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日期:2014-08-26 来源:未知

关于荆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1年8月29日在荆州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

荆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肖夕映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会报告全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以跨越发展为目标,以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为抓手,积极克服持续干旱和银根紧缩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产业协调发展、质量效益提升、结构调整加快、民生不断改善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39.8亿元,占年计划的46.5%,同比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0.7亿元,占年计划的49.4%,同比增长41.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3亿元,占年计划的77.9%,同比增长3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8亿元,占年计划的50.7%,同比增长17.1%;外贸出口额3.7亿美元,占年计划的56.2%,同比增长42%;实际利用外资3459万美元,占年计划的53.7%,同比增长4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6%,同比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0元,同比增加942元,增长13.7%;农民人均现金总收入3343元,同比增加632元,增长23.3%。全市主要经济指标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外,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一)农业经济平稳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今年虽然遭受70年一遇的春夏连旱,但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春播生产有序展开。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0.7亿元,增长2%。一是夏粮夏油喜获丰收。全市收获夏粮192.2万亩、增9.05万亩,总产8.4亿斤、增0.3亿斤;油菜籽371.3万亩、增6.75万亩,总产1081万担、增19.7万担,已连续三年突破千万担。二是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畜禽养殖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加快发展,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养殖户7884户,增813户;出笼肉鸡2000只以上的规模户1149户,增124户。上半年,生猪出栏195.7万头,同比增长0.5%;家禽出笼2561万只,同比增长2.9%。三是水产生产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33.4万吨,同比减0.6万吨,水产养殖面积220万亩,增12万亩,新增小龙虾野生寄养20万亩。四是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受本地务工收入增加、外出打工工资提高及农产品价格上涨等影响,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总收入3343元,同比增加632元,增长23.3%,增幅居全省第二,创建市以来的最高增速。

(二)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企业效益不断提高。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554.7亿元,同比增长41.1%;增加值156.7亿元,同比增长23.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用电23.7亿度,同比增长11.5%。一是企业效益不断增长。上半年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80.4亿元,同比增长43.2%;利润总额17.1亿元,同比增长26.7%;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5.5,同比上升33.2。二是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市52家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4.6亿元,同比增长26.4%,有14家企业的增幅超过50%,其中美的工业园生产冰箱、冷柜219万台,销售收入突破20个亿,超去年全年水平。三是成长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76家,达到670家。

(三)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后劲得到增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0.7亿元,增长41.4%,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一是民间投资大幅提高。民间投资已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军,上半年完成278.4亿元,同比增长48.1%,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的6.7个百分点,占比提高到75.1%。二是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快。全市工业完成投资204.6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92.5亿元,同比增长44.5%,尤其是食品、造纸及纸制品、建材等行业增幅更猛,分别达到60.9%、90.1%和98.8%。三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平稳。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出台差别化信贷、限购等政策措施,影响我市房地产业的投资势头,上半年完成投资23.5亿元,同比增长28.5%,增速回落16.4个百分点。四是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市级重点调度50个项目,开工 41项,其中锦辉硅能电池、湖北(深圳)电子工业园、洪城大型系列球阀生产线技改、大明水产科技园、中粮油料蛋白生产、垄上行产业园、洪湖岸边是家乡、引江济汉荆州段、盐卡三期、车阳河码头等22个重点项目,已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五成以上。

(四)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出口形势好于去年。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9亿元,同比增长17.1%。城镇市场的增幅高于农村市场8.5个百分点。旅游经济实现较快发展。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579.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4亿元,分别增长26%和30%。出口形势好于去年。上半年外贸出口额完成3.7亿美元,同比增长42%,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5.7个百分点,总量位居全省第三。上半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0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3.3%。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家,实际利用外资3459万美元、同比增长47%,增幅居全省前列,为近十年的最好水平。

(五)财政收入快速增长,金融运行保持平稳。随着国有土地出让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纳入预算管理,全市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财政收入51.08亿元,同比增加13.63亿元,增长36.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4.29亿元,同比增加9.71亿元,增长34.9%;全市实现税收收入34.69亿元,同比增长23.8%。金融运行总体平稳。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为1178.3亿元和511.2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41.2亿元和63.8亿元。在新增贷款中短期贷款24.4亿元,中长期贷款37.2亿元,新增贷款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

