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日期:2004-09-25 来源:荆州日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加快,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立足创新,才能得到不断发展。近年来,荆州市人大工作在社会上影响越来越大、信任度越来越高,关键在于我们加强工作创新,正确行使“三权”,增强了工作活力,提高了工作水平。

一、创新工作制度,提高履职水平

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在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探索人大工作规律、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修改和完善了15项工作制度和办法。其中,有8项是最近两年出台的。制度创新为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创新监督制度。比较有特色的有审议市“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表决办法、与一府两院的工作联系制度等办法和制度。如《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议市“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表决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市“一府两院”向常委会报告工作必须认真负责,全面真实;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报告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工作报告必须经常委会组成人员表决,过半数同意方能通过。此办法实施后,市“一府两院”在起草工作报告时,就比过去更认真、更慎重。有的副市长还亲自参加起草和修改报告。今年4月,常委会拟将《土地承包法》实施情况列入审议议题。市政府考虑到时机不成熟,怕报告通不过,造成工作被动,专门向市人大常委会写了报告,要求延期审议。与市“一府两院”工作联系会议制度规定,在每次常委会会议结束之后,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要与“一府两院”负责人举行一次联系会议,面对面地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协调工作,使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及审议意见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落实。《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监督办法》出台后,各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根据职责制定了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加大了对违法单位和个人的追究力度。
二是创新人事任免和任后监督机制。修订和完善了人事任免办法。该办法对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的范围和程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将拟任人员必须进行法律知识考试、任前考核、资格审查、任前公示和供职发言等制度写入该办法,使常委会的人事任免工作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在干部任后监督中,述职评议已经形成制度,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对“一府两院”负责人进行评议。在述职评议中,认真查找问题,督促进行整改。人事任免和监督走上了程序严谨、监督有力轨道。

二、探索代表工作新途径,有效发挥代表作用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做好代表工作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基础。近年来,荆州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代表工作创新的途径,坚持以提高代表素质、认真组织和服务代表履行职务为重点,狠抓了代表作用的发挥。
一是创新代表活动方式。在建立和完善五级人大代表分级联系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代表小组的作用,近两年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各代表小组开展学习、视察和扶贫帮困送温暖等活动80多次。基层代表实行述职、公示、承诺制的经验被人民日报刊登,人民日报还为此发了短评。人大代表以明察与暗访结合的的方式对生猪屠宰、食品卫生和网吧管理进行了视察。去年组织130多名、今年组织全体市人大代表对市直50多个部门或单位进行了评议,评议结果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在社会上反响较大。
二是创新走访代表月活动内容。近年来,坚持将每年的八月或九月定为联系代表月,由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带队,分赴基层联系走访市人大代表。走访活动中,除看望代表、帮助解决代表生活困难的同时,更注重于倾听代表建议和意见。各走访小组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要求,深入到工厂、农村、学校、街道,广泛收集人大代表的意见,每年都收集代表建议、意见百余条。这些建议和意见由人大常委会归纳整理后交市“一府两院”办理,并要求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人大代表。走访代表活动成为代表建言的重要渠道。
三是创新代表培训工作。人大代表能否忠实履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表素质的高低。市人大常委会注重代表的培训工作,以分散培训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了代表培训工作。为每个代表订阅了相关资料,代表小组组织人大代表组织不定期的学习培训活动。在去年和今年的人代会期间,专门安排半天时间请省内知名专家给全体代表进行了《宪法》、《代表法》的讲座。
四是创新代表议案办理工作。近年来,荆州市人大常委会本着突出中心、关注民生、抓住热点、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办理单位负责人与代表见面的办法办理议案,改变过去的“文来文往”为现在的“人来人往”,当面征求代表对议案办理的意见,加大了对代表提出的意见、批评和建议的督办力度,每年议案、建议的办结率和与代表的见面率均达100%。

