过200万亩。三是工程配套不全。首先是泵站工程不配套,沿江一级站按排涝标准布局由国家投资建设,而二级站建设由于投资渠道灵活、规划审查不严,造成一级泵站与二级泵站比例失调,形成不合理的灾害转移。四湖流域一级泵站装机容量为10.48万千瓦,二级站装机容量为16.7万千瓦,其比值为1∶1.59,一级站的排涝能力无法满足二级站的排水要求,造成涝灾转为湖渠洪灾。其次,由于受投资等原因的影响,规划中的工程未能完建,造成工程配套不全,如闸、站与排水渠系不配套,干渠与支渠不配套等。同时,国家投入往往着重干支渠,因此田间斗、农、毛沟渠及部分小闸站配套不全,影响整体工程排涝效益。

(三)灌溉抗旱工程体系发生新的变化。历年的旱灾,尤其是2011年特大干旱暴露出了我市抗旱工程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一是抗旱水源减少。随着内垸湖泊大面积开垦,抗旱水源逐渐减少,由面变成了线。二是提灌能力不足。抗旱工程建设立足于沿江河自流引灌,提灌工程建设不够。三是工程老化失修。突出表现在泵站老化,灌溉渠道淤塞严重,特别是一些田间小型渠道没有及时的疏通,致使抗旱饮水困难。此外,长江干堤加固后,沿江的部分涵闸被封闭,给抗旱工作带来困难。四是江河水情发生变化。三峡工程运行之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下泄沙量减少,下游河道河床刷深,同流量下水位降低。据水文资料初步统计,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荆江河段平均冲深1.0至1.6米,同流量下水位降低值为0.7至1.2米。然而,荆州市沿长江及荆南四河大部分灌溉涵闸及泵站,多为60年代建设,设计时按建设地原5月份长江水位平均80%出现几率来确定闸底板高程和提灌站淹没深度,这些建筑物经过40多年运行,随着河床不断刷深,同流量下水位下降,当时80%的设计水位出现率,如今变成只有30%至10%,甚至是零,致使沿江灌溉闸站相继出现不能引水自灌提灌问题。

(四)民生水利问题突出。一是荆南四河断流时间延长,沿岸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荆南四河(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以下简称“荆南四河”)是长江重要支流,河口均位于荆江南岸,是分泄长江洪水入洞庭湖的重要通道。随着荆江河床刷深,同流量下水位降低,荆南四河进流量减少,导致水流变缓泥沙淤积,河口相对抬高,进而导致进流量进一步减少,形成恶性循环。荆南四河断流时间逐年提前,枯水期时间延长,由过去的1-2个月,发展到5-6个月,沿线百万亩良田出现无水可灌的局面,水环境日益恶化,部分沿河兴建的水厂无水源可取,致使几十万群众出现饮水困难问题。急需根据水源地情况,重新布局改扩建水厂,解决居民饮水问题。共需重新布局新建或改扩建的水厂共11座,工程预计总投资约4.07亿元。二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任重道远。首先,已经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不到位,存在工程产权不明晰、管理主体不统一、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整等问题,影响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另外,纳入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的人数不足。“十二五”期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我市共有285.22万人纳入规划,但因饮水安全标准提高、农业人口自然增长、原省管的农林渔场改革下放等原因,还有63万农村人口没有列入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规划。三是农村面源污染严重。据估算,全市每年农村农药、化肥用量分别达3.1万吨(每亩平均4.4千克)和38万吨(每亩平均54.3千克),畜禽粪便约250万吨。农药化肥利用率低,畜禽粪便处理不到位,进入水体后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均造成严重污染。

(五)水利工程建设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中、省投资的水利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为20%至30%,由于我市地方财力不足,国家投资建设的水利项目地方配套资金难以到位,造成工程不能按计划完工,影响工程整体效益发挥,且降低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门的诚信度,对后续项目争取不利。

(六)“十二五”期间水利项目建设压力大。国家已经下达投资计划的三峡后续工程建设需在两年内完成,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和荆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需在三年内完成。同时还要实施一大批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药及节水改造等项目。今后水利项目建设管理的要求高、任务重、难度大。

四、今后工作安排

荆州是水利大市和防汛大市,水利防汛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水利防汛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认真贯彻落实2011年中、省、市一号文件和中、省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处理好传统水利和现代水利,农村水利和城市水利,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用水的三个方面的关系;不断完善农村防洪、排涝、灌溉、抗旱、民生5大水利体系;努力加强城市防洪、排涝、河湖连通、生态补水4大水利工程建设;在着力抓好防汛抗灾、项目争取和水利建设中心工作的同时,着重加强水资源管理、湖泊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土保持4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防汛抗旱努力实现“四个确保、一个减轻”的目标(即在标准洪水内,确保不溃一堤、不倒一坝、不损一闸站,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乡和交通干线防洪安全,确保水利工程控制范围内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兼顾生态用水;出现超标准洪水和严重干旱,要千方百计保安全,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为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项目争取这个头等大事。近两年“十二五”规划的项目已经落实了100亿元以上,还有近100亿元的项目需要积极争取,今后的任务还很重,我们将积极工作,努力争取。一是抓好沮漳河、东荆河堤防加固,长湖、洪湖综合治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水环境整治等项目的争取,着力解决我市水利防汛的薄弱环节。二是争取将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全部纳入规划。三是积极向上争取“以奖代补”项目。用好小农水建设“一事一议”政策,积极争取省“以奖代补”项目。

(二)继续认真组织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每年汛后,针对水利基础设施在防汛抗旱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立足于早、着眼于实,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深入持久地开展以江河堤防整险加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常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探索工程长效管护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抗灾减灾能力,为经济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三)落实水利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严格落实水利基金、土地出让金的3%用于水利建设的政策,争取水利项目地方配套资金足额到位,确保工程按照设计方案全面完工,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提升地方政府的诚信度,为后续项目的争取打好基础。

(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近年来,我市落实的水利项目多,投资额度达,当前及今后几年我市水利项目建设的任务很重。今后水利项目建设我们做到“六早”,即:计划早下达、招标早进行、合同早签订、物料早进场、征迁早动手、工程早开工。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督促各项目法人、施工单位,倒排工期,上足机械、施工技术人员,力争每年主汛期到来之前完成各类年度工程建设任务。特别是病险水库整治、泵站更新改造项目、穿堤建筑物、明口工程建设等重点部位,严格时间节点,确保在汛前全面完工。

(五)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抓好全市184个湖泊的保护与治理。二是抓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荆州城区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保障城区饮水安全。三是抓好城区地下水管理,有效控制非法开采城区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