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体制 扮靓城市

日期:2006-10-10 来源:荆州日报
[新闻背景] 在我市中心城区,广大市民对城市环境卫生、城市公共秩序等曾一度颇有微词。主要反映在: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小商小贩推车叫卖,随地经营屡禁不止;乱搭乱盖、乱贴乱画、乱扔乱倒时有发生;摩的、麻木横冲直撞,交通秩序十分混乱……如此不文明现象,不仅影响了城市形象,而且给投资环境、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今年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叶蓉、邹祖萍等10名市人大代表针对我市城市管理上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加强城市文明管理,增加荆州文化氛围的建议》。这些代表认为,近几年,由于我市花大力“招商引资”以发展工业经济,城市建设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管理水平并没有与城市发展同步,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他们建议市政府在抓好工业兴市的同时,要拿出一定的精力,从城市管理源头抓起,加大协调配合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让荆州城区的实际形象与市政府定位的荆州形象名副其实。李昌林等代表也在《关于进一步提高文明城市管理水平的建议》中,提出了我市城市形象欠佳及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他们希望有关职能部门改进工作作风,力争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工业兴市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作为代表市政府行使城市管理职责,负责全市城管工作的组织计划、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的部门,他们在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转交的上述人大代表建议时认识到,过去在城市管理中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关键还是管理体制上有些障碍因素,运行机制上存在严重缺失。如何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市城管办经请示市政府领导同意,今年出台了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明确了市城管委与荆州区、沙市区、荆州开发区,以及市建委、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市交通局、市文化局、市民政局、市环保局、市劳动局等9个职能部门的组织协作关系,划分了各自的职责,确立了强化管理的目标。

针对环境卫生过去多头清扫、相互扯皮、责任不落实的现象,市城管办协调环卫部门进行体制改革,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将以前“门前三包”由局包路、包段管理形式转变到向具有管理职能的单位实行招投标管理,对管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问题用经济手段检查督办,直至解聘管理队伍,着力解决了过去出钱不出力、管理流于形式的现象。现在各部门与路段管委会不仅有了联系制度、例会制度、周检制度、通报制度,而且还有了指标量化的《城区门前三包检查考核细则》,迅速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出资、市场运作、专业管理、产权单位参与的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市城管办坚持“重心下移、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城管工作原则,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为此,他们协调市城监支队将沙市大队、荆州大队分别下放到沙市区、荆州区,推进了城管体制改革。荆州区、沙市区和开发区管委会作为“以块为主”抓城市管理的责任主体,现在除市管的20条主干道外,其他区域的城市管理已一律由各区政府和开发区负责组织与落实。

今年全市城管工作会议结束后,荆州区围绕除癣、清障、拆违、保洁等整治重点,落实经费15万元,规定“四大家”领导到街道、路段、社区分片包干,一把手书记、区长每周上街检查督办一次,分管区长主要精力抓城管。4月份,该区先后4次组织机关干部、青年志愿者、学生上街除癣、打扫卫生、清洗交通护栏,共粉刷墙面3万平方米,铲除“牛皮癣”6万余条,清运垃圾150余车。同时还拆除了凤台路、人民路、陶家巷等处的违章搭建120余处、面积约2000平方米,取缔了318国道、草市马路市场、关帝庙劳务市场,对小北门转盘的机动车、板车、夜市及水果摊点占道进行了划线规范。

在今年开展的“万人洁城”活动中,沙市区组织82个社区、1.3万人纷纷走上街头,清除“牛皮癣”50多万条,清运垃圾500多吨。区政府还由区长挂帅,市城管办协调,市城监支队为主要执法力量,市规划局、市公安城管大队及供电、供水、供气、消防等部门共同参与,依法对肉联路、朝阳路、杨林堤以及凤台坊、惠工社区的违章建(构)筑物进行了拆除。

市建委以整治占道经营、拆除乱搭乱建、清除垃圾为重点,解决了一大批影响市容市貌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市城监支队共拆除违章建筑890多处、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市城管办还积极协调市公安、交通等部门,重点对影响“畅通工程”的马路市场、占道经营、“麻木”和“摩的”非法营运、板车三轮车乱停乱靠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确保了道路畅通、市容整洁。

为了搞好市、区联动,使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管理覆盖城区的所有区域,市城管办建立由执法人员包区、包街、包社区的岗位责任制,通过倡导城管进社区活动,既把城市管理的职责落实到了人,又将其工作职责、执法内容、管理层次和程序、联系电话以及办事时限等内容以公示牌的形式在社区进行了公示。今年,市、区两级相关职能部门还结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一方面对执法人员进行文明执法教育,一方面在广大市民中推行《荆州市市民“六不”行为规范》,并借助新闻媒体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公开曝光,以不断提升文明城市管理水平。

[编辑点评] 市城管办在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转交的人大代表建议时,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管理工作全局,大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改变了过去城市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相互扯皮、流于形式的现象。

我市城市文明管理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得益于理顺城管体制、完善运作机制。过去城管中为什么出现这样或那样一些矛盾和问题,其症结点正在于市、区两级条块不分、职责不明,横不到边,纵不到底。现在由于实行“重心下移、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城管原则,不仅理顺了市、区两级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而且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最终形成了众志成城、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金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