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日期:2014-08-26 来源:未知

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2月16日荆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

目录

第一篇发展背景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第二章“十二五”迈入跨越发展的黄金期

第二篇发展思路

第三章指导思想

第四章基本原则

第五章发展目标

第六章空间布局

第三篇培育大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第七章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第八章强力发展服务业

第九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稳步发展建筑业

第四篇构筑大交通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第十二章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第十三章强化水利基础设施

第十四章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第十五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五篇建设大城市不断优化城乡布局

第十六章构建荆州特色的城镇化体系

第十七章加快建设江汉平原中心城市

第十八章重点发展中等城市

第十九章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第二十章促进宜荆荆城市群建设

第二十一章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二十二章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六篇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快建设“文化荆州”

第二十三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二十四章发展文化产业

第二十五章保护文化遗产

第二十六章加快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中心

第七篇推进人水和谐城市建设加快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第二十七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二十八章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第二十九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第三十章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十一章加强资源管理

第八篇增强发展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第三十二章增强创新能力

第三十三章加快教育发展

第三十四章建设人才强市

第九篇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十五章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第三十六章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第三十七章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第三十八章推进卫生事业发展

第十篇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与动力

第三十九章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第四十章继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第四十一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第四十二章加强开发区建设

第四十三章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

第十一篇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全面建设和谐荆州

第四十四章推行新型社区建设

第四十五章完善公共安全保障

第四十六章建设人口均衡社会

第四十七章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第四十八章推进文明诚信建设

第四十九章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第五十章健全社会应急管理

第十二篇强化规划保障完善实施机制

第五十一章优化发展环境

第五十二章加强宏观调控

第五十三章实施重大项目

第五十四章完善实施机制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荆州发挥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期;是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科学发展的攻坚期;是着力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奋力实现赶超目标的黄金期。根据《中共荆州市委关于制定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荆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荆州市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发展背景

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也是荆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动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人文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两个转变”的目标,强力推进“工业兴市”战略,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走出低谷到奋力爬坡、步入快车道的的跨越。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达到837.1亿元,高出规划目标2.1个百分点,创建市以来最好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0%,五年累计完成1688亿元,是“十五”的3.3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12.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7.6亿元,增加1.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221.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71.1亿元,年均增长18.9%。

图1生产总值平稳快速增长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由2005年的31.6%提高到2010年的38.9%,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以上,比“十五”高10多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572家增加到2010年的1225家,新增653家。农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粮食持续增产,养殖业产值超过种植业,渔业提前一年全面实现“211”发展目标,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1%,高出规划目标2.6个百分点。城乡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商贸业态水平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值年均增长11.1%,比“十五”高1.3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打开新局面。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打开了新局面。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市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利用埠外资金812.8亿元,是“十五”的近5倍;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约4.9亿美元;口岸建设成就显著,五年累计实现外贸出口24.3亿美元,是“十五”的3.3倍。

——重大项目实现新突破。抢抓国家扩内需政策机遇,推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快速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环境得到改善。交通,荆东高速、随岳高速、东荆河大桥、荆岳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一横两纵”高速公路主骨架形成,汉宜铁路开工建设实现了荆州城区铁路百年梦想。水利,五年完成投资39.03亿元,建设堤防486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3万亩,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175.3万人。能源,国电长源荆州热电、监利生物质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城乡电网建设得到加强。信息,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光纤到户”和“三网融合”进展顺利。“十一五”期间,累计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970个,共完成投资1230亿元,占城镇以上投资的86.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10个,共完成投资566亿元,占城镇以上投资的39.4%。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城市骨架不断拓宽,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十一五”,中心城区共投入城建资金24.3亿,顺利跨入省级卫生城市行列。县市城区规模拓展,管理水平提高,继松滋、石首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后,洪湖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称号。仙洪试验区荆州片区在交通、水利、血防、村庄环境整治及高产农田、特色板块建设等方面成效明显,乡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5%。

——社会事业获得新进步。积极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文化、教育、广播影视、体育、计生等事业进一步繁荣。荆州电视台《垄上行》被评为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的60个广播电视栏目,有线电视整体转换和进村入户进展加快;市图书馆通过国家一级图书馆评估验收;成功举办市第四届运动会,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强化计生管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五年获得省政府表彰;义务教育日趋均衡,高中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教育渐趋合理,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大力推进,“10.24”全国见义勇为英雄集体感动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新发展。认真执行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监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得到加强。“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以上,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减排任务,化学需氧量减排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近一倍。认真清理和规范建设用地,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65万公顷以上。实施中心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完成荆沙河、护城河、荆襄河清淤疏通,绿化亮化,人水和谐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改善民生有了新提升。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08元、年均增长1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53元、年均增长15.7%,分别超规划目标4.7和9.7 个百分点。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增就业稳定增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卫生改革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图2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

表1

“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指标单 位2010年规划值规划年均增长(%)2010年完成值实际年均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亿元63310837.112.2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1393.5231.16.1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22712.8325.318.0

其中:工业增加值亿元19513293.319.5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26712280.711.1

三次产业比例22∶35.8∶42.227.6∶38.9∶33.5

人均生产总值元96649.41473411.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67(986)18

601(1688)40.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0813471.118.9

出口总额万美元48272155740018.7

利用外资万美元

13878(53500)15

超额年度目标完成五年目标

财政收入亿元37.5973.724.7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7.8827.617.9

城镇登记失业率%4.54.5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37.5)(44.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5102.4

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50)(65)

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99.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189381470812.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41596645315.7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100100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9595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65.2865.23

森林覆盖率%1616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092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5085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070

城镇化率%4245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1.05-4.41.04(-20.6%)

总人口万人6550.408662

注:带( )的为5年累计数

第二章“十二五”迈入跨越发展的黄金期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国家宏观政策措施作用下,荆州经济向好的基础得到巩固和发展,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势头日趋强劲。同时,荆州发展又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宏观环境有利于荆州跨越发展。

——实现跨越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向前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变化,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荆州将面临九个重大机遇,国家实施内需拉动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宜荆荆城市群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国家文物局与省政府共建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等。抢抓这些重大机遇,将更加有力地推进荆州跨越发展。

——实现跨越发展具备良好基础。过去的五年,荆州“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积蓄了能量,增强了后劲,形成了新的优势,汉宜铁路开工建设、荆岳铁路即将开工、锦辉富钾卤水开发等重大项目在荆州落户,荆州在激烈竞争中创造了发展优势,在抢抓机遇中积累了发展后劲,在改革开放中改善了发展环境,为“十二五”推进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现跨越发展进入关键五年。“十二五”时期,荆州将进入工业化发展的加速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期、统筹城乡发展的互动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期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期。在这个发展的黄金期,将是荆州发展的“分水岭”,是荆州追赶先进、缩小差距、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

——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应对挑战。发展不够仍然是荆州的最大实际,经济总量不大、经济结构不优、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推进城镇化及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各种社会矛盾仍比较突出,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消除,环境容量、土地和人才的制约也愈来愈重。同时,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外宏观环境复杂,经济发展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对荆州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深刻影响;沿海发达地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竞争压力前所未有。荆州推进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二篇发展思路

第三章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更加重视结构调整,更加重视改善民生,更加重视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和谐荆州,推进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荆州打造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的“钢腰”、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和长江沿岸经济重镇,为荆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章基本原则

推进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是解决荆州所有问题的关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荆州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既坚持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又坚持发展中促转变,转变中谋发展。“十二五”时期,荆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突出以下原则:

——坚持跨越发展。将跨越发展作为荆州“十二五”发展的首要目标。推进荆州跨越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的根本体现,是顺应荆州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只有实现跨越发展,荆州才能追赶先进、缩小差距、实现超越。

——坚持转型发展。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荆州“十二五”发展的主攻方向。紧紧围绕扩内需谋发展,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服务业。努力在调整中加快、在加快中调整,实现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优化结构与加速发展有机统一。

——坚持改革开放。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荆州“十二五”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不断解放思想,坚决转变一切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破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将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荆州“十二五”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经济发展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根本动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现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坚持协调发展。将协调发展作为荆州“十二五”发展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三次产业的关系,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城乡良性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加社会发展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两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将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荆州“十二五”发展的战略重点。用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坚定不移地走荆州特色“人水和谐”路子,加强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强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建设人水和谐城市,推动新型城镇化。

——坚持和谐稳定。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荆州“十二五”发展的前提基础。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紧紧抓住利益调节这个关键,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大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根基。

——坚持共建共享。将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荆州“十二五”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全力保障人民群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第五章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将荆州建设成为“四区一枢纽”,即中部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区、现代制造业密集区、综合商贸物流区、文物保护及文化旅游示范区、区域性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个时期,荆州发展的重点:开发富钾卤水资源,建设化工新城,打造“中国钾都”,推进工业强市;开发荆楚文化资源,建设旅游新城,打造 “文化楚都”,推进文化旅游强市;充分发挥水资源优势,发展现代渔业,打造“淡水渔都”,推进农业强市。

“十二五”时期,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力争发展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发展目标是:

——经济发展明显加速。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力争经济发展提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2015年达到1600亿元,力争20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超过50亿元,力争7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5%以上,超过8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五年累计超过5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达到1080亿元;外贸出口额年均增长20%,超过14亿美元。使“十二五”成为荆州建市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协调,由2010年的27.6∶38.9∶33.5调整为2015年的20∶46∶3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提高到3%以上;旅游业总收入由51.7亿元提高到200亿元;服务业就业人口占全社会的比重由37%提高到40%左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提高到12%;研究与试验经费开支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提高到1.5%。使“十二五”成为荆州经济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

——城镇化程度明显提高。城乡统筹发展协调性提高,中心城区对全市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镇村经济逐步活跃,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2015年提高到50%。使“十二五”成为荆州城镇化显著提升的黄金时期。

——生态文明建设明显加快。“十二五”期间,人水和谐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资源消耗得到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废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初步确定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平下降16%、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7%,全面完成省里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减排任务,森林覆盖率由16%提高到18%。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65.15万公顷以上。使“十二五”成为荆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时期。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明显扩大,贫困人口减少一半。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7100元和11900元,年均增长13%以上。使“十二五”成为荆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时期。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十二五”期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各类教育健康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5%;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总人口(户籍人口)保持在682万人以内。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5%以内,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40万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由80万人提高到95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分别达到95%、90%和98%。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康体质明显提升,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使“十二五”成为和谐荆州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

——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显著提高;开放合作程度进一步扩大,经济外向度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水平显著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加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机制更加完善,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明显加强。使“十二五”成为荆州体制机制创新的突破期。

表2

“十二五”荆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类别指标单位2010年完成值规划年均增速(%)2015年规划值指标属性

经济发展

生产总值亿元837.113以上1600预期性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27.6:38.9∶33.520∶46:34预期性

服务业就业比重%3740预期性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27.613以上50预期性

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264.425以上800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60120以上(5000)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471.1181080预期性

外贸出口额亿美元5.742014预期性

城镇化率%4550预期性

科技教育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612预期性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98约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095预期性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9.511预期性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11.5预期性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0.10.3预期性

资源环境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65.2365.15约束性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450.50预期性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115(-20)92约束性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3.5(+0.5)4约束性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1.04(-16)0.874约束性

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17)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化学需氧量万吨16.4(-7)15.25

氨氮万吨1.14(-6)1.07

二氧化硫万吨3.99(-3.5)3.85

氮氧化物万吨2.06(-3)1.99约束性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1618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0.120.18约束性

