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人大发展历程中的20个精彩瞬间

日期:2014-10-14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研究室

  笔墨留香,华章溢彩。自1995年6月成立以来,追寻着时代前行的脚步,伴和着荆州振兴的脉动,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权、铿锵职,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舞台上,谱写了一页又一页生动精彩的乐章,留下了一串又一串不可磨灭的印记。在此,我们遴选出部分重要事件,以期展现我市人大工作发展历程,释放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真挚情怀。

  1995年6月,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召开,拉开了我市人大工作的崭新序幕。

  1995年7月,市一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常委会议事规则、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暂行办法等制度办法,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逐步推进。

  1996年12月,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决定组织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对杂交水稻种子经营问题加强监督,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1997年11月,全市第一次人大工作理论研讨会召开,开创了人大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1999年5月,两位市人大代表列席了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促进了常委会议事的公开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1999年11月,市委首次召开人大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了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2000年6月,首次对拟任命人员进行了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并推行了拟任命人员在表决前与常委会组成人员见面作供职发言制度,任免程序更加规范。

  2001年5月,第一次组织“联系代表月”活动,密切了常委会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拓宽了征求代表意见建议的渠道。

  2001年12月,常委会会议启用电子表决器,一项小小的改革,凸显了民主的进步。

  2004年12月,通过拍摄一部电视专题片、主办一次宪法知识竞赛、组织一次文艺招待会、举办一场专题报告会、编印一本纪念画册等“五个一”纪念活动,隆重庆祝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深入宣传人大制度和人大知识。

  2004年9月,市人大信息网正式开通,我市人大信息化建设正式起步。

  2006年8月,首次召开政情通报会,向300多名市人大代表通报了市“一府两院”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这是保障代表知情权的一项新举措。

  2007年12月,根据监督法的规定,对57件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和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进行了审查和备案,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全面启动。

  2010年12月,根据新修订的选举法,按照“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顺利完成了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2011年11月,首次举行专题询问会,对中心城区城市绿地和水域保护工作开展监督,并进行了连续三年的跟踪督办,监督质量进一步提升。

  2012年1月,邀请20位市民旁听了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提高了人大会议公开化程度,扩大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2012年4月,“万名代表促壮腰”实践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展开,并逐年深化、形成常态,这是创新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作用、服务发展大局的一次生动实践。

  2013年4月,推行常委会领导牵头督办、专委会对口督办、代表参与督办、代工委协调督办、政府考核督办的“五位一体”新模式,促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2013年7月,常委会第一次“走出去”开展监督,对市直部门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驻点招商工作进行专题视察,监督的方式方法进一步丰富。

  2014年9月,成立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专家库,积极探索和完善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的有效方式。

(责任编辑:荆人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