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是法宝

日期:2007-08-20 来源:荆州日报
胡锦涛同志在“6•25”讲话中,把解放思想放在四个“坚定不移”之首,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实践的科学总结,更是以胡锦涛同志为领导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全党发出的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的动员令。

自从邓小平同志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后,“解放思想”这个词汇在各种文件、讲话、媒体上大量使用,并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我国经济由濒于崩溃到快速崛起、举世瞻目,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粉碎“四人帮”之初,经过十年浩劫的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人们的思想受“极左”路线的长期影响,处在一种僵化状态,“两个凡是”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如何从“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一场声势浩大的“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展开。通过一年多激烈的思想交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两个凡是”的禁区才得以冲破,冤假错案才得以平反昭雪,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才得以顺利实现。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全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领的历史,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重大转移,开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解放思想首先推动了农村改革。实行了30多年的人民公社制度使中国农业凋敝,全国解放30多年了,广大农民仍然是忍饥挨饿。安徽小岗村的伟大实践,吹响了中国农业改革的第一声号角,但也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那些思想僵化的人们认为这是大逆不道,是资本主义复辟,是走回头路。广大的人民群众则认为,这是帮助亿万农民解决吃饭大问题的一剂“灵丹妙药”。当时的情况是“上面放,下面望,中间一根顶门杠”,关键在于干部的思想不解放。经过近4年的激烈争论,终于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中国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连年获得大丰收,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占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被世界公认为农业奇迹。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样是解放思想的伟大成果。这次思想解放是围绕着“姓资姓社”的另一种形式展开的。从国内看,全国上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特区崛起、股票上市、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从国外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些引发了不少人对社会主义前途的忧虑,他们担心中国“和平演变”,担心资本主义复辟,担心苏联解体的悲剧在中国重演。围绕着“姓资姓社”展开了一场激烈争论,中国的改革开放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改革开放出现了“倒春寒”,前进的步伐明显放慢。面对这种局面,邓小平同志以近90岁的高龄,于1992年春节到广东、深圳、上海南巡,针对一些“左”的思想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讲话。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号召人们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发展的步伐再快一点。正是这“三个一点”在全国掀起了又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驱散了蒙在人们心头的阴霾,使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改革开放的旋风来得更加猛烈。

90年代中期,我国的“国企病”日趋严重,企业体制机制的弊端以及沉重的债务包袱和人员包袱,使许多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不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大批工人下岗失业,城市居民生活困难,国有企业走入了死胡同。有些地方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办法,但却遭到了许多非议,有人担心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影响国家安全。围绕着“姓公姓私”又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争锋。1997年5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就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等问题作了深刻地阐述。江泽民“5•29”讲话被誉为1978年以来的第三次思想大解放,解除了困扰人们多时的“姓公姓私”的疑惑,为国企改革扫清了思想障碍,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大批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租赁、拍卖、转让、兼并、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民营化改造,使不少国有企业“古树发新枝”,起死回生,重现生机,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同时也催生出了一大批新的民营企业,使国民经济更显生机和活力。

回顾历史,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农村的改革,也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大好形势;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总之,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的那样,解放思想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

解放思想是先导,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旧的思想障碍扫清了,新的思想障碍又会出现,要继续前进,就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过去,我们运用解放思想这一法宝,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更好地运用解放思想这一法宝,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我们站到了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构造和谐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运用解放思想这一法宝为快速前进开道。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召开的前夕,提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确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荆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在前不久召开的市委三届二次全体会议上,市委书记应代明同志提出要打开思想解放的“总开关”,并要在全市上下开展一次“开放促发展,开放兴荆州”的大讨论活动,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应代明同志的讲话既适合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又符合荆州的实际。荆州近些年来发展不快,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的思想解放不够。不少同志因循守旧,求稳怕乱,安于现状,不求发展,不求进步,不愿接受新事物。一个县委书记对此作了高度地概括,认为现在人们普遍存在“四怕”思想,即:改革怕攻坚,创新怕失败,开放怕吃亏,发展怕偏向。我认为这些同志怕这怕那,说到底就是怕犯错误,怕掉乌纱帽,唯独不怕落后,不怕发展慢。这些思想障碍如不彻底扫清,荆州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荆州的基础很好,发展潜力很大,荆州的人民勤劳勇敢、充满智慧,荆州的区位条件正在改善,经济正在复苏,将迎来又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只要我们真正打开了解放思想的“总开关”,冲破一切思想障碍,敢闻敢试,敢打敢拼,荆州的崛起将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官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