类别指标单位2010年完成值规划年均增速(%)2015年规划值指标属性

人民生活

总人口万人6620.6以内682约束性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套2320(33600)约束性

旅游总收入亿元51.730以上200预期性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3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4.54.5以内预期性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8.3(40)预期性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8095约束性

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8295约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470813以上27100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645313以上11900预期性

注:带( )的为5年累计数,三项医疗保险指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专栏2—1:指标属性

“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凝聚全市人民意愿的战略意图,体现十七大提出的发展新要求,体现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

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望的发展方向,主要靠市场主体自主行为来实现,政府主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力度,综合运用经济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实现的目标;

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全市战略意图的指标,是市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县(市、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主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的目标。

第六章空间布局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精神,调整优化市域空间格局,实现空间集约与协调发展。按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全市推进形成国土空间主体功能更加突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更加协调、空间布局更加清晰的新格局。

——重点开发区域。重点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成为全市重要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区、全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荆州区、沙市区和江陵县,及松滋、公安、石首、监利和洪湖的县市城区部分。

——农产品主产区。以发展农业为主要任务,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安全保障区,国家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湿地生态保护区,全省湿地保护示范区。包括松滋、公安、石首、监利、洪湖的县市城区以外部分。

——禁止开发区域。为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点地区、点状分布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多样性和珍贵动植物基因保护地、调节洪峰及维护大江大河安全的保护屏障。包括全市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蓄滞洪区等。

专栏2—2:主体功能区功能定位

(1)重点开发区域: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化工、装备制造、轻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和服务业(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业、金融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提高现有空间的利用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增强集聚人口的能力,承接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

(2)农产品主产区: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布局结构,改善生产条件,提升产业化水平,突出发展粮、棉、油、水产、畜牧、瓜果菜、林木等七大优势产业,增强竞争力。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占用的空间,原则上不再新建工业园区。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3)禁止开发区域: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格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零排放”,提高环境质量,其中自然保护区有国家级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长江天鹅洲豚类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长江新螺段白暨豚自然保护区、省级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有省级洈水风景区、省级黄山头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有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洈水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黄山头森林公园、省级南岳山森林公园;蓄滞洪区有洪湖分蓄洪区、荆江分洪区、涴市扩大分洪区、虎西预备分洪区、上人民大垸分洪区、下人民大垸分洪区。

第三篇培育大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优势农业为支撑、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推进荆州跨越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第七章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荆州工业化的后发优势,着力实施“223”产业发展计划,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轻工建材、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印染服装、电子信息五大主导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术改造,提升装备水平,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构建以七大产业为支撑,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关联紧密的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十二五”期间,工业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00家左右,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超过800亿,销售收入2500亿元以上。

专栏3—1:“223”产业发展计划

“十二五”时期,努力将农产品加工、化工培育为两个千亿产业;装备制造、轻工培育为两个500亿产业;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印染服装、电子信息培育为三个200亿产业。

——农产品加工业。立足本地资源,积极引进和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产品档次,培育品牌、壮大规模、形成特色。到2015年,基本构建粮食、油料、棉花、水产品、畜禽、林产品和果蔬等七大加工产业体系,把监利县、洪湖市、石首市、荆州区、松滋市、公安县打造成百亿加工大县,将荆州建设成为全省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8∶1。

专栏3—2:七大加工产业体系

(1)以福娃集团、洪湖浪米业、白云边股份为主,形成米面、米果(营养粥)、饮料、酿酒、饲料为重点的粮食加工产业体系;

(2)以永康生物、宏凯工贸、中粮油脂、监利家意为主,形成压榨、精炼、饼粕、生物能源的油脂加工产业体系;

(3)以奥达、乾盛、越美、金安、玉沙为主,形成“棉纺—织布—印染—服装”的棉花加工产业体系;

(4)以大明、中科农业、德炎、五湖为主,形成分割、冰温保鲜、鱼糜、鱼糜制品、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水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5)以联润食品、离湖禽蛋、双港畜禽为主,形成屠宰、分割、冷鲜、熟食等一条龙的畜禽加工产业体系;

(6)以拍马纸业、石首吉象、森鑫人造板、东森木业为主,形成“林木板——家具——纸制品——副产品综合利用”的林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7)以草本公房陈李济植物饮料、湖北望春花果汁、荆州新力大风车食品为主,形成清洗、外包、果汁为主的果蔬加工产业体系。

——化工产业。进一步发挥荆州长江岸线资源的优势,推进化工产业向沿江布局,依托江陵石化码头,引导中心城区化工产业逐步向东转移,减少城区环保压力。大力开发地下卤水资源,使盐化工业成为荆州的特色经济和战略性产业;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低毒、高效新型农药和活性染料及中间体,推进生物有机肥生产,发展医药化工,把荆州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工产业基地。

专栏3—3:四大化工产业

(1)盐化工:以中心城区、江陵、公安、松滋等地为主,重点抓好锦辉(荆州)富钾卤水开发项目,建设“中国钾都”;

(2)精细化工:以石首和中心城区为重点,以楚源、江汉精细、博尔德、华翔化工为龙头,加强化工原料的自主开发,进一步延伸和完善产业链;

(3)农用化工:以中心城区为重点,以沙隆达及湖北皇欣化工为龙头,开发生产低毒、高效新型农药、抗倒增产剂、有机肥料;

(4)医药化工:以沙市、公安、监利为重点,加快推进新生源、东信药业、湖北能特、亿雄药业、津奉药业、天翼为主的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建设。

——装备制造产业。“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钻修井、固井压裂、石油特车、井下工具、钻工设备、压力容器等石油机械、石化装备和配套产品;积极推动冶金金属制品、水工环保设备、传动机械、矿山机械、消防器材、轻工设备制造、标准件等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型号齐全、市场涵盖面广的产品系列;依托长江岸线资源优势,发展船舶修造和部件制造,把荆州建成全省主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专栏3—4:五大装备制造产业

(1)石油装备:以荆州区和洪湖为重点,以四机厂、四机赛瓦、四钻为主体发展石油机械系列产品,建成中南最大全国居前的石油机械工业城;以长江石化、昌发容器、远春石化为主体,发展石化压力容器系列产品,把洪湖府场建成全国著名的化工压力容器之乡;

(2)通用机电设备:以中心城区为重点,支持荷花机床、精工机床等企业,积极开发精密数控机床、传动设备、轻工机械、矿山机械、水泥机械、消防器材、电气设备等;

(3)金属制品加工:以沙市钢管厂为龙头,以龙江龙、楚航特钢、带钢厂为骨干,大力发展钢管、金属标准件和钢构件等系列产品;

(4)水工环保设备:以洪城为龙头,以扬子江泵业、迈鑫机械、澳星、精极、华银、金屹等企业为支柱,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水工环保设备基地;

(5)船舶工业:重点发展船舶修造、船舶部件制造,支持巨鲸公司等积极开发舰船减速机、深潜泵等设备,重点抓好监利、荆州区等船舶工业小区建设。

——轻工建材产业。“十二五”时期,全力支持荆州美的基地加快发展,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产品技术层次,加强产品零部件的本地配套,促进上下游产品协调发展;加强高端用纸开发,推进拍马、大枫等企业林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加快研发新型绿色环保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档玻璃、高档陶瓷等,推动产品升级换代;以白云边、劲酒、黄山头为龙头,加强酒类市场开发和品质建设;以现有企业为基础,面向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橡胶塑料产业。

专栏3—5:六大轻工建材产业

(1)家电:以中心城区为重点,以荆州美的、华意压缩为龙头,力争到“十二五”末形成冰箱、冷柜、洗衣机和制冷压缩机产品千万台的产销规模,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

(2)造纸:以荆州区和监利为重点,大力开发生产高档新闻用纸、包装纸、装潢用纸及中高档生活用纸、箱板纸等,加强技术升级改造和环保治理;

(3)森工:以中心城区、石首为重点,支持湖北森工科技产业园、森鑫木业、海富家具、吉象、基立环保、东森木业、惟美家俱等企业,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林产品加工制造基地;

(4)建材:以松滋和中心城区为主,重点扶持双七水泥、亿钧玻璃等产品上规模上档次,增强市场竞争力;

(5)酿酒业:以松滋、公安、监利、江陵为重点,以白云边、黄山头、劲酒、监利粮酒等企业为依托,建设白酒生产基地,抓好津江啤酒的市场开发和产能达标,形成10万吨生产能力;

(6)橡胶塑料:以凯乐为龙头,发展塑料管材、塑料型材、复合塑料、新型工程塑料、塑料包装、防潮防渗材料等产品,加强塑料再生与复合利用开发。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积极做好与省内神龙、东风汽车和世界一流车企配套,大力发展汽车电机、转向器、翻转器、车桥、汽车空调、汽车照明、曲轴、雨刮器、制动阀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公安县车桥行业重组,形成大型企业(集团),提升竞争实力,加强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建设新滩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把荆州建成国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重点抓好七大汽车零部件基地建设。努力争取湖北东特车辆5万辆特种车项目和上海飞和10万辆轿卡车项目早日投产,打造湖北长江经济带第二个整车生产基地。

专栏3—6:七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1)以神电为主的年产450万台汽车电机基地;

(2)以恒隆为主的年产300万台汽车动力转向器基地;

(3)以法雷奥和美标为主的年产200万台汽车空调基地;

(4)以环宇、环球为主的年产500万只曲轴、凸轮轴生产基地;

(5)以湖北车桥为主的年产20万套汽车悬架系统、前后桥总成生产基地;

(6)以石首万向为主的年产1万吨精密件及6万套摇窗电机生产基地;

(7)以飞利浦为主的年产3亿支汽车灯光源生产基地。

——纺织印染服装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档纺织品、高档化纤品、产业用特种纺织品、印染后整理,形成高档纺织品研发、生产和后处理能力,建立200万锭以上的生产规模及200条印染生产线。引进项目、引进品牌,加快发展服装等纺织终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沿江纺织服装聚集区,引导纺织印染企业入园,将荆州经济开发区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打造成中部最大的纺织印染工业基地。

专栏3—7:六大纺织产业集群

(1)以奥达、乾盛、越美为龙头,带动荆州经济开发区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发展;

(2)以金安为龙头,带动公安青吉纺织服装工业园发展;

(3)以玉沙、银丰、粤昌为龙头,在监利形成纺织、印染及后整理的产业体系;

(4)以德永盛为龙头,石首积极开发高支纱、高支混纺纱等产品;

(5)以兴洪为龙头,洪湖积极发展附加值高的产品;

(6)在沙市岑河纺织工业园,形成纺织、印染、服装的产业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抓住国家加速发展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制造及新一代网络建设的机遇,强力推进基础原材料及新型元器件、军工及军转民用电子通讯制造,发挥现有产业基础及研发优势,扶持骨干企业快速扩张,确保电子原材料、元器件、通信设备的产业优势。立足长远,把握趋势,积极发挥荆州石油钻采特色软件产业优势,充分发挥荆鹏软件产业园平台的作用,大力推动软件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年产值过亿元的软件开发企业。

专栏3—8:四大电子信息产业

(1)通讯设备:以现有军工技术为基础,以七一一、南机厂为骨干,大力发展通讯设备制造,重点开发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数字化高频电台、矿山和深井用数字通讯设备及对讲机等产品,尽快达到过亿元销售规模;

(2)电子信息基础材料:以凯乐光缆、菲利华石英玻璃、弘晟光电、监利磁创、洪湖蓝光等为骨干,加强高端电子产品、光电转换及节能产品和新型信息基础材料开发;