(六)节能减排力度加大,重点企业节能明显。省政府考核认定,我市“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1.93%,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降幅居全省第五。今年上半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2.96%。一是高耗能行业节能效果明显。全市106家高耗能企业的能耗总量首次同比下降0.23%,其中化工、造纸、水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能耗总量下降20.8%。二是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大幅增长。全市11家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上半年累计发电444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2.43%。全市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由去年同期的3.0%上升到5.3%。三是争取循环经济项目资金成效明显。上半年,共向上争取循环经济项目19个,到位国省资金1.56亿元,居全省前列。

(七)“四城同创”稳步实施,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坚持以“四城同创”为抓手,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环境质量和风貌特色建设。一是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即将授牌。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城市环境优化、民生改善和文明细胞创建的“四大工程”,4月份通过省评审团验收,省级文明城市即将授牌,实现了首战首胜。二是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渐入佳境。投入园林绿化建设资金2.96亿元,集中开展公园环境综合整治,推进16个绿化景观带重点工程建设。中心城区建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39.8%、35.1%和9.5平方米,均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三是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稳步推进。对39个社区开展综合整治,完成拆违面积16万平方米,改造升级道路6万平方米,新建绿地19万平方米。积极开展荆江大堤城区段综合整治和城区交通秩序、集贸市场等专项整治,着力解决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问题。

(八)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民生改善不断进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7332人,完成年计划的68%;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353人,完成年计划的69%;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7625人,完成年计划的64%;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724人,完成年计划的93%,帮助2079人实现创业并带动8491人就业再就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304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市参加社会保险374.1万人次,征收社会保险费16.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3%。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快速发展。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为重点的各项医改任务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参加新农合418.8万人,参合率99.4%,城镇居民和新农合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70%以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加大。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2.5%、14.4%和30.4%。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全年预期

总体来看,当前经济运行基本态势良好,跨越发展的态势正在形成,但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宏观政策依然趋紧,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财务、人力、物流成本增加带来的压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供应偏紧带来的压力,多种压力叠加,致使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加大。从5月份开始,汽车零部件企业受日本地震等因素的影响,订单减少,产量下降,出现亏损;纺织行业受棉价市场预期的影响,企业订单急剧减少,库存积压大幅攀升。

二是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压力增大。全市50个重点项目,仍有9个项目未开工,部分在建项目开工不足、进展缓慢。特别是荆岳铁路、荆沙铁路改扩建、洪监高速、江南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和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文博园区、关公文化园等文化旅游项目,因前期工作、征地拆迁和资金筹措不到位,上半年未动工建设。

三是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影响较大。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6%,6月份更是创下近35个月的新高,达到6.6%。物价持续上涨,对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

四是农业增产增收潜在风险较大。今年以来,我市遭受了7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种植业受灾482.9万亩,绝收37万亩;水产业受灾147万亩,成鱼、鱼苗损失分别达8.6万吨和2.1万吨,灾害影响不可低估。同时,以农药、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普遍上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农产品价格利好和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仍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很多。从全球看,近期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欧美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阴云压顶,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影响到新经济体的发展。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宏观调控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为下半年经济平稳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通涨压力较大,房地产调控不断深入,人民币加速升值,对微观经济带来不利影响;货币政策收紧的趋势对扩大内需、增加投资造成制约。从我市看,既面临要素制约、环境容量和节能减排、宏观调控紧缩等方面的挑战,也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快荆州振兴已上升为省级层面战略,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晋级为国家级,将为我市争取更多的要素支持提供有利条件;荆州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正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加快荆州振兴正当其时;有市委的正确决策,换届之年更能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预计全年主要经济指标,除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难度较大外,均可完成或超额完成。

三、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胡总书记视察湖北和纪念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省、市一系列战略决策,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的步伐,加大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经济总量,稳定物价水平,努力改善民生,确保年度计划目标任务全面顺利实现。

(一)以实施“壮腰工程”为总抓手,加快荆州振兴的步伐。顺应发展潮流,回应人民期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把加快荆州振兴写在“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全力争取省委、省政府尽快出台《关于加快荆州振兴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加快荆州振兴的战略定位;全力争取省政府批复《加快荆州振兴总体规划》,进一步细化加快荆州振兴的主要内涵;全力争取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加快荆州振兴总体规划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清晰项目推进和政策落实的责任主体;全力营造加快荆州振兴的氛围,将加快荆州振兴的战略决策转化为660万荆州人民的实际行动,奋力实现“两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大跨越”的奋斗目标。