三、拓宽宣传工作渠道,扩大人大工作影响

近年来,荆州市在完善宣传制度、改进“三会”报道的同时,努力拓宽宣传渠道,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切实提高宣传实效。
一是打造新的人大工作宣传平台。去年8月和今年3月,分别在《荆州纵横》杂志和《荆州日报》上开办了 “民主与法制”和 “人大工作”专栏。去年在人代会和县级人大换届选举期间,先后在广播、电视、报纸上开设了“新时期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等专栏。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宣传人大工作,今年正在对《荆州人大网》进行全面改版,改版后的《荆州人大网》将成为宣传人大制度的另一个重要阵地。
二是丰富人大工作宣传形式。去年,荆州市采取在《荆州日报》上登载试题的办法,开展人大知识竞赛,此次竞赛不仅有许多机关干部和人大代表参赛,而且有许多市民自觉参赛。这次活动的消息经中国人大新闻网站和《楚天主人》登载后,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先后有张家港、海口、菏泽、阜新等市的人大常委会向我们咨询有关情况。今年是人民代表大会成立50周年,荆州市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采取拍摄电视专题片、举办知识竞赛、制作纪念画册、召开音乐招待会和邀请国内知名人士讲授人大制度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工作在围绕中心、张扬法制、关注民生、突出代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突出以人为本,创新人大信访工作

人大信访部门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密切联系群众的渠道和桥梁,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搞好人大信访工作既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有效途径, 也是实施监督、履行人大职责的重要环节。两年来,荆州市共受理群众来信500件次,接待来访1200批次。在信访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深深地认识到人大信访工作是“形势所需、职责所在、感情所系”,把人大信访工作与人大其他工作摆在同等位置,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突出以人为本的创新思想,始终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和排忧解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修订、完善人大信访工作办法,创新工作机制。在征求多方意见、广泛调查研究后,形成了《荆州市人大信访工作办法(草案)》,并先后提交市人大信访工作会议、主任会议反复讨论、修改。最后提请市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29次会议一审、再审,于今年6月18日通过。新通过的信访办法对信访办理时间要求更加严格,规定的信访办理形式更加丰富,人性化色彩更加浓厚,对信访工作者的奖惩更加明确,并对建立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纵横贯通的信访网络提出了要求。
二是创新信访工作途径。当前,信访工作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在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上予以创新。在前几年运用特定问题调查、召开信访案件专题会处理信访案件的基础上,探索运用了信访听证会的形式。去年9月,对一个上访达8年之久的信访案件,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召开了听证会,有关方面负责人面对面地解答了上访人的疑问,基本解决了这一久诉不息的上访问题。

五、改进调研方法,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调研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履职的一项基础工作。近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改进调研方式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
一是围绕常委会工作要点和建议议题开展事前调研。近两年来,常委会每审议一项工作报告,都事先相应组织调研,并形成调查报告。同时,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广泛了解人民群众对有关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认真做好审议发言的准备。由于情况来自基层,建议源于群众,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报告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效地提高了常委会的审议质量。
二是围绕全市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先后针对工业兴市、抗灾救灾、农业执法、生态环境保护、土地承包以及义务教育等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了10多次专题调研,形成了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如,关于农业执法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整治洪湖、长湖生态环境的调研报告分别被《法制日报》、《荆州纵横》杂志刊登。尤其是去年初,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工业兴市”开展的加大经济环境整治、招商引资、引智、工业经济运行、国税税收征管等系列调研活动,既为常委会行使职权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又为市委、市政府推进“工业兴市”战略提供了参考意见。
三是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跟踪调研。对于安全生产、食品卫生、网吧管理、义务教育、血吸虫病防治、农民增产增收等群众反映多、意见大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先后进行了多次的调研,为常委会加强监督和跟踪督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在食品卫生安全和网吧整治方面,组织人大代表以明察与暗访结合开展多次跟踪调研,摸清了食品卫生安全与网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市政府加大了整治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创新地方人大工作,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明确创新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历史时期,这给人大工作既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又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内容和创新空间。创新人大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使创新工作为建设民主与法制社会服务。
二是确定创新重点。人大工作创新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职权,要着重在履行“三权”、发挥代表作用、宣传报道和人大自身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三是讲求创新方法。要创新人大工作,必须团结和依靠群众,深入实际,讲求实效,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融入到创新工作实践中去。
四是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几十年来,地方人大积极探索,创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必须加以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探索人大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机制,使人大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展现出无比旺盛的生机和更加强大的活力。

(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