(3)软件业:以荆鹏、四机赛瓦、华孚、明德等企业为骨干,加快各类应用软件的开发;

(4)消费电子:以中心城区、江陵县为重点,逐步加强家电产品的零部件本地配套。

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依托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培育优势企业。鼓励企业间战略性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促进生产要素加快集中,重点扶持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发展专有技术优势,大力培育一批行业“小巨人”。到2015年,培育发展荆州锦辉销售收入过千亿,荆州美的、福娃等过百亿,沙隆达、凯乐科技、石油四机、白云边、荆州联润、楚源高新、洪湖浪米业、大明水产、沙市钢管厂等过50亿。

狠抓精品名牌战略。把打造精品名牌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落脚点,通过争创精品名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扩大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品牌影响力。坚持“畅销一代,生产一代,更新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梯次开发模式,集中力量扶持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积极推动企业建立现代营销体系,提高知名品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美誉度,鼓励企业参与制定行业和产品技术标准,促进企业由生产制造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两端延伸,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扩展。

第八章强力发展服务业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发展方向,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突破发展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文化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方式规范化、服务业态多元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产服务专业化、垄断领域社会化的水平。积极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构建生产性服务业水平高、生活性服务业丰富繁荣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到2015年,打造5个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园区,培育物流、旅游2个过百亿元产业。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达500亿元,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的40%。

——发展壮大现代物流业。依托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优势和仓储资源,扶持一批特色物流园区和区域性物流基地,抓紧建设十大现代物流园区,推动各地、各行业物流资源的整合,打造服务于物流用户、物流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的全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物流标准化,加快荆州水运口岸建设,促进口岸物流业发展,加快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主体,扶持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重点培育大型物流企业,以物流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为主线,构建覆盖城乡、辐射全省、通达全国的高效便捷物流网络。到2015年,建成 2 个以上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的物流园区,跻身省级现代物流示范城市,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

专栏3—9:十大现代物流园区

两湖平原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鑫捷物流园,金欣粮食现代物流中心,荆州盐卡综合物流园,荆州李埠港综合物流基地,松滋农产品物流园,公安湘鄂港口物流园,石首化工产品物流园,监利粮食现代物流中心,洪湖水产品原产地批发交易市场。

——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抓住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荆州名城、名人、名胜、名产的资源优势,以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为重点,科学布局旅游景点和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有荆州特色的国内知名旅游景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积极联合周边地区,整合资源,培育并依托骨干旅行社,共同开发跨区旅游线路,发展观光旅游、文化旅游、健身旅游、产业旅游等多功能旅游,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加快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到2015年,全市接待入境游客12万人次,创汇4560万美元;力争接待国内游客2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00亿元;旅游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城市旅游规模在全省居领先水平。发展五A级景区2家,四A级景区4—5家,培育3 个年接待游客过 100 万的核心景区。发展五星级饭店3—4家,四星级饭店6—8家,全市星级饭店达70家。旅行社85家,其中国际社8家,导游800人;旅游从业人员7万人。

专栏3—10:重点旅游产业区

海子湖生态旅游新城、荆州古城文化旅游服务业集聚区、洪湖生态旅游产业区、天鹅洲生态旅游产业区和洈水生态旅游产业区。

——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建立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和银政企互动机制,创新金融业务产品,培育多元化金融市场,吸引境外、埠外金融机构入驻,在中心城区建设金融聚集区,建立种类齐全、合理竞争、诚实守信的现代金融体系,努力打造江汉平原金融中心。引导商业银行加大有效信贷投放力度,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将本地金融机构的存贷比提高到1∶0.5。强化农村金融工作和金融服务,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杜绝乡镇金融服务空白点,提高金融服务充分性,加大对“三农”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发行企业债券,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

——全面提升商贸服务业。积极推进商贸服务业发展,引导商业网点合理布局,着力打造中心城区中央商务区、县(市)中心商圈、专业特色街,加快完善村、乡镇、社区商业网络,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向县(市)、农村延伸,实施品牌服务战略,发展连锁经营和产销直挂等,规范特许经营,推行电子商务,促进商贸业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创新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开展国家级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提高荆州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水平。到2015年,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商贸聚集区,培育1个在全省有影响的大型商贸零售企业。

——着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围绕消费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卫生保健、文化教育、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家庭服务等服务业,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围绕人口老龄化趋势,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居(村)委会、社会组织及居(村)民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夯实服务平台,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服务水平。

——鼓励发展中介服务业。鼓励会展、信息、会计、咨询、广告、策划、鉴证、经纪、法律等现代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提高中介服务机构的社会公信力。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商会,加强对中介行业的监管,促进行业自律。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中介服务地方品牌和企业,提高专业化水平,降低营商成本。

——规范发展房地产业。以节地、节能、环保、绿色为导向,形成住宅地产、商业地产、高中低端地产配置合理,具有荆州特色的房地产业。完善住宅供应结构,严格控制大户型商品房和高档商品房建设,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加强房地产交易市场管理,发展房地产中介服务和住房租赁市场,促进房地产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抢抓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承接国内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挥四机厂、四机赛瓦以及湖北能特、瑞邦生物研发、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重点发展石油勘探与钻采、医药中间体产业链相关知识流程外包,打造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力争把荆州建成全省服务外包示范园区的重点发展城市。支持动漫企业自主研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漫画、动画产品,发展动漫衍生品。依托本地产业基础和优势,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外地企业在荆州建设总部基地。

第九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遵循突出特色、优质高效的原则,走主体组织化、经营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模式生态化、耕作精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抓住国家对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机遇,坚持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围绕粮食产能、油菜产业链、现代畜禽产业链和现代渔业产业链,把荆州建设成为全省最大的优质稻、棉花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和淡水养殖、水禽养殖基地。到2015年,粮食播面800万亩,总产400万吨,其中水稻360万吨;棉花16万吨;双低油菜60万吨;水产品130万吨。继续保持全国油菜籽和水产品总产第一、全省水稻和棉花总产第一、速生林和水禽龙头地位。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粮、棉、油、水产、畜牧、瓜果菜、林木等七大优势产业。按照品种优质化、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的思路,重点抓好水稻、油菜、水产、水禽等宜水产业发展。

专栏3—11:四大宜水产业

(1)水稻:大力发展双季稻生产,增加中稻再生稻面积。双季稻面积发展到160万亩左右,中稻再生稻发展到60万亩以上。

(2)油菜:发展油稻稻、油瓜稻等三熟制水田150万亩;发展油稻等二熟制水田100万亩;建设150万亩油棉等二熟制旱田优质油菜高产基地。

(32)水产业:着力推进健康养殖,建设100万亩高标准池塘养殖基地、200万亩优质水产大板块、150万亩小龙虾养殖基地、100万平方米城郊设施渔业基地。

(4)水禽:建立3000万只蛋鸭、100万只野鸭、200万只鹅和5000万只肉鸭养殖基地,年禽蛋产量40万吨,水禽出笼5000万只。

围绕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产业带。扩大复种指数,大力发展双季稻,水稻播面力争达到620万亩,其中早稻140万亩、中稻320万亩、晚稻160万亩;棉花稳定在150万亩左右,集中发展老棉区、压缩低产棉区,建设公安毛家港为中心的荆江、松滋河、虎渡河流域棉区,稳步发展监利柘木周边和洪湖峰口周边的棉花生产;发展双低油菜至400万亩,以公安、松滋、石首为重点,发展三熟制水田油菜,以江陵、荆州、监利为重点,发展二熟制水田油菜,以棉花主产乡镇为重点,发展二熟制旱田优质油菜;压缩小麦面积至120万亩,扩大马铃薯面积至90万亩。

加快发展畜禽规模化生产,以畜禽养殖大户为基础,以畜禽养殖小区为骨干,以品种优质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到2015年,全市生猪出栏580万头;家禽出笼1亿只,肉类总产量55万吨。加快水禽(蛋鸭)发展步伐,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水禽(蛋鸭)养殖基地。

发展壮大水产业,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240万亩,稳步发展“四大家鱼”,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形成长湖、洪湖、江南三个优质水产品生产片带。加快发展休闲渔业和观光农业,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专栏3—12:优化农业布局

(1)优质粮棉油产区:主要是平原地区,为高产稳产农业区,是保证全市粮食生产的关键,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

(2)城郊农业发展区:以沙市区、荆州区为主,重点发展蔬菜种植业和畜禽饲养业,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3)生态水产区:以洪湖为中心,连接监利,建设优质水产品板块;

(4)精品果蔬产区:以松滋市为主,建立水果产业集中区;

(5)平原林业发展区:以石首市为主,建立平原林业发展区。

——加大生产方式转变力度。抓好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发展。种植业围绕区域板块基地,大力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采取转包、转让、入股及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畜牧业加快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和规模养殖模式发展,积极引导散养户向小区集中,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市生猪和家禽规模化养殖率提高10个百分点,分别达到80%和85%。水产业突出抓好2大园区和4大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提升渔业发展档次。抓住国家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机遇,以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着力提升全程机械化水平,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进一步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重点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扶持发展产业关联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出口企业。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骨干、农贸批发市场为基础、农产品直销店、食品超市、连锁超市为补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参与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形成产、供、销一体的农业产业链。通过五年努力,全市农业产业化总体水平名列全省前位,进入全国前列,力争培植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企业1家,过50亿元的企业4家,过20亿元的企业6家。

专栏3—13:农业产业化十大龙头企业

到2015年,福娃集团产值过100亿;白云边股份、洪湖浪米业、荆州联润、大明水产等四家产值过50亿;湖北拍马、洪湖德炎、湖北双港、荆州中科、湖北玉沙等产值过20亿。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政策扶持,搞好业务指导,鼓励和引导有销售渠道、生产加工技术和资金实力的能人,以及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和供销社联合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社,到2015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000家以上,入社农户50万户以上,带动农户80万户以上。50%以上合作社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合作社成员的农产品60%通过合作社生产、加工和销售;入社社员的素质和组织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力度。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投入品的监管。实行标准化生产,加紧制定种植业、养殖业生产标准,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和畜禽规模养殖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从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基地、种养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入手,引导和组织农民自觉开展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进一步强化部门分工合作的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市、县、乡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完善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扩大农产品检验检测范围,大力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对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突出抓好以高毒农药、禁限用渔药兽药为重点的农业投入品监管,杜绝违禁投入品进入市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到2015年,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害化、标准化生产,主要品牌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

——加大农业发展保障力度。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认真落实涉农贷款税收优惠、定向费用补贴、增量奖励等政策,建立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机制。大力发展农村政策性担保业务,引导企业参股政策性担保公司。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十二五”期间,重点围绕粮食产能、油菜产业链、现代畜禽产业链、现代渔业产业链等四条主线,加大对农业生产领域的投入。

专栏3—14:现代农业建设重点

(1)粮食产能建设:优质粮食种源工程、粮食作物生产综合展示中心、高效农田水利工程、沃土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高产田建设工程、重大农业技术工程、植保工程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等;

(2)油菜产业链建设:“双低”油菜产业化示范基地、“双低”油菜良种繁育体系、“双低”油菜品质检验监督和信息体系等;

(3)现代畜禽产业链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生猪良繁基地、生猪人工授精站网络、蛋禽良种繁育基地、肉禽良种繁育基地、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畜禽养殖基地建设(优质生猪养殖基地、良种蛋鸡养殖基地、优质肉鸡养殖基地、优质水禽养殖基地)等;

