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 支撑体系渐成

日期:2006-11-14 来源:荆州日报
● 记者 江峡 通讯员 彭康 黄华

[新闻背景]自2000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以来,我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共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8个,其中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9个,覆盖城区人口60多万人,覆盖面达90%以上,为方便市民就医、降低医药费用发挥了较大作用。虽然近几年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但由于支撑体系不够健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在今年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关勇等10名市人大代表在《关于构建社区卫生服务支撑体系,加速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建议》中,提出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资金严重不足;服务机构尚未完全纳入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政府各部门多方联动机制没有认真落实;服务功能及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等方面。

如何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撑体系,加快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如下建议:市政府要列出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后的正常运转,不断发展壮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实力;劳动保障部门要考虑社区卫生服务医保定点问题,做到成熟一家、发展一家,不能因为怕麻烦就压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定点机构数;市政府要成立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健全考核机制,变单一部门考核为卫生、劳动、民政、街办等相关部门的联合考核,把奖励资金的分配与各项工作指标具体挂钩,激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从事预防保健等公益事务的积极性;要建立上下联动的双向转诊制度,真正做到大病到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分级医疗制度,降低医疗费用。

市卫生局在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转交的人大代表建议时,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指定了专人办理。针对关勇等代表提出的建议,该局先后制订并印发了《荆州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荆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实施细则》和《荆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考核评分细则》等文件,沙市、荆州两区也结合工作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理规章,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由试点探索阶段转入了制度化管理阶段。继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卫生局等9部门《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方案》,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任成员的荆州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发展社区卫生的目标任务,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后,市委、市政府又成立了荆州市中心城区社区建设协调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了市卫生局作为成员单位的职责,要求市卫生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快社区卫生发展步伐,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起步之初,主要是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逐步完善服务功能。目前,在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中,除预防工作还没有完全进入社区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都能提供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荆州、沙市两区共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8个,每个街道办事处都建有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3至5万社区居民,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1至2万居民。今年上半年,市卫生局督促荆州开发区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批准设置1个中心、2个站,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完成改造并投入营运,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资料表明,现在约有三分之二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过几年来的建设和发展,社区居民逐步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的方便和实惠,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得到了居民的认可。特别是通过开展“卫生四进社区”主题活动、对贫困居民实施医疗关怀和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定点等措施,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落实,扩大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社区卫生居民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度稳步增长,为保障居民健康、缓解居民看病难和看病贵发挥了积极作用。2002年和2003年,沙市、荆州两区分别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2005年沙市区被评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编辑点评]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深化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重头戏,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突破口。市卫生局在落实人大代表建议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工作的重要日程,为构建我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支撑体系、加速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社区卫生服务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经费投入不足、设备条件有限等,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想方设法予以解决。

                        (责任编辑:官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