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荆州科创大走廊(大学城)片区规划(送审稿)编制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2-10-21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荆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荆州科创大走廊(大学城)片区规划

(送审稿)编制情况的报告

——2021年12月13日在荆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上

荆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敢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荆州科创大走廊(大学城)片区规划(送审稿)》编制情况,请予审议。

一、规划背景

    省委书记应勇同志调研荆州时指出,湖北的中部需要一个中心城市,荆州责无旁贷。这是应勇书记对荆州的殷切期望,更是省委赋予荆州的重大历史使命。为落实应勇书记调研荆州时的讲话要求,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发挥中心城区科教传统优势,规划建设荆州大学城。

    二、规划意义

    荆州大学城位于荆州古城南侧和西侧,是中心城区未来城市发展的“副中心”。规划建设大学城是提升城市能级,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举措;是促进“科、产、城”高度融合,实现荆州区与荆州高新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挥科教优势,建设科创中心的关键手段;是加强古城保护,引导古城疏散,疏解古城非文旅功能的客观需要;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彻底改善城南片区“脏、乱、差”环境面貌的重要抓手。

    三、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包括大学城概念性规划和重点片区详细设计两个层次。其中,大学城概念性规划范围东至南湖路,南至荆江大道,西至江汉运河,北至护城河南路、复兴大道,规划总用地面积248平方公里;重点片区详细设计范围东至南湖路,南至荆江大道,西至西环路,北至学苑路围合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52平方公里。

    四、编制过程

    根据工作安排,2021年5月市政府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设计单位是上海同济规划院院长周俭带领的北京雄安设计团队。设计单位经过基础资料收集分析、现场踏勘、研究论证,6月初提出初步方案。经与各高校充分沟通、广泛征求意见、组织专家评审、修改完善形成深化方案。市政府主要领导十余次专题听取规划工作汇报,讨论研究方案。10月19日,市“四大家”领导专题听取深化方案汇报。11月19日,市规委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深化方案,同时设计单位根据会议意见修改完善形成规划方案送审稿。12月2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规划方案送审稿。

    五、主要内容

    (一)规划目标。在荆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要求下,大学城聚焦科教资源与城市发展的共融共促,以“培育科创大走廊”“打造特色副中心”为发展目标。大学城不仅是激发科创动力和人文活力,带动城区“西进南优”的重要功能片区,更是促进科创中心落地,支撑荆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片区。通过大学城规划建设带动提升城南片区,促进高校建设与城市建设协同发展,提升城市品质,逐步建设成高教、科研、创意、休闲、宜居融合发展的综合型活力城区。

(二)项目难点。荆州大学城区位优势明显,资源条件优越,但长期以来发展落后,城区面貌较差。大学城北侧为荆州古城,交通受限,东侧与规划中的城市新客厅及沙市老城区衔接不足。其根源在于交通不便,与城区其他版块连通不畅,仅有一条主干路与外界衔接。大学城要打造成中心城区的重要板块以及特色的副中心区域,难点也在于交通的衔接。

(三)项目优势。一是拥有稳定的年轻化人口。大学城内拥有长江大学、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中医药高专等多所高校,师生人口多且稳定,是城区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二是区位优势明显。大学城北依古城,南临长江。北侧紧邻荆州古城,南门历史街区也位于大学城规划范围内,文化底蕴深厚。南侧紧邻长江,生态景观资源优越。三是建设用地空间充足。未利用地共计700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282%,主要分布在九阳大道以西。西环路以东区域的可利用地主要分布在学府路与御河路之间。

    (四)规划思路。

    1连城脉。强化大学城与城市新客厅、荆州古城和沙市中心区的联系。通过道路交通体系重组,将科创大走廊连通城区,使大学城融入大荆州整体空间格局,为城区注入科创动力,同时改变目前大学城的“孤岛”区位,实现城区与大学城的共赢发展。

    改变大学城与城市其他板块交通阻隔的现状,重点以学苑路-武德路、太岳路-荆江大道、曲江路-南湖路为主线强化大学城与城市新客厅的联系。以廖子河路、白云路、金龙路为主线强化大学城与沙市老城区的联系。使大学城成为荆州中心城区一主多副中心体系中的重要板块。

    顺应城脉,将荆沙河-学苑路-武德路所在街区规划成为一处彰显特色与活力的衔接节点。该节点片区将荆沙河串联为大学城、荆州古城及沙市中心区的休闲带,增加文化功能和休闲服务功能。强化滨水可达性,打造特色商业休闲带。以荆沙河为起点,向西沿学苑路培育科创大走廊,在学苑路、武德路交叉口处形成科创功能节点,成为进入大学城的标志性节点和科创门户。