(4)现代渔业产业链建设: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名优水产品苗种基地、健康高效养殖基地、渔政渔港、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建设、水产品疫病防控中心等。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十二五”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能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通过开展合资合作、嫁接改造等形式,策划和引进一批处于科技前沿的生物制品、软件开发、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电子通讯、新型光源等企业及项目;发挥国家、省市专项政策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抢占发展的制高点。集中力量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能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实现突破,催生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龙头企业,逐步扩大新兴产业在全市工业的比重,成为荆州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将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成湖北省重要的机电、精细化工、生物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将城南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石油机械制造基地;将石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使荆州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市跨越发展的支撑点,成为激发湖北长江经济带活力的新亮点。

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

——新能源汽车。以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支持恒隆汽车电动转向系统、久隆循环动力转向器和四钻电动环卫车等加快发展。充分利用硅能蓄电池和汽车零部件产业较为齐全的优势,着力引进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发展新能源整装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以四机大型海洋石油钻采装备制造为依托,大力发展新型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积极开发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配套装备;以洪城电站大型系列球阀、巨鲸核电站循环泵站减速器为依托,大力发展核电装备产业;以荷花机床、荆州一机床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档数控装备及系统;以荆江造船为依托,建设三用工作船生产基地。

——新材料。以荆州锦辉深层富钾卤水开发、楚源高纯度对位脂、达雅淀粉衍生物精细化学品、三才堂亚磷酸三乙酯和江汉精细化工有机硅烷偶联剂等为依托,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以菲利华高纯度大直径石英玻璃棒材、凯乐光纤为依托,大力发展光通信材料;以森鑫木业中密度纤维板、恒力木塑复合材料、福人中密度板及高密度板等为依托,大力发展建筑新材料;以秸秆人造板、新型环保光敏树脂涂料、全降解塑料等为依托,大力发展新型环保材料。

——节能环保。以荆州美的为重点,打造全国最大的废旧家电再利用回收生产中心;以亿钧玻璃为重点,打造鄂中南最大的废旧玻璃回收加工中心;以恒隆、神电等为重点,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废旧利用再制造中心;以吉象、森鑫、东森、基立为重点,打造江汉平原最大的林木资源循环利用生产中心;以荆州经济开发区和荆州城南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发展绿色照明(节能环保)产业,打造华中地区最大的节能照明产业基地。鼓励发展污染治理设备的开发生产。

——生物产业。抓住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迅速扩大的机遇,提高现代中药发展水平,提升化学制药档次,扶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特别是加快生物医学制品、医药中间体和基因技术产业化,抢占生物制品领域竞争制高点。加强农业重大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和推广,促进绿色农业产品发展,巩固荆州生物育种在全国、全省的领先地位。重点以湖北能特芳樟醇、君泰医药中间体、亿雄祥瑞等为依托,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大明水产、荆楚种业、荆州农科院为龙头,发展生物育种产业;以瑞邦生物活性肽、金鲤鱼生物酶工程处理、玉龙科技洗涤酶制剂等为龙头,发展生物制造产业。

——新能源。积极发展新一代核能,加快推进松滋核电项目进程;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市场,重点抓好先行能源太阳能电池开发与生产、晶禾太阳能电池片组件和系统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积极推进天冠燃料乙醇等非粮生物燃料发展,加快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支持企业研发和生产生物质发电设备,推进大型养殖场、污水处理厂沼气发电工程,在具备条件的工业园区建设果、壳、渣发电项目。

——新一代信息产业。抓住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起步发展,信息产业升级换代和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凯乐光纤拉丝、华孚岩心荧光采集设备、明德科技油田注水数字化装备的研发,加快磁创电子、荆鹏软件等先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物联网及新一代网络发展,在三网融合、移动电子商务的过程中,推动新业务、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开发应用。

第十一章稳步发展建筑业

着力发挥荆州勘察设计的行业优势,提升建筑业整体发展水平,推进工程总承包,做大建筑业规模。到2015年,全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50亿元(其中在外埠完成产值8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

——引导各类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推进建筑企业联合重组,引导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和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促进做大做强。支持具备总承包条件的建筑企业申报交通、水利、市政等方面资质,形成综合施工能力,不断拓展施工领域。到2015年,发展两个县(市、区)建筑业产值过50亿,培育建筑业企业集团产值过50亿一家、过30亿三家。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力争每年创省“楚天杯”优质工程奖10个,省结构优质工程15个,省级安全文明施工现场8个。

——发展专业施工企业集群。在巩固土建优势的基础上,引导中小建筑企业向设备安装、装饰装潢、幕墙、净化、钢结构等专业施工工程扩展,向能源、交通、水利、市政、通信、环保、房地产等领域延伸,加快形成一批有荆州特色和一定规模的专业施工企业集群。

——发展建筑劳务承包企业。加强组织、培训和信息指导,发展壮大一批建筑劳务承包企业,扩大建筑劳务输出规模。鼓励骨干企业开拓埠外和国外市场,带动建筑劳务承包企业“走出去”。鼓励劳务承包企业与市内外大企业开展劳务协作。

——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创新建筑市场工作体系,建立并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建筑监管覆盖面达到100%,工程受监率达100%。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杜绝重大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安全生产合格率达到100%。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应用,提高建筑业经济效益。

第四篇构筑大交通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优先发展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努力解除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构建江汉平原经济中心的支撑平台,为推进荆州科学发展、实现跨越发展构筑良好的环境。

第十二章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荆州交通建设机遇,树立大交通大发展意识,坚持以沿江运输大通道为重点,加大港口、公路、铁路的联合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实现铁路、公路、水路的“无缝对接”,努力将荆州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发挥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建设覆盖全市的铁路骨架。加快建设沪汉蓉高速铁路、荆岳铁路,在荆州形成铁路运输枢纽,提升铁路整体客货运能力。积极规划建设宜荆荆城际铁路,加快推进长荆线(天门皂市)经监利至华容(接荆岳线)、长荆线(长江埠)经洪湖至赤壁(接京广线)、荆岳线(公安)至松滋(接焦柳线)等三条支线,构建覆盖全市铁路网。

——打造内畅外联的公路网络。“十二五”期间,按照“三横五纵”的高速布局,实现县县通高速。力争洪监高速公路、江南高速公路、仙嘉咸高速公路洪湖段、观音垱至章田寺高速公路、江陵至监利一级公路建成通车;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仙洪赤一级公路、荆松一级公路开工建设。到201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2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新建288公里,达到506公里;一级公路新建234公里,达到384公里。加强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的联系,借助318国道改线,新建市区大外环,打造半小时经济圈。

专栏4—1:“三横五纵”高速公路

“三横”:沪渝高速荆州段、洪监高速、江南高速;

“五纵”:二广高速荆州段、观音垱至章田寺高速公路、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监利段、仙嘉咸高速公路洪湖段。

——打造绿色环保的内河示范港区。按照“一港十区”的总体布局,打造荆州组合港,重点抓好盐卡港区、李埠港区、斗湖堤港区、江陵石化品港区等项目建设,形成辐射两湖平原及周边地区、水公铁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大型综合运输枢纽性港口群。到2015年,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泊位总数541个,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70万标箱,本籍船舶运力达到100万载重吨。推进等级航道建设,力争将长江航道提升为3000吨级的一级航道;完成引江济汉通航工程,打通江汉运河,新增三级航道25公里,形成千吨级的航道圈;改造升级航道71公里。逐步形成干支相连、高效便捷、贯通湘鄂、江海直达的航运网络。充分发挥内湖航运功能,加大洪湖、长湖等大湖航道疏浚力度。

专栏4—2:“一港十区”

(1)“一港”:盐卡外贸港,即鄂中南区域外贸进出口中心、物流中心、铁路水路中转中心和保税工业园区;

(2)“十区”:李埠中转港区、中心城区旅游港区、江陵石化品港区、柳林洲杂件港区、电煤专用港区、松滋车阳河港区、公安县斗湖堤港区、石首市绣林港区、监利容城港区、洪湖新堤港区。

——积极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荆州长江二桥(荆岳铁路长江公铁两用桥)、洪湖嘉鱼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石首长江大桥、洪湖赤壁长江大桥(公铁两用)开工建设,在长江荆州段形成六座过江通道。荆州长江三桥(二广高速大桥)进入开工准备,监利华容长江大桥(公铁两用)进行前期工作。

专栏4—3:六座过江通道

荆州长江大桥、荆岳长江大桥、荆州长江二桥(荆岳铁路长江公铁两用桥)、洪湖嘉鱼长江大桥、 石首长江大桥、洪湖赤壁长江大桥。

——努力争取机场迁建。抓住国家重点支持支线机场建设的机遇,积极开展机场迁建前期工作,争取将荆州机场迁建纳入国家民用航空发展规划。

——全力推进多式联运。以公、铁、水运输节点为基础,积极建设客运站点和物流园区。构建以港口—物流园区或港口—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为模式,交通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网络等功能配套的现代物流体系,将荆州市建成沿江现代物流重要节点城市。

专栏4—4:重点客运站点和物流园区

(1)五大一级客运站:郢城综合客运枢纽站、荆岳综合客运枢纽站、城东客运站、城南客运站、沙市长途客运站;

(2)五大一级物流园:荆岳综合物流园、李埠物流园、长江物流园、楚都物流中心、荆襄物流配送中心。

第十三章强化水利基础设施

按照“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的原则,围绕防洪抗旱减灾、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源健康保障等目标,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立人水和谐的理念,给洪水(外洪内涝)以必要的出路,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类防洪工程措施及其组合,特别加强防洪减灾体系中薄弱环节的建设和洪水调蓄场所的维护,完善和建立洪水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逐步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加快推进荆南四河堤防加固,荆江大堤综合整治,长江连江支堤沮漳河堤防加固,支民堤整险加固,汉江中下游防洪工程建设(东荆河),荆江河段河势控制应急整治,荆江、洪湖分蓄洪区建设,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大中闸门改造,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将堤防防洪标准由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加强重点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中心城区综合防洪能力达到50年一遇标准,县市城区防洪标准提高到20~50年一遇。加强蓄滞洪区建设,重点实施洪湖分蓄洪区东隔堤、荆江分洪区加固工程。加强防洪预警系统和水文站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综合防洪能力。基本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到2015年全市各类水库达到安全运行标准。“十二五”时期,完成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全面启动中小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全市改善除涝面积163万亩,力争除涝能力达到十年一遇水平。

——提高水资源合理配置及高效利用水平。以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为根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行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全市水资源配置格局。建设重点水源工程,灌溉保证率达到90%的标准;大力推进观音寺、何王庙、西门渊、监利隔北、洪湖隔北、洈水、太湖港、颜家台、监利一弓堤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6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5万亩,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总耕地面积的95%。全面解决265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加快推进末级渠系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加强民生水利建设。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状况为目标,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到2015年河流、湿地生态修复121平方公里;重要水源地面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饮用水水源区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5%以上。实行严格的地下水保护政策,加强地下水超采地区的综合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力度,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07平方公里。重点实施江河湖泊连通工程,加强长湖水源地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河网和水环境治理。按照人水自然协调的理念,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改善和保障生态用水。水利血防,按照“疫区优先治水,治水优先灭螺”的方针,解决疫区水利工程(特别是堤防建设、灌排渠系疏挖整治)与血吸虫病防治(重点是灭螺)的有效结合,重点加强河流综合治理、安全饮水、灌溉排涝与灭螺措施结合的水利血防工程。

