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双水双绿”产业 依法助推做优做强

日期:2019-05-06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加快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更是重中之重。从湖北省情出发,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双水双绿”产业的工作部署。荆州市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双水双绿”产业,依法履职尽责。

一、发挥独特优势,把握发展机遇

1.独特优势。“双水双绿”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院士率先提出的一种农业发展新理念,其内涵就是倡导绿色发展,种植绿色水稻,养殖绿色水产。2018年3月,时任副省长周先旺在监利县调研,提出推进绿色水稻、绿色水产“双水双绿”种养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发展“双水双绿”产业,荆州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一是资源禀赋优势。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素有“鱼米之乡、天下粮仓”的美誉。这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被誉为南方的“黑土地”,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境内河流交错、湖泊密布,水域面积354千公顷,占版图面积的25.1%;长江483公里水道贯通全境,占全省的45.5%。丰富的水资源为荆州发展“宜水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是产业基础优势。荆州有农业人口392.3万、耕地面积469.96公顷。全市水稻再生稻面积和产量常年位居全省市州第一位,水产养殖面积和产量连续22年位居全国市州首位,被授予“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称号。三是营商环境优势。近年来,荆州市始终坚持优化营商软环境, “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纳入省级试点,在全省率先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一网联通”。“放管服”改革成效第三方评估市直全覆盖,工作经验在国务院门户网转载。2018年荆州市获评第八届环球总评榜“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为农业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发展机遇。荆州“双水双绿”产业发展面临三大机遇。一是战略机遇。荆州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恰逢中、省战略叠加的重大机遇。随着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加快实施,省委省政府“一芯两带三区”战略推动省内区域产业布局加速重组,荆州作为“长江绿色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带”和“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将迎来“双水双绿”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二是政策机遇。2018年省政府出台《湖北省推广“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三年行动方案》,为“双水双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谋篇定向。《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加强“六谷”建设,壮大农产品“十大千(百)亿产业链”,做大做强“荆楚农产品”。“六谷”中的发展硒谷、虾谷正是荆州农业所长。“十大千(百)亿产业链”中的小龙虾、大宗淡水渔等超千亿的农业全产业链,荆州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加之省委省政府最近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会实施专项规划编制、专项基金设立、专项推介对接等一系列举措,为荆州发展相关产业提供了政策机遇。三是市场机遇。从市场趋势看,预计优质稻与普通稻的价差将会继续扩大,优质稻走势相对坚挺,优质大米市场需求增加。荆州生产的虾稻米、再生稻米等优质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另据中国水产行业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1200万亩,养殖产量113万吨,而国内小龙虾需求总量190万吨以上,加上国际需求量,缺口巨大。随着消费需求连年看涨,市场供不应求,特别是小龙虾季节性差异,为荆州的小龙虾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机遇。

二、分析发展现状,找准监督重点

1.发展背景。一是从省级层面看,2018年,大力推广“双水双绿”种养体系,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之举、落地之策。今年,湖北大力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并强力推进沿江环湖地区70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区(以虾稻共作为主)建设,着力打造小龙虾千亿元产业。二是从荆州情况看,2018年市委作出《关于牢记嘱托担当作为加快推动荆州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强调大力推广“双水双绿”种养体系,做大做强绿色水稻、绿色水产业。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重点推进年的意见》及《荆州市建设江汉平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强调要突出“双水双绿”,在产业振兴上作示范。以培育壮大稻田高效生态综合种养为重点,全城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到2022年,全市“稻虾共作、稻渔种养”面积达到400万亩,打造一批荆州虾稻米、再生稻米等优质大米品牌。

