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明祭奠 人生看得几清明

日期:2020-04-03 来源:荆州日报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作为祭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

庚子清明,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清明节,让人刻骨铭心。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虽然让我们失去了亲人,但也经历了人生的一次洗礼,他鉴定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灾难中演绎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昭示了生命的伟大和珍贵,同时也考验了灾难到来之时人们感情的忠诚和意志的坚定。灾难面前,有些人不顾个人安危,强忍悲痛,拯救生命;也有些人在灾难来到之时,慌不择路,落荒而逃;甚至有的幸灾乐祸,趁火打劫,暴露出人性的自私和丑陋。

灾难教会我们:人类是脆弱的,只有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相信科学,摒弃谎言、恐惧和无知,才能拯救自己的未来。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生者的彻悟、反省,解脱和安康,是对逝者最大的慰藉。

年近知命,经历过几次生离死别,清明的况味才略微了然。

求生畏死,是人的本能。抱憾而终,尘缘难了,则是生命的常态。先母弥留之际,口不能言,犹以手扯我的衣袖,时值秋凉,是要我加衣服?还是不舍?每忆及此,不觉怆然……

严格地说,清明不同于端午中秋和春节,是节气(SolarTerms),而非节日(festivals),反映的是物候现象。《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扫墓祭祀原本在清明前二日的寒食进行,因为寒食不能举火,遂将焚香化纸推到清明。

清明本应停止娱乐活动的,但唐宋以降,即有了娱乐性,除了扫墓祭祖,还有踏青春游,植树插柳,放风筝和荡秋千,蹴鞠和斗鸡等习俗。所以清明的内涵,不仅是伤逝,还有惜福,即活着的人应该珍惜生命,不负春光,享受生活。

 宋人晁说之《明皇打毬图》诗曰:“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沉醉打毬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明日应无谏疏来。”唐明皇为了打球,把清明列入法定假日。而纸为冥器,也与他有关。《知新录》谓:“唐明皇渎于鬼神,王玙以纸为币,用纸马以祀鬼神”。古时常以“事死如事生”来抵御对死神的恐惧,较之上古以活人殉葬、秦汉用泥、瓷、陶、木作冥器,后世又改用纸,的确文明、节省,方便一些。汪曾祺生母去世时的冥衣,全是他父亲用纸糊的,“按照母亲生前的喜好,选购了各种花素色纸做衣料,单夹皮棉,四时不缺。他做的皮衣能分得出小麦穗、羊羔,灰鼠、狐肷。”可见纸扎是一门高超复杂的工艺。

张岱的《陶庵梦忆》描述了扫墓的流程:“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故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折再三,不辞往复。监门小户亦携肴核纸钱,走至墓所、祭毕,则席地饮胙。”意思是行礼祭祀之后,大家便把祭酒和祭品就地消灭,光盘行动,避免浪费。


鲜花祭奠寄哀思

祭祖时只有男人才能“饮胙”,但扫墓却是不避男女的。因此对平日不出闺阃的女性来说,是一个放飞心情的日子。《聊斋志异》里断指求婚的情痴孙子楚,就是在清明节遇到阿宝的。

《陶庵梦忆》中写道:“是日,四方流离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平冈,斗鸡蹴踘;茂林清樾,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林,蹲者蛰蛰。日暮霞生,车马纷沓。宦门淑秀,车幕尽开,婢媵倦归,山花斜插。臻臻簇簇,夺门而入。余所见者,惟西湖春、秦淮夏、虎邱秋,差足比拟。”这样欢闹喧嚣,未免渎扰亡灵。但是,“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正是古人清明活动的写照。

清明,最重要的就是心意的表达。我们应该改变陈旧传统的祭奠方式,以文明环保、节俭安全的祭奠方式告慰逝者,让清明回归“清洁而明净”的本源。(作者系荆州市社科联副主席、长江大学楚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