专栏4—5:重点水利工程

荆南四河堤防加固工程、荆江大堤综合整治工程、荆州市荆江河段河势控制工程、洪湖分蓄洪区东隔堤工程、荆江分洪区加固工程、沮漳河堤防加固工程、东荆河堤防加固工程、荆州城市防洪工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长湖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荆州市三峡补偿工程、石首市长江民垸堤防加固工程。

第十四章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加快电(热)源点建设。“十二五”期间,力争华电江陵发电厂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支撑荆州电网安全运行和平稳供电;建设国电长源荆州热电厂二期工程,满足荆州中心城区“冬暖夏凉”的工程需求。积极推进松滋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认真进行资源论证,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支持凯迪江陵、松滋生物质电厂等秸秆发电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积极推进输变电工程。重点保障荆州南50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形成荆州电网三座500KV变电站支撑的输变电网架格局;新建松滋松南、公安公北、中心城区居正和荆西、监利监东和监北等六座220KV变电站,扩建或增容中心城区楚都、石首笔架山等两座220KV变电站;新建110KV变电站23座,扩建或增容110KV变电站13座;新建35KV变电站12座,扩建或增容35KV变电站42座。同时,按照国家的政策和要求,加快农村配网建设,积极推进第二轮农网改造,提升电力保障能力。

——多渠道保障能源供给。加快天然气利用步伐,建设储气调峰设施,加强对现有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管理,积极引进新的天然气气源。建设大型煤炭中转基地,缓解煤炭供应紧张局面,努力建立煤炭供应长效机制和能源储备机制,加强国内外能源合作,多渠道开拓能源资源。探索发展地热资源、太阳能等,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沼气发电和垃圾发电项目建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4%。

第十五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高度信息化、全面网络化的智能互联荆州,构建基于网络和信息整合的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跟踪宽带和移动宽带、云计算、传感网、物联网、智慧地球、泛在化网络等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整合各类通信资源,满足智慧城市、智能互联、感知城市的需要。到2015年,互联网普及率100%,光纤到户覆盖率95%以上,无线宽带人口覆盖率98%左右,建成无线城市、光通信城市,实现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建立公共云计算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基本信息服务。加快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运用,建立“数字荆州”地理空间框架,组建公共的、统一的、权威的专题信息集成平台,推动信息共享和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

——加速产业信息化。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程,以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等为重点,推进设计数字化、产品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开展融合试点示范工程,扶持发展信息技术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的品牌和产品。以四机赛瓦、华意压缩等企业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ERP、CMS)与全市物流信息化的对接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产供销与物流信息的交换。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实现镇镇有网站、村村通宽带、户户会上网。建设镇村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综合办事服务。建设农业生产管理和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实现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农村市场信息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公益性信息网络服务,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覆盖城乡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基本建成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统一应用平台和协同共享的统一门户网站,促进政务公开,推动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整合市长热线、市长信箱、网上信访和诉求、领导博客等与民沟通的网上渠道,加强网上政民互动,推行网上诉求、网上咨询、网上调查、网上交流、网上评议。整合政府网站群、政务服务中心、政府服务热线、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档案服务中心、市民电子邮箱、社会保障卡、公共服务终端等便民服务渠道,实现一站办理、一网连通、一号服务、一卡通行,开辟新的政务服务模式。积极推行网上询价、网上招标等政府采购模式,促进政府采购公正透明。

——提高公共信息服务水平。大力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和鼓励信息资源的公共性开发利用,开展面向公众的公共信息内容服务,增强信息资源的公益性服务能力。到2015年,建成较为完备的荆州市社会信息化体系,社会信息化总体水平保持中西部的领先地位,并力争进入国内先进信息化城市行列。建设完成市民智能卡、智能交通、一体化的城市综合管理、城市应急联动、综合数字社区服务、综合医疗卫生服务、网上教育服务、公共物流管理与服务等公共信息系统等,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建立和谐社会、节约社会,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打下坚实基础。

第五篇建设大城市 不断优化城乡布局

把城镇化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破解“三农”难题、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的一项战略任务。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建成全省城乡统筹先行区。

第十六章构建荆州特色的城镇化体系

以集聚发展中心城区为核心、协调发展县市城区为支撑、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和促进发展一般镇为依托、加快构建城市片区+外围组团为方向,走城镇化集中发展的道路。“十二五”时期,努力把荆州中心城区建成常住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把松滋、公安、石首、监利、洪湖等县市城区建成常住人口过20万的中等城市,把江陵城区建成常住人口10万的县级城市,重点(中心)镇建成5万人口的镇级市,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形成“一心、五轴、六点”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

专栏5—1:城镇空间结构

(1)一心:一个区域中心城市,即指荆州中心城区;

(2)五轴:“两横三纵”五条城镇空间发展轴,其中“两横”分别为江北城镇发展轴、江南城镇发展轴,“三纵”是指在市域东、中、西部沿重要交通道路形成三条南北向城镇发展次轴;

(3)六点:六个县市域综合功能节点,即六个县市城区,培育成带动县(市)域发展的中心城市。

——提高城乡规划和建设水平。坚持以科学规划指导城乡发展,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健全城乡规划与区域发展、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地下空间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衔接的机制。切实增强规划的法定性和权威性,强化规划实施的管理和监督。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先做地下后做地上,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

第十七章加快建设江汉平原中心城市

坚持内涵提升与外延拓展并重,加强集约节约用地,推进旧城改造,拓展城市空间,拉大城市框架,改善人居环境,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努力把荆州中心城区建设成为交通发达、产业繁荣、人水和谐、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大城市和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优化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发展以向东为主,适当向西、向北发展。加快建设沙北新区行政文化和北京路商贸金融双核中心,构建城市东西延升和南北拓展的两条城市发展轴,形成五大片区各具特色的“一心两轴五片区”的格局。

专栏5—2:五大片区功能定位

(1)中心片区(含沙北新区):建设市级中心,完善金融商贸、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生活居住等综合功能;

(2)武德片区(含火车站片区):承担快速客运、商贸物流等对外服务功能和城市生活居住功能;

(3)城南片区:拓展教育科研、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发展一类工业)、生活居住等现代综合服务功能;

(4)城东片区:主要承担工业基地(主要发展一、二类工业)、港口运输与交通物流等,配有适量的生活、服务设施;

(5)古城片区:重点拓展历史文化、旅游服务等功能,加快古城人口疏散。

——适时发展外围组团。按照“北越、南跨、西进、东联”的思路,发展外围组团。北越长湖,建设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打造海子湖生态旅游新城;南跨长江,建设江南新区,打造农业科技新城;西进龙洲垸,依托引江济汉工程,建设李埠新区;东联江陵,依托江陵石化品港区(木沉渊)及荆岳铁路建设,规划临港新区。

专栏5—3:海子湖组团功能定位

以海子湖自然风光,楚文化及三国文化旅游景区为环境基础,以运动健身、商务会议、休闲旅游、高端居住、科技研发五大功能为支撑体系的区域性旅游渡假新城。

——完善市政设施。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维修和养护,提高道路、桥梁等设施综合完好率,提高运行效率,延长设施使用寿命。构筑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加快新城区道路系统建设和老城区道路改造,优化路网结构和功能,形成完善的道路交通体系。建设东西向快速主干道、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加快火车站片区建设。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设沪汉蓉高速铁路站前广场、关公广场,加强公共建设项目停车场配套。完善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形成较为完善的污水收集、输送、处理排放系统,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新城区雨污分流,老城区在现有合流制基础上实行污水截流。

——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建立布局合理、绿量适宜、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城市绿地系统。加快推进森林环城,建设中心城区生态圈。加强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到2015年,力争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加强城市带状公园、滨河绿带、沿江游憩绿带建设,保持水乡特色,构成城市绿色滨水空间。重点加强“两园四水”(范家渊公园、植物园、护城河、荆沙河、荆襄河、西干渠)的水系绿化。加快以水为背景的城市建设,加强“四水”(护城河、荆沙河、荆襄河、西干渠)的疏浚整治,恢复河道生态环境,建设滨水景观。加强城市重点区域、地段的城市形象和景观设计,增强城市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示荆州现代城市形象和历史文化特色。

专栏5—4:建设中心城区生态圈

中心城区生态圈分为城市内环绿化带和外环绿化带。

(1)内环绿化带东以东方大道为界,南以长江大堤为界,西以九阳大道为界,北以沪渝高速公路为界,营造长40公里宽约40米的绕城林带廊道;

(2)外环绿化带东以港北渠为界、南以长江大堤为界、西以沮漳河为界,北以新318国道为界,建成长100公里宽约100米的绕城林带廊道。

——加强城市管理。大力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建立“政企分开、管养分离、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新机制,做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市政设施、路灯夜景、城市信息、户外广告等管理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管体制,强化区级城管职能,落实街道、社区管理责任,实行城管处罚权相对集中,推行环卫市场化作业,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四城同创”活动,建设省级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提高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

专栏5—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

(1)古城疏散工程,到2015年,古城外迁人口6万;

(2)修缮历史文化街区,以三义街—得胜街、南门、胜利街西段、中山路——崇文街等四片为重点。

第十八章重点发展中等城市

坚持扩大规模与完善功能并举,进一步优化城镇发展布局,推进江陵、松滋、公安、石首、监利和洪湖等县市城区扩容提质、加快发展,拉开城区框架,优化城区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捷道路交通网络,完善排水监测设施,加大园林绿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建设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具有区域辐射和带动力的县域中心城市。

专栏5—6:县市城区发展重点

(1)江陵县:限制向南发展,重点向东发展,适当向北发展;重点发展金属加工、农产品加工、纺织、化工等;

(2)松滋市:以向西发展为主,适当向东、向南发展;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

(3)公安县:沿江延伸、向东为主、适度南拓;重点发展塑料新材、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生物化工等;

(4)石首市:优化老城区,优先向南拓展,适当控制向东发展,限制向北发展;重点发展精细

化工、林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等;

(5)监利县:生活居住区重点向东、向北方向发展,工业区向西部发展;重点发展食品、纺织、生物医药、造纸等;

(6)洪湖市:西改东扩、南抑北延;重点发展纺织服装、水产品加工和汽车零部件等。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坚持“一主三化”的方针,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到2015年,力争有2—3个县(市区)进入全省县域经济20强,一个进入中部50强。以市场为导向,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力争各县市有1—2个产业过百亿元。以科技为支撑,选准特色、发展特色、提升特色,加快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坚定不移地实施城镇带动战略,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各类企业向县市城区汇聚,加快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增强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培植壮大一批民营企业,促进民营经济向科技化、外向化、规模化发展。降低准入门槛,创造优良投资环境,吸引民间投资。

第十九章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充分发挥江汉平原城镇较为密集的优势,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引导人口、产业和基础设施向城镇有序集中,扶持发展一批重点(中心)镇和沿江、沿路城镇,建设一批高品质、功能型、特色型的精品小城镇。到2015年,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95%以上,道路铺装率90%以上,电力、通讯建设基本满足城镇发展需要,人均公共绿地4平方米。重点抓好30个重点(中心)镇的建设,打造镇级市,使其尽快成为县域内辐射能力较强的经济、文化副中心。

专栏5—7:重点(中心)镇

荆州区:李埠镇、川店镇、弥市镇;

沙市区:岑河镇、锣场镇、关沮镇;

江陵县:普济镇、滩桥镇、熊河镇;

松滋市:刘家场镇、洈水镇、沙道观镇、陈店镇;

公安县:埠河镇、藕池镇、黄山头镇、南平镇、章庄铺镇;

石首市:新厂镇、调关镇、小河口镇;

