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虾农的笑声

日期:2023-05-22 来源:荆州日报

天刚亮,老村长就拄着拐杖来到了“振兴虾蟹合作社”,东看看、西瞧瞧,似乎在寻找什么,我见他凑过去招呼说:“老村长,这么早就来了。”“来了,不过来转转心里堵得慌。”老村长的回答声里藏有一丝愧疚。

那是年初村里大兴养虾,家家挖虾池,谁都不想错过赚钱的机会。

到投放虾苗时,虾苗紧俏,价格昂贵不说还抢不到货。有路的人到处打电话联系,没熟人的三个四个结伴乘车去湖南、江西、江苏等地寻找,个个如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老村长得知便给在上海做多年龙虾生意的女儿电话咨询。

女儿路广客户多,很快联系到了。即刻回娘家和父亲商量说可以试试。

有虾苗的消息像长了脚似的在整个村子传开,心急的跑到老村长家来。不到一个小时,老村长的家里家外都被人挤得水泄不通,闹哄哄的。老村长忙着招呼大家,女儿忙着和大家闲聊,时不时拿笔在本子记录:张三五百斤,李四八百斤……

突然老村长大声喊:“请大家都回家估算一下需要多少虾苗,等会派人去挨家挨户登记。”

话音刚落,大伙乐哈哈地四散而去。

老村长请代表们去统计,女儿忙联系客户,报数量,说质量,定发车时间。

两天后,虾苗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送进村里。老村长门前成了个大市场,大人们有的在聊天、打扑克牌,有的还趁机打情骂俏;小孩在中间追赶、嬉闹;老人们来看热闹,从早到晚等候虾苗的人络绎不绝。每当虾苗车一到,大伙扔下手里的活一拥而上,搬的搬,称的称,一车虾苗没等回过神来就一抢而空,抢到虾苗的开心走了,没有抢到虾苗的一脸扫兴,继续等待下一趟。

不到十天,虾农的池子里放足了虾苗。老村长在女儿准备离开时,叫来几个养虾大户与女儿协商以后村子里的虾苗供应及成品虾销售的事,女儿欣然答应找她并签订好合同。

几个月过去,一只只硕大的紫红色的龙虾,在草丛上、池岸边挺着身子,鼓着双眼擎着一对钳子,随时准备遍游天下。

虾农一次次电话催她来收购,她总是说市场行情不好,再等等。找地方的贩子低价收购不说,头还摇得似拨浪鼓,如一堆臭狗屎无人问津。眼看一天天过去,气温一天天下降,一年的投资全在水里,人们寝食难安,心急一阵紧是一阵。

老村长见女儿不履行合同就亲自去找她,她说:“今年龙虾丰产,疫情让销售受阻,龙虾市场价超历史最低,我怎能去。”

“这样,你不准备去收购了?那签订的合同咋说。”老村长问。

“按合同价我亏不起,按市场价虾农赚不了钱,让虾农找本地的贩子试试。”她难为情地说。

“人讲的是诚信,你可好甩手不管,那些虾咋办?你必须去收购,不然我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你还回不回娘家。”老村长扔下话后气冲冲走了。

回家后把女儿的意思跟大家一说,顿时屋子里只听见呼吸声,都傻眼了。即刻又炸开了锅,牢骚满腹声此起彼落。在一片嘈杂的争吵声,一个刚放假回家的年轻人大声说:“现在是网络时代,可以注册一个电商平台去寻找销路。”大家期盼的眼光都移向年轻人身上,像看见到了救难的观音菩萨。

老村长忙拉着年轻人说:“好啊,怎样办理我陪你去。”

老村长和年轻人跑上跑下,几天后挂牌成立了“振兴虾蟹合作社”,电商平台也成功注册,合作社的龙虾信息一推出就有人抢购,价格尽管不如往年,但村民们总算松了口气。

老村长的女儿也跑来要求加入合作社,大家都沉默不语。最后她竟以高出平台价的价格收购虾农的全部龙虾,虾农们一下子蹦了起来,紧紧握了握老村长女儿的手,各自开心的忙碌起来。

(作者袁南成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中国企业报》《荆州日报》《精短小说》《今古传奇》《河南文学》《大渡河》《青年文学家》《小说快报》《当代小小说》等报刊,作品多次获全国征文大赛奖并入选出版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