2.发展现状。截至2018年底,荆州“双水双绿”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稻田综合种养面积235万亩,比2017年新增27万亩;小龙虾产量35万吨,占全省50%、全国30%。监利县蝉联全国小龙虾销量冠军,洪湖市获评“中国小龙虾第一名城”。一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市委市政府制订了《2016—2022年荆州市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做大做强小龙虾产业的意见》,提出了4561的奋斗目标,即养殖面积400万亩、年产小龙虾50万吨、小龙虾综合产值600亿元、农民增收100亿元以上。二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持续加大扶持力度,全市稻虾规上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0家,稻渔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120个。三是打造示范生产基地。坚持把培育典型样板作为加快发展“双水双绿”产业的重要举措,不断提升种养基地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四是夯实品牌创建基础。大力实施精品农产品品牌提升计划,目前全市大米、水产品“三品一标”标识分别达到71个、10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

3.监督重点。虽然荆州“双水双绿”产业起步早、发展快、成效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短板弱项。人大监督工作的着力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依法推动“双水双绿”产业发展中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是要关注荆州小龙虾及荆州稻米的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和品牌叫响的问题。当前的短板是荆州种植的水稻品种繁多,缺乏适宜虾稻共作、稻渔种养模式的优质专用品种;小龙虾种质退化、存在抗病性不强、个头不大、出肉率不高等问题;优质小龙虾、优质稻米供给不足,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叫得响的区域公用品牌。二是要关注“双水双绿”产业链延长、物流链相通和价值链提升的问题。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虾稻共作、稻渔种养产业化程度不高,精深加工、商贸流通等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与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不够。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任重道远。加强区域小龙虾、稻米交易中心等流通设施建设也是当务之急。三是要关注“双水双绿”投入品监管、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和病虫害生态防控的问题。目前,有的地方“重虾轻稻”现象突出,少数经营主体盲目追求小龙虾产量而使用过多投入品;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及病虫害生态防控力度有待加大;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标准,加强小龙虾养殖投入品质量监管工作不容忽视;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强化重金属和抗生素监管体系、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任务艰巨。

三、依法履职尽责,助推做优做强

“双水双绿”产业是荆州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精准施策、跟踪监督问效。

1.听取专项报告。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相关工作报告列入当年工作要点。一是确定监督工作重点。经常委会党组会议和主任会议研究,聚焦“双水双绿”产业发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厕所革命”等开展监督,其中“双水双绿”产业发展情况作为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2018年8月,由两位常委会副主任带领调研组赴公安县斑竹垱镇通威“双水双绿”生态农业科技园、松滋市八宝镇丰浩家庭农场“双水双绿”示范点调研,了解产业发展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三是认真审议专项报告。2018年10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审议意见。意见强调,要进一步推动“双水双绿”产业发展,提升荆州农产品质量;要用最严格的标准打造荆州农产品优良品牌,用品牌振兴荆州农业。

2.开展专题调研。为了强化跟踪监督问效,市人大常委会将调研乡村产业振兴列入2019年工作要点。一是组建高规格的调研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分管“三农”工作副主任及有关委室负责人、农村委委员等参与调研工作;二是运用各种调研方法。为了提高调研工作质量,调研组将采取走出去调研和请进来调研、实地调研和案头调研相结合,综合运用听取汇报、实地调查、明察暗访、蹲点调查、大数据分析等调研手段,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三是调研成果运用。调研工作结束后,调研组将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提交主任会议审定后,报送市委或转交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3.督办重点建议。2019年1月,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共收到代表建议148件。经主任会议研究确定7件重点建议,其中涉农建议2件,分别是关于将荆州大米培育成省级稻米区域公用品牌的72号建议,关于打造千亿产值“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平台的17号建议。为了加强重点建议督办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领衔督办72号建议,分管副主任领衔督办17号建议,市人大农村委、社会委负责对口督办。二是强化现场督办。市人大常委会将派出督办专班,深入市直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进行现场督办、跟踪督办。三是听取情况汇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和主任会议,将听取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汇报,依法推动重点建议办理工作,确保建议办理质量。

此外,市人大常委会还将统筹兼顾、综合施策,打好人大监督工作组合拳。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开展《湖北省农村扶贫条例》执法检查,继续开展“聚力脱贫攻坚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聚焦聚力产业扶贫,为依法助推“双水双绿”产业做优做强,展现人大作为,贡献人大力量。

(作者徐柏才系荆州市人大农村委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