监利县:朱河镇、新沟镇、白螺镇、汪桥镇、周老嘴镇;

洪湖市:峰口镇、新滩镇、府场镇、瞿家湾镇。

坚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重点(中心)镇规划管理力度,完善服务功能,壮大城镇规模,成为各具特色的综合功能区。鼓励小城镇围绕本地特色,发展地方经济,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成为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的贸易中心、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重要接纳地。

专栏5—8:建设特色镇

(1)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瞿家湾镇、周老嘴镇、程集镇;

(2)全国重点发展城镇:斗湖堤镇、容城镇、郝穴镇、瞿家湾镇、府场镇、刘家镇镇、川店镇;

(3)重点口子镇:白螺镇、黄山头镇、刘家场镇、桃花山镇、团山寺镇、螺山镇;

(4)旅游名镇:瞿家湾镇、洈水镇、黄山头镇。

第二十章促进宜荆荆城市群建设

围绕“协调政策、明确方向、优势互补、协作推进、三方共赢”的成长目标,大力推进信息共享、资源互补、产业联动、功能辐射、市场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宜荆荆城市群建设。提高辐射功能和区域竞争力,力争建成对接武汉城市圈、辐射中部的省内第二经济增长极。

——推进交通一体化。以长江水运为突破口,将荆州直接经济腹地扩至宜昌、荆门等周边城市;积极与宜昌、荆门开展铁路、公路、航空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树立基础设施共享观念,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可达性,增强共享性。

——优先发展旅游业。以三国文化、楚文化、水文化为切入点,积极促成三市旅游资源整合。实行三市旅游一票通制,探索与宜昌联合举办国际龙舟赛,与荆门联合举办楚文化节等途径,以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将荆州旅游产品与宜昌、荆门融为一体;推动三市整体策划对外宣传,共同做大宜荆荆旅游产业,形成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加快建立宜荆荆城市群区域旅游“点、线、面”网络,促进旅游线路互接、客源互送、统一推介、资源共享,实现城市群旅游经济快速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共享。加快信息网络设施升级改造,建设与宜昌、荆门对接的宽带骨干传输网络系统,深化三市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合作,构筑技术先进、信息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信息系统,逐步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

——强化产业联动。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利益为纽带,推进三市产业整合与分工,在城市群内形成布局合理、协作密切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实现错位发展,减少产业雷同,避免盲目竞争和资源浪费。

——强力推进市场融合。加快城市群资本、土地、技术、人才、劳动力、产权等要素市场建设,实行统一的市场布局、交易平台、中介服务规则和市场监管,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第二十一章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完善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重点,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及整体面貌的全面改善。重点推进仙洪试验区19个乡镇建设,强力推进8个省级试点镇建设,快速推进4个市级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139个县级示范村建设,努力把我市建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本区。

——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扩大仙洪新农村试验区试点范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和“一建三改”工程,推进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无害化处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启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工程,致力洪湖、长湖、荆南四河等湖泊水网整治和生态修复。统筹规划、相对集中、引导农民合理建设住宅,农村居民点人平占用面积控制在105平方米以内。推进迁村腾地工作,加强中心村建设力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中心村建设规模3000—5000人。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布局合理、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繁荣农村文体事业,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快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社会养老保险等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培养新型农民。按照建设现代农业要求,切实抓好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择业、就业、创业能力,建立农民培训与转移有机结合的服务体系。

——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三农”方面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保证逐年提高,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完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培训补贴等各项政策。政府采取贴息、补助、税费优惠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开发和农村建设。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和服务,引导信贷资金合理流向农村。支持垄上行新公社等加大服务新农村力度。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新途径,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第二十二章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高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公共交通、供水供电、通信邮电、污染治理、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公共文化等城乡一体化的格局,实现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形成城乡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

——推进城乡统筹。统筹城乡规划,形成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管制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城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步使城乡居民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建立城乡可持续发展机制。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征地制度改革,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探索宅基地置换货币、城市住房保障政策等模式,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加快城乡均衡发展步伐。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门槛,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医疗改革,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探索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内容,建立以个人账户为核心、可流转的养老保险制度。以荆州开发区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真正让农村人口在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加快推进荆州区、沙市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建设工作。

第六篇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快建设“文化荆州”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文化旅游强市,推动文化荆州走向世界。

第二十三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发展文化事业,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化投入、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群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和运作机制。着力打造覆盖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四级联动”文化服务网络,增强公共文化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能力。到2015年,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和较为完备的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文化先进县、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抓手,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四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在沙北新区建立市级行政文化中心,建设市图书馆新馆、市群艺馆新馆、荆州艺术大剧院等设施。重视档案工作,兴建荆州市档案馆。

——重视文艺精品生产。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规划,大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建立重大文化产品创作项目策划、论证、筛选和扶持机制。以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为主旨,加强全市“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华奖”、“群星奖”、“中国广播电视奖”等全国性重要奖项参评作品的创作生产,继续保持全省的领先优势。加强荆州电视台、荆州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建设,着力实施“垄上行”等舆论传播工程,加强荆州新闻网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和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

——力创文化惠民品牌。通过举办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培育文化品牌,鼓励发展现代公共文化、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民族文化。发展健身、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群众文体活动。做好文化“三下乡”,关注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高质量地策划、组织假日节庆文化活动,实施“彩色周末”假日文化工程,策划组织“欢乐广场大家唱”、“周末广场公益舞会”等品牌活动。建立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保障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全民艺术教育,提高城乡居民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力。

——扩大对外交流。以“文化荆州走向世界”为目标,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继续开展与友好城市日本汇津若松市和韩国江陵市的文化交流,做好文献信息学术报告和书刊交换等工作。支持社会组织举办文化友好往来活动,开辟对外宣传新途径,提高荆州关公祭等重大文化活动的世界知名度和参与度。以传统节庆活动为着力点,将荆州的文艺精品推向更多国家和地区。

——强力推进体育事业。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和射击馆,改造一批体育场馆。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搞好全民健身场地和健身组织建设,实施农民健身工程。抓好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级羽毛球基地建设,加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高水平做好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筹备、举办和参赛工作,高标准完成运动会承办任务。

专栏6—1:体育场馆建设重点

(1)一个综合体育中心,包括修建一个3万座体育场,6000座体育馆(4500个固定座席+1500个活动座席),1500座游泳馆,40靶位射击馆。

(2)国家级羽毛球训练基地(40片羽毛球场)。

(3)水上运动项目基地(赛艇、划龙舟)。

第二十四章发展文化产业

突出楚文化特色,以文化资源整合开发为基础,加快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的融合与互动,着力发展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文化、广告动漫等文化产业,延伸产业链。到2015年,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是: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沿江文化产业带为轴,以6个县市城区文化产业区为翼,形成“一带七星”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专栏6—2:中心城区文化产业布局

(1)东片构建荆州楚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采取企业集群模式,发展文化创意、动漫等产业,生产制作系列文化产品。

(2)西片围绕古城景区、关公文化园,运营大型实景演出;以非遗项目为主体,打造手工作坊一条街和“非遗”民俗体验一条街,建设“非遗传承产业园”。

(3)居中发展休闲娱乐业,泛舟碧波湖,观戏川主宫,尝鲜大寨巷,娱乐北京路。

——文艺演出业。实施文化品牌塑造战略,以“历史名城,文化荆州”为主题,按照“一县一品”原则,有计划地创作编导一批具有较高水准、反映荆州文化特色、深受群众喜爱、可供市场长年演出的剧目,并不断打磨,形成文艺精品。围绕文化旅游战略,以周老嘴、瞿家湾、海子湖景区、洈水风景区、天鹅洲湿地、“洪湖岸边是家乡”、“关公文化园”、“长江文化园”为创作元素,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演出节目。培育壮大演出市场,建设覆盖全市主要城区的文艺演出院线,培育一批跨地域的演艺集团公司,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水平。

——文化娱乐业。实施文化消费升级战略,对全市休闲娱乐街区、文化艺术中心、演艺娱乐中心、影视中心、休闲场馆的建设整体规划布局,建设娱乐集聚区。促进文化休闲与商业、旅游、体育等行业融合,创新娱乐消费模式。

——创意、动漫产业。实施科技创新推动战略,加大对创意产业、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依托优势文化企业,建立文化创意与动漫产业集群。设立文化创意街区,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吸引文化创意企业集中入驻,形成城市文化创意核心区。发挥产业基地孵化、提升、集聚、创新的功能,培育创意和动漫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品牌。加强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突出创意设计对产品生命力的扩展,推动动漫出版物、舞台剧、游戏、玩具的开发与生产。

——数字出版、印刷复制业。实施产业集聚发展战略,创立荆州市数字出版印刷产业工业园,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措施,发展数字出版等新型业态,规范、引导印刷行业健康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品牌效应,振兴全市印刷复制产业。打造2至3个在全省领先的图书、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品牌,报刊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居于全省各市州前列。加快出版物市场主体和要素市场建设,积极推动国有、民营发行企业的兼并重组,打造现代区域出版物物流中心,逐步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出版物市场。

第二十五章保护文化遗产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抓紧规划、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进一步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硬件设施。按照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等六类,完成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任务,重点加强端午、关羽传说、凤凰传说、榫卯木雕、磨鹰风筝、柚皮捏塑、汉剧、荆州三国故事、伍子胥传说、荆州花鼓戏、张居正传说、麝火疗法等方面的研究、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加大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重点推进鼓盆歌、荆河戏、铅锡刻楼技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说鼓子、马山民歌、啰啰咚等7个国家级项目,挑担围鼓、五虾闹鲇、汉滩小曲、跳三鼓等15个省级项目,鼓励支持其传承和发扬光大。到2015年,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主要发展指标和综合实力居全省市州前列。

专栏6—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

(1)市群艺馆创建国家一级馆;

(2)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建成国家AAA级景区;

(3)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艺术借鉴和科学研究活动;

(4)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宣传和传承工作,力争打造国家级基地;

(5)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及抢救性保护工作;

(6)全面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五纳入”工作;

(7)加强楚文化研究,提升荆州在全国楚文化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

——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文博机构,壮大队伍,提升人员素质,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协调统一。全面落实局省共建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协议,逐渐形成以国家主导,地方配合的荆州片区大遗址保护的格局,将楚纪南故城建设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带动周边历史文化遗产集聚区的整体保护利用水平的提升,实现荆州片区大遗址保护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专栏6—4:楚纪南故城大遗址荆州片区文物保护

以熊家冢墓地保护展示为重点,努力将荆州片区打造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1)以熊家冢墓地车马坑、殉葬墓的现场保护与展示,墓地主、祔冢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现场保护与展示为重点,再现楚国高等级贵族墓葬的完整格局。

(2)以“楚纪南故城30号宫殿基址保护性展示工程”、“楚纪南故城南垣水门遗址保护性展示工程”和“楚纪南故城陈家台金属铸造作坊遗址保护性展示工程”为龙头,展示楚纪南故城文物本体和水网湖泊地区古代都城独树一帜的历史环境,凸显楚国先民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和“一飞冲天”、“中原问鼎”的豪壮霸气。

(3)对八岭山古墓群加强规划控制,实行封闭管理,完善电子监控安防系统和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植被与陵园布局协调,遗址公园与森林公园统一,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至2015年,基本实现荆州片区文物本体、整体格局和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延续性的全面保护,建成我国南方重要大遗址保护管理示范区、全国著名的大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加快发展博物馆和文物保护科技。推进博物馆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古代漆木器馆、古代丝绸馆、古代玉器馆三大展馆。增强改革意识、服务意识和精品意识,使博物馆的内部管理、对外展览、学术科研、藏品保护、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有新的提高。同时,加大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力度,确保荆州在漆木器、丝绸保护技术等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