    2塑格局。将生态空间作为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的基础。在荆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蓝绿空间结构的框架下,规划重点梳理大学城内的蓝绿空间,联动古城水环,依托城市道路周边绿地及城市公园,打造片区内生态绿环,进而连通区域网络,塑造大学城蓝绿空间新格局。同时依托河渠水道,构建蓝绿连接的生态景观带;依托集中绿地,打造多元体验的公园节点。规划完善大学城的主次支三级干路体系,支路构建小街区密路网的路网格局,形成适宜慢行的路网格局体系。在慢行路网格局的基础上,利用慢行专用路、慢行优先路和绿地公园内的区域绿道,构建慢行系统,串联步行街区,连接公交站点和公共服务设施,让慢行出行畅达有序。结合城市各类公共服务中心,规划构筑“城市副中心—社区中心—邻里中心—科创中心”的四级城市中心功能体。完善大学城公共服务体系,构筑设施共享、学校-社区共建,营造包容共享的活力城区。城市副中心为大学城片区提供综合的服务功能,是大学城的科创、商业及公共服务中心;社区中心和邻里中心为社区提供完善的社区服务功能,满足居民日常需求;科创中心和科创基地为大学城的学校及科研机构提供科创基地,为大学城的科研、创意、研发等提供平台。

    3强产业。大学城以创新研发引领,联动高新区,成为荆州产业发展的科创引擎,科创带动、产研结合。高校作为片区产业发展动力源,持续带动,激活发展。强化大学城高教科研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规划形成“一个科创中心+若干个科创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在郢都路与学苑路交叉口规划科创中心,承载大学城的科创服务功能,成为大学城产业发展引擎和高校产业孵化的重要平台。科创基地则以各个高校为依托,以小型、多点布局的复合街区形式,为大学城的学校及科研机构搭建平台,为科研、创意、研发提供综合服务,形成科研带动产业发展的活力基地。以大学城副中心和南门历史街区为依托,打造两处服务业集聚核心,集聚不同类型的服务功能,成为片区服务业核心。大学城副中心重点发展商务办公、文化休闲、特色商街、商业综合体等现代化、集中式、高品质的服务业态。南门历史街区重点发展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滨水商业、旅游接待等精致化、特色化、个性化的服务业态。

    4融城区。高校以600—800米为辐射服务半径,将校区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商业街、体育设施、公园绿地进行共享、融合,形成活力城区;将高校功能中的科创、商业服务、公寓等功能进行街区化布局,打造开放式校园,由此塑造城校一体的空间格局。其中,校区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是承载学校基础教育职能的空间;社区作为学校科研与科创空间建设的主要拓展区域,在校区之外寻求全新的创新校园空间支撑;城区作为学校知识外溢的空间,让知识与创新突破校园围墙,形成圈层化的知识外溢模式。通过校区、园区、城区的层级体系,突破校园围墙的空间范围,突破校园学术的影响区域,实现在有限的校园空间中扩大校园。依托慢行道和林荫道,设计15km全域绿环游线、10km文化游线、6km活力跑步线等三条不同主题的特色游憩线,串联城市公园、文化景点、古城景点等多个景点,为大学城师生、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憩体验,提升城市活力,构建富有人文气息的特色游憩路线。

    5营特色。通过构建大学城绿环、设计特色城市天际线、塑造城市副中心,打造景观学街和林荫道网络等手段,提升城区空间品质、突出教育文化环境体验、营造大学城特色空间。

    曲江路作为横穿大学城的重要景观道路,串联多个校区和两个城市级公园,形成曲江路绿化林荫主题的特色廊道。以此为基础联系东西绿廊和古城水环,构建绿化景观为主、活力开放的大学城生态绿环。在绿环各段策划与周边功能匹配的主题公园,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绿色景观环境体验和多样的活动空间。

    构建大学城标识建筑高度体系,以科创大走廊界面和沿江界面为形象展示窗口,设计韵律起伏的城市天际线;结合文化公园和滨江界面,在大学城核心地段,塑造科创港、总部科创园、创业基地等功能聚集的荆州的副中心。

    总结国内外校门景观设计方案,利用“丁”字路口,采用景观对景的手法,突出大学校门或学校标志性建筑与城市道路的对景关系,形成荆州大学城的特色景观学街、特色风貌景观;以大学校门与城市道路的对景关系,塑造对景道路及校门道路为林荫道,并以此构建大学城内完整、连贯的林荫道网络,覆盖组团公共中心和各级各类公园绿地,连接社区绿道串联社区中心、邻里中心、学校等日常服务设施。深入城区的线性公共空间,耦合大学城蓝绿体系,融入学生市民日常生活,创造充满活力、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间。

    目前,《荆州科创大走廊(大学城)片区规划(送审稿)》已按城市规划编制要求编制完成,符合荆州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与正在编制的荆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根据《荆州市各级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现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