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人大制度充满信心 纪念全国人大50周年大会侧记

日期:2014-07-28 来源:《人民日报》 (9月16日 第四版

  50年过去了,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在申纪兰的记忆中恍如昨天:

  1954年9月15日,25岁的山西农家女申纪兰,骑着毛驴走出大山,走进了北京,在中南海怀仁堂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与千余名人大代表一起,第一次行使国家权力。

  从那以后,申纪兰与人大一起走过了50年,成为惟一一位连续十届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今天,申纪兰又来到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特邀代表融入“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大会”欢乐的人群中。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了。

  回顾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追求民主梦想的浴血奋斗,回顾党带领人民为建立新型人民民主政权及其组织形式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全国人大5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胡锦涛总书记话语铿锵:“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50年来,人民当家作主的步伐坚定有力:一部部法律诞生;一项项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出台;一件件人事任免决定通过……人大制度,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5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胡锦涛的讲话赢来一阵又一阵的热烈掌声。

  谈起人大50年的变化,申纪兰一口气说出了一串“越来越”:人大代表的素质越来越高,履职能力越来越强;人代会上民主气氛越来越浓,需要审议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大制度、我们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好。

  她坚定地说:“对人大制度,我满是信心!”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原主任顾昂然心潮澎湃。作为一名在人大工作过50年的“老人大”,几乎新中国的每一部法律都清楚地印在他的脑海,被称为新中国立法工作的“活字典”。他说:“如何把人民组织起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制度便是这样一种制度,真正使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大制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代表直选的范围从乡扩大到县,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立法工作得到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回首50年,人大制度日益深入人心。”

  2003年,19名年轻人进入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他们文化层次高,有着深厚的法律、经济等专业背景。来自交通部的任茂东便是其中之一。他说:“人大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人大制度要充分发挥优越性,就要不断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同时要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结构,完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程序和工作制度。50年来,人大制度不断完善,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0年的光辉历程,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强大生命力。我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胡锦涛话语昂扬有力。

  掌声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