第二十六章加快构建鄂西生态文化

旅游圈文化中心

发挥荆州文化底蕴深厚的资源优势,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提质升级文化旅游产业,有步骤、有重点地挖掘、开发和利用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把文化旅游资源的亮点变成文化旅游的热点,把培育的热点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荆州古城、洪湖岸边是家乡—天鹅洲保护区两个鄂西圈核心景区项目,努力把荆州建成全省楚文化、三国文化旅游的龙头和国际性文化旅游目的地。

——打造楚文化旅游中心。以国家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建设为契机,加快熊家冢现场展示馆、荆州文保中心、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楚纪南城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海子湖生态旅游新城建设。

——打造三国文化旅游中心。积极实施古城人口疏散规划,机关团体带头迁出城外,加强荆州古城保护,实施古城整体旅游开发,加快关公文化园建设。

——打造水文化旅游中心。加快洪湖、天鹅洲、南星洲、长湖等生态湿地的开发,抓好荆江分洪工程、洈水水库等治水文化风景区建设。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示范区。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民俗旅游、名人文化、佛教文化、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开展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创建活动,不断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依托《三国.荆州》摄影基地,建设垄上行文化产业园。

——抓好文化旅游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游客集散中心和涉外旅游码头项目建设,完善旅游标识标牌系统,建设景区旅游通道。

第七篇推进人水和谐城市建设

加快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把建设人水和谐城市、推进绿色发展作为荆州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形成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七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重点从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大力推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工作,建立政府推动、公众参与、市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

——推进企业内部循环。依法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实施力度,支持企业通过改进设计,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方案,按照绿色产品的要求加快升级换代,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资源利用和生态影响最小化,加快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生产模式。加强化工、印染、造纸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工作,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对纳入强制清洁生产审核范围的企业加强管理,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增强产品的环境竞争力。

——推进产业园区内循环。以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引导不同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立起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机制。加快产业园区的生态化转向,积极推进零排放工业示范区建设。

——推进社会大循环。按照建设生态社区和生态城镇的要求,规划建设节能型城镇,减少资源消耗。推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建立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社会体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积极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有效开发城市矿山资源,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建立社会化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尽快在城镇完善垃圾分类收集和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积极开展中水工程试验,促进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发展循环农业。以实施清洁工程为基础,推广生态技术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园区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起农业循环经济链。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广应用节约型农业技术,实现清洁生产;推进农作物秸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循环利用,营造生态家园。拓展延伸功能,大力发展农业生物质产业,开发利用新燃料、新饲料、新肥料、新材料。发展以沼气管理和垃圾、污水收集处理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物资服务。引导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发挥农村文化休闲功能。促进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快实现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扩大保护型耕地实施规模,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和改善耕地质量;实施退耕还林,从原位保护、异地保护、开发利用等环节,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

第二十八章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把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节能意识。

——培育发展低碳产业。抓住机遇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调动全社会发展和利用清洁能源的积极性。积极发展低碳装备制造业和低碳排放产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

——增加森林碳汇。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碳汇量,重视培育林地,特别是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在吸碳排污,改善生态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2015年,森林面积达到4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活立木蓄积量提高到1800万立方米。

——倡导低碳生活。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鼓励使用节能环保型产品,推进油改气、煤改气工作,在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和太阳能,推进能源低碳化。实施建筑物节能技术改造。倡导公众循环消费、低碳消费,选择使用公共交通、拒绝过度包装;少用一次性制品;生活垃圾分类,节省可再生资源;选用无磷洗衣粉,保护江河湖泊。积极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加强政府公共消费管理,优先采购绿色产品。

第二十九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为重点,大力推进全社会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节约型社会。

——节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保护耕地的各项措施。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落实投资强度控制标准,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禁止城镇和各类开发区无序扩张,建设紧凑型城镇。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合理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耕地保有量稳定在65.15万公顷以上。

——节能。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强制淘汰耗能高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抓好重点耗能行业和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切实贯彻能源效率标准,鼓励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新建的建筑物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推进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的使用。鼓励使用节能型交通工具和太阳能产品。在工业园区推广热电联产和余热利用。积极发展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暖房等产品,加强节能技术改造,扶持一批节能技术项目。加快推进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燃煤锅炉改造及节约和替代石油、绿色照明等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十二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平下降16%。完成100万平方米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其中太阳能应用80万平方米,地源热泵应用20万平方米。

——节水。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加强灌区节水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喷灌、滴灌,使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推广住宅小区的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推进城市尾水资源化利用;做好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使用;实施农业、工业节水示范工程,创建一批节水型的企业、灌区、社区、城市。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降低20%,县市城区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标准,中心城区达到国家级节水型城市标准。

——节料。鼓励使用新材料、再生材料,加强金属材料、木材、水泥等材料的节约代用,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研究实施节约包装材料的政策措施,积极采用新型建筑材料,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资源综合利用。以粉煤灰、煤矸石和化工废渣的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开展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建筑垃圾、包装废弃物、电子废弃物等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循环使用,加快发展废物回收利用产业。推进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逐步落实废旧家电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鼓励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利用,推广新技术,降低化肥、农药施用量。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第三十章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环保优先,积极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左右。

——水环境整治。继续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促进水质改善。在重点企业开展“有毒物排放清单”试点工程,推进清洁生产。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加大水源地水质保护工程的建设,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开展有机毒物监测,建立饮用水源安全预警系统,保障饮用水安全。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垃圾填埋场等重点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治。积极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逐步完善氨氮的管控制度。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持证排污。全面推进城区水体连通工程,实现活水生态。努力把荆州建设成为全国人水和谐的示范区,继续推进中心城区“清淤截污、连江接湖、修桥铺路、显城露水”工程,重点实施以荆江大堤为主体的江滩整治工程、以城区内水域为主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以长湖为主体的水岸文化建设和沿湖水系治理工程,彻底解决城区水环境污染问题。“十二五”时期,全市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明显减少,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

专栏7—1:湿地保护任务

对洈水、长湖、洪湖、天鹅洲等湿地进行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减排、调节气候、防灾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任务。

——大气环境治理。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保护公众身体健康为切入点,以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为手段,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为中心,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和重点行业污染控制为重点,推进多污染物综合控制。加大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力度;加快城市燃煤锅炉气化改造,实施城市集中供热和冬暖夏凉工程,淘汰城市燃煤小锅炉;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标准。“十二五”期间,科学合理地开展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工作,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中心城区全年优良天数维持在310天以上。

——土壤污染治理。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和治理的试点工作,制定化肥、农药使用的技术标准;建立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环境现场评估制度。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机制,以高浓度、高风险、重金属污染防治为主,开展典型区域、典型类型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积极推动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建立技术路线体系。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大淘汰落后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理、处置力度,加强经营许可证准入管理和动态淘汰。建立全过程管理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专业化运营,全面提升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水平。推进历史堆存和遗留的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作。

——城乡环境污染治理。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为载体,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抓好洪湖、天鹅洲、洈水等湿地生态建设,加强四湖流域和荆南四河的环境综合治理,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以环保、生态、绿色为主题,积极开展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主题创建活动。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工程建设,加快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鼓励低能耗、低排放车辆使用。突出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创建一批生态镇和生态村,大力改善农村市场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民民生的改善。到2015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超过85%,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县级以上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城区餐厨垃圾处理率100%;中心村污水处理率70%,中心村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70%以上。

——建设绿色荆州。加快沿江、沿湖、沿河、沿路等生态林网、经济林网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在工业园区周围建设生态隔离带。加大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力度,强化湿地保护,逐步扭转全市湿地面积有所减少、生态功能逐步退化的趋势。注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养殖、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构筑“一环两片三网”的生态绿色家园。

专栏7—2:构筑“一环两片三网”的生态绿色家园

(1) “一环”:即城市绿色生态环。以城市外环绿化带为主体,搞好城市增绿和拆迁透绿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绿化和美化街道及社区庭院,扩大街头公园、植物园、休闲游憩园等城中绿岛建设规模;在城郊结合部营造风景林和环城防护林带,让森林进入城市,让城市拥有森林。

(2)“两片”:即农村绿色生态片和集镇绿色生态片。农村绿色生态片以“万树村”活动和“绿色小康村”建设为抓手,以村内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为重点进行立体式绿化,初步形成“点上绿化成园、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村周绿化成环”的景观效果。集镇绿色生态片按照城镇园林化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的集镇采用不同的绿化布局和绿化模式,构建具有平原特色的集镇景观。打造农村和集镇片状生态格局,美化改善农村村民和集镇居民生活环境。

(3)“三网”:即路网、水网和农田防护林网。路网包括全市范围内所有铁路、公路,营造20—50米宽的护路林。水网包括全市河渠及重要堤防,建成绿化景观廊道。农田防护林网,在江汉平原及沿江丘陵地带,以300-500亩为基本控制单元,采取“林路结合、林水结合”等建设模式,建设农田林网,建立稳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提高综合防护功能。

第三十一章加强资源管理

按照“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的原则,加强对土地、水、矿产和岸线资源的管理。

——土地。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全面落实保护耕地各项措施。结合空间功能区划,完善市、县、乡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要求,合理规划和整治村镇建设用地。对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定期评估。全市五年累计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5100公顷以内。

专栏7—3:土地利用统筹和管控

(1)加大荆北平原区城乡结合部(2178.2平方公里)的土地整治和旧城改造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2)加强荆西南低山岗丘区(3647.5平方公里)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网建设,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开展水土流失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3)保障荆东江汉平原区(8243平方公里)优势产业和基础设施用地,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促进中小城镇合理发展。

——水资源。基本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建立湖泊资源保护体系。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逐步理顺水价结构,建立多层次供水价格体系和合理的比价关系,制订实施水资源、城市供水和水利工程供水、再生水分类价格等政策,建立有利于节水的水价计征方式。

——矿产。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管理,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划进行开发。加强重要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矿产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建立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和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建设生态矿业。

——长江岸线。加强对长江岸线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原则,根据岸线功能属性,合理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岸线资源,提高岸线利用效率。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岸线资源的审批,禁止乱占滥用。

专栏7—4:中心城区岸线区划

中心城区长江岸线分为三个区段,新河口以西为学堂州生态区段,新河口至江汉南路滑坡(四码头)为江滩公园生活区段,江汉南路滑坡(四码头)以东为柳林洲生产区段。

(1)学堂州生态区段:恢复岸线的生态环境,发展仓储和一类工业,适当布置居住用地及少量市政设施用地;

(2)江滩公园生活区段:以景观、绿化为主,侧重于文化、休闲和景观延续性。形成时代精神展示区、水文化展示区、城市发展寓意区、幽思怀古区、沙津新貌区、主题游园区、近代文化展示区和魁星供奉区等八区格局;

(3)柳林洲生产区段: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以仓储、工业为主,布置少量的行政办公及市政设施用地。

第八篇增强发展核心竞争力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全面落实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充分发挥荆州的科教和人才优势,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将科技发展为本地经济服务、教育发展为本地产业培养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落脚点,将荆州建设成为创新型人才资源的优势城市和聚集的高地。

第三十二章增强创新能力

“十二五”时期,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全市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数上升到0.3件。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推进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在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新技术、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密切与长江大学的联系与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和项目开发,做大做强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的石油机械、化工和生物育种等优势产业。