(二)以加快项目建设为抓手,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努力保持投资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争取亿钧玻璃扩能、沙市钢管厂生产线改造、雨润200万头生猪加工、丽源科技染料复配、凯乐科技射频同轴缆扩建、两湖绿谷物流园二期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全力确保上海飞和、美的荆州工业园、四机厂钻采装备制造、福娃鱼米复合食品等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全力推进荆岳铁路、荆沙铁路扩能改造、洪监高速、江南高速、文博园区等重点项目尽快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对尚未开工的重点项目倒排工期,加大前期工作力度,狠抓土地、环评、规划等相关配套措施,争取尽早开工建设。二是积极做好项目储备。特别要围绕“十二五”发展重点,充实完善项目库,储备一批带动作用强、辐射范围大、发展后劲足的重大项目,增强投资后劲。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产业招商和以商引商,力争引进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引进一批配套企业形成一个产业集群,促进已落户企业扩大规模新上项目,带动关联企业落户荆州。

(三)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工业快速增长。一是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抓住荆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晋级为国家级的机遇,全面谋划开发区的功能转型、产业升级,全方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努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将开发区打造成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加快县市区开发(园)区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基础设施环境。二是着力抓好产业集聚。加快实施“223”产业计划,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化工、装备制造、轻工建材、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印染服装、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点扶持锦辉、美的、恒隆、四机、沙隆达、楚源、白云边、新生源、宏凯、福娃、洪湖浪米业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排头兵”。三是着力服务企业发展。做好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跟踪调度和运行调节,加强对生产要素的供需衔接,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去库存等实际困难。集中精力解决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加强政府与金融部门的衔接协调,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两项资金”占用过高、流动资金短缺的难题。

(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抓手,全力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一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加强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和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加,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二是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抢抓水利发展改革的机遇,突出抓好荆南四河堤防整治、四湖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着力抓好“小农水”建设工程,解决末端渠系“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大中小型水利设施的有机衔接,提高灌溉和排涝效率。认真抓好农村安全饮水、中小河流治理等项目建设。三是扎实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抓好10大加工园区建设,力争新增1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和1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力办好第二届中国荆州淡水渔业博览会和“洪湖渔家”生态鱼(香港)大型推介活动,进一步提高荆州水产品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扎实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五大工程”(推进工程、示范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品牌工程、培训工程),确保全年农民专业合作社1350家以上。

(五)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抓手,加快壮大第三产业。一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抢抓部省共建南方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和荆州古城景区、洪湖岸边是家乡-石首天鹅洲景区纳入鄂西圈十大景区的机遇,加快推进纪南城遗址公园、关公文化园、熊家冢遗址博物馆、市文保中心和松滋洈水风景区等建设。认真组织中国大遗址保护高峰论坛和旅游专场推介会,促进荆州文化元素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二是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进一步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推进核心商圈建设,加快建设商业综合体和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网络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培育商业新亮点。扎实开展国家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大力推进沙市区创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区。三是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发展咨询、中介、评估、鉴定、担保代理等新兴服务业,完善金融保险、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业,形成覆盖城乡的现代服务业网络。

(六)以推进“四城同创” 为抓手,加快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重点抓好100个单位庭院绿化、100个居住区绿化,真正让社区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大力抓好高速公路荆州(中)出口片区、环荆州古城片区、环中山公园片区和连接三个片区的江津路、荆沙路沿线绿化,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检查验收。同时,以“四城同创”为抓手,加大城建投入,加快推进沙北新区、开发区综合服务区、火车站片区、李埠港区和海子湖片区等五大片区的整片开发,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七)以深化改革开放为抓手,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医改五项重点工作,认真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县级医院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二是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加强后备上市企业培育力度,着力抓好两湖绿谷、菲利华上市工作,力争年底通过证监会的审核;抓好城投公司债券发行,提高城市建设融资能力。三是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打造透明、高效、亲民、廉洁的政府。进一步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引导市场主体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推进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四是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进一步加强与长江沿岸城市的合作和交流。继续努力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八)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抓手,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供应;加大物价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加强宣传引导,稳定通胀预期。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认真落实住房保障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项目落地开工,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住房保障年度任务,全市改造2919户农村危房,中心城区建设400套廉租房。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抓紧第十四届省运会筹备工作。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社会组织服务、社会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监管等体系,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矛盾纠纷排查、社会风险评估、网络舆情引导等机制,努力营造安全有序、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环境。全面完成今年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开放的姿态投身到加快荆州振兴的大潮中,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各项计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