——建立制度创新体系。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强以创新服务为保障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整合现有政府事业单位资源,构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信息、人才等要素之间有效结合和协调发展。加强技术中介机构建设,促进技术商品的流通转让。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全国“高交会”和各类科技成果、项目洽谈会。构建面向国内外的科技合作平台,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科技前沿。

——推进“质量兴市”。加快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创新服务机构,形成以研发生产、市场经营、风险投资为链条的公共服务平台。以评选“荆江质量奖”为载体,树立企业卓越经营绩效标杆,激励企业推广卓越绩效先进管理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技成果以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分配。加快建设公共检验检测服务平台,实现检验检测平台社会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持企业核心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提高科学普及水平。贯彻落实省《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以提高人的科学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方向,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促进社会文明。以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为内容,以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为载体,以社区为依托,注重发挥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围绕科学生产、文明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科普工作。鼓励自愿者、非政府组织、各类社会团体广泛参与科学普及工作,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共同推动科学素养工作的新局面。“十二五”期间,中心城区新建科技馆,县(市、区)健全科普基地。

第三十三章加快教育发展

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为重点,认真落实市政府与省教育厅签订的教育发展合作协议,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在荆州先行先试,积极引进在汉高校来荆开展全方位合作,促进荆州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培养更多的人才。到2015年,建立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规模适当,结构合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较高,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建成社会化、开放式、多形式的较为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

——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8%;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促进基础教育规模、结构、投入、质量、效益统筹协调,稳定、持续发展,通过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不断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女性学生和贫困家庭学生的辍学率;完善助学制度,加大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救助力度;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建立各级政府责任明确、经费共担、保障有力、管理有序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抓好农村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优化,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在教职员工中的比重,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思路转变,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培养,推行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能力。加强职业教育骨干学校建设,增加对职业学校实验、实习设施投入,改善学校发展条件。组建中等职业教育联合体。优化整合现有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采取合并、合作办学、合作开发专业等多种形式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实现职业中专、职业高中的专业、设施、师资、品牌等资源的共享。在办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加快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支持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出特色、形成品牌。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稳步扩展高等教育,积极发展本专科教育,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逐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深化高校各项改革。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升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积极引进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大力推进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发展。努力建设一批高水平重点学科,加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建设,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科研及人才培养强大实力、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的学科体系和研究生教育保障体系。注重改善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快荆州大学城建设,扶持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的发展。

——协调发展各类教育。重视幼儿教育,着力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提高办园水平和办园质量,扩大优质幼儿资源,促进农村学前儿童教育跨越发展,重点提高农村学前儿童教育的入园率。发展成人教育、休闲教育、老年教育和特殊教育,高度重视人的终身发展和学习需求,鼓励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学习。重视加强载体建设,以更新知识和提高素质为重点,努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家庭。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教育资源总量中的比重。逐步完善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努力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良、效益明显、与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坚持义务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让群众更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加快积累人力资本。增加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保障机制,逐年提高财政预算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依法建立健全并落实财政性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和寄宿制工程,缩小城乡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第三十四章建设人才强市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落实人才投入优先保证要求,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和管理体制,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工作。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人力资本投入机制,加大对人力资源发展的投入。

——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法制政府,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作风建设,着力提升公务员履职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围绕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竞争力,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建设工程和重点基地,培养造就和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围绕“工业兴市”战略,重点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非国有骨干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企业家。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等院校和培训基地的作用,重点培养一批高技能紧缺人才。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种养加能手、科技能人、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四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金融保险、信息、贸易、法律、宣传文化、社会中介服务、旅游等方面的人才。

专栏8—1:人才队伍建设重点

(1)培养造就和引进100名左右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及1000名特殊专业技术人才。

(2)培养造就1000名左右高素质企业家。

(3)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50000名左右高技能人才。

(4)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50000名左右农村实用型人才。

——提升服务人才水平。完善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促进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技术市场的贯通,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社会化服务。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重点,对人才需求作出近、中长期预测,编制人才开发目录,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成长的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开发与配置体制机制,破除影响人才自由流动的制度性壁垒,建立统一的人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人才柔性流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改制,鼓励应用型科研机构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研发机构。倡导科技人员创办和领办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学术人向经济人的转变。用产业聚集人才、以项目吸引人才、靠事业留住人才、凭成果彰显人才。对人才进行高层合作、交流、考察、科研创造条件和机会,支持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对人才主持的科研项目实行择优定向资助,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予以重奖。提高人才的生活待遇,在安家落户、医疗保险、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第九篇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按照城乡居民公平享有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大幅提高民生福利水平和幸福指数,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十五章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形成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综合保障体系,努力创造全体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个人活力与创造力都得到充分发挥的格局。

——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通过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帮助25万人实现再就业,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有序加速农业劳动力就业转移。强化对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就业技能,落实社会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户籍随就业和居住地转移等政策。保障农村劳动者合法权益,在城镇安居乐业,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待遇和平等的参与权、分享权。“十二五”期间,培训农村劳动力3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万人。

——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消除对农村及外来就业人员的区别对待和就业歧视,规范临时、灵活用工,减少临时性灵活性就业人数,增强就业的稳定性。通过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贴等措施,援助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确保就业的公平、体面,稳定就业,使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人员不超过总失业人数的10%。

——进一步优化就业结构。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优化就业结构的重要举措,继续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农家乐“扶持项目。进一步巩固完善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五大体系,争取进入国家最宜创业城市之列。“十二五”期间,帮助3万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并带动14.1万人就业。

——建立失业预警反应机制。对结构调整和重大灾害等情况下出现的失业风险进行积极预防和有效调控,采取切实措施鼓励企业承担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降低失业人员失业周期并将他们组织到相应的就业准备活动中。

——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效率,确保公共就业服务的优质高效。推进公共就业服务组织机构延伸到社区、乡村;服务项目扩展到就业全过程;网络系统联通覆盖所有服务对象,实现劳动力资源与用工信息的对接。

第三十六章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鼓励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致富。

——完善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协调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全面推进绩效工资制度,建立稳定的企业职工、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离退休人员等各类群体收入增长机制。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100元,年均增长13%以上。

——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运用税收调节杠杆,努力缓解个人收入差距和区域差距过大的状况。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低收入群体收入,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实施以中低收入者为重点的增收计划。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积极落实国家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投入增长机制,搭建农民创业增收新平台。到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900元,年均增长13%以上。

——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收入调节,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严格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取缔各种非法收入,加强公共资源和公共资产监管,防止公共权益流失和被侵占。打击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保护私有财产,维护社会公正,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创造条件。

第三十七章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老有所养、弱有所助、病有所医、贫有所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不断扩大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面。健全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性作用。妥善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政策的适用与衔接问题,探索农民土地收益权向城镇社会保障的转换机制。

——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鼓励发展满足居民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普通商品住房,加大低收入和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所需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十二五”期间,全市建设保障性住房约3.36万套,其中廉租住房2798套、经济适用住房6200套、公共租赁住房3521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8363套、限价商品房1102套和国有垦区危房改造1610套。利用农村特困家庭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福彩公益金、财政扶贫资金以及农户自筹资金,全面推进农村特困家庭危房改造工程。

——加强“双拥”工作。做好军转、军休干部安置管理和随军家属就业工作,加大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力度,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健全殡葬服务制度。建立基本完善覆盖城乡的殡葬服务网络,满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实现殡葬服务均等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十八章推进卫生事业发展

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切实加强农村卫生,大力发展社区卫生,调整提高医疗卫生。继续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市基本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健康需求和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四大体系,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力争全市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突出抓好健全基本药物保障制度和公共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定位、编制、财政补助等相关政策,坚持“防治结合”,改革“以药补医”运行机制,切实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实施便民惠民措施与推进综合改革、探索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相结合,形成公立医院持续内在动力,让群众尽快享受到公立医院改革的实惠。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鼓励社会参与,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完善服务体系。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基层卫生组织机构建设,全面构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卫生监督体制和精神卫生体制。以保障城乡居民生命健康为目标,加强食品、药品执法管理,切实加大监管力度。调整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强化农村和社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农村卫生体系、环境卫生体系、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在城镇建立“十五分钟就医圈”守护百姓健康。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力争创建1—2个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第十篇深化改革开放 增强

发展活力与动力

坚持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先导战略,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三十九章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市场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强土地、水、矿产资源等要素资源市场化改革,规范建筑工程、政府采购、药品和医疗器械市场,促进资源产权和产品自由流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规范发展各类资本市场,继续改善金融环境,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改革。以土地制度、安居制度、财政金融投入机制、社会管理体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重点,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制度瓶颈,积极探索符合荆州实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深化医药卫生、文化、教育等社会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类社会组织。

第四十章继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围绕提高执行力和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行政问责制,完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提高行政效率。按照“大部制”的思路,推进综合管理体制创新。顺应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按照“市区一体、强市活镇、权责对等”的思路,推进市辖区、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重点加大中心城区资源整合力度,强化市级统筹和公共服务功能,增强市本级发展活力。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继续开展经济发展环境整治活动,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把荆州建设成为投资创业者的“乐园”。

第四十一章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全面落实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私有财产。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有实力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国家没有明文禁止的一切领域,并做到一视同仁。鼓励民营经济外向发展,支持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各类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与我市民营企业开展合作。创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八大服务(创业辅导、融资担保、技术支持、信用评价、人才培养、信息咨询、法律咨询、协会商会),将荆州建成民营经济发展资源集聚、发展环境优越的创业基地。强化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观念,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增加创业小额担保贷款投放,加强创业孵化器和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抓好回归工程和返乡农民的创业服务工作,促进“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变。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转换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家素质。增强自主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民营经济竞争力。

第四十二章加强开发区建设

加强全市开发区和各类园区建设,提高园区发展水平,为扩大开放创造良好的平台。高度重视荆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按照“加快体制改版、推动功能转型、促进发展升级”的思路,在政策、领导、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实现跨越式发展。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努力把荆州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市改革开放的龙头、城市发展的名片、科学发展的先行区。

——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开发区发展必须走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的小政府大社会的路子,通过简政放权,推进改革进一步深化,树立“产业第一,市场主体老大”的观念,实行“保姆式”服务,建立绿色服务通道,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围绕本地产业特色和发展方向,搞好产业规划。进一步依法行政,严禁损害投资者权益的违法或不当执法行为发生。既取消没有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又严格实行规定收费项目的收费名目、标准和依据公开化。除公安和税务机关外,未经开发区管委会同意,严禁其他机关和社会组织在开发区进行检查、收费等活动。禁止任何部门和个人,以任何理由强行为开发区的投资者指定中介服务机构和购买指定设备、产品。

——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落实和运用好开发区发展的现有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开发区建立一级财政体系,赋予开发区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权力。把开发区建设成为“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好、投资环境最优”的区域。加强对融资、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中介服务、市场拓展、员工培训等功能性公共平台建设,为开发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服务。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事项,大力推行“全天候”、“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努力把各项服务举措落到实处。

——创新发展模式。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方向,集中优质资源,建设县(市)各类专业园区和特色基地,以基础设施配套为重点,支持县(市、区)工业园和重点乡镇工业小区建设,提升各类园区的承载功能,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平台。

专栏10—1:发展专业园区

荆州城南、沙市、江陵经济开发区既要依托荆州经济开发区借力发展,又要突出产业特征,实行错位和有重点的发展,中心城区三个开发区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进产业的相对集中发展。中心城区重点建设荆州经济开发区“六园二中心”,每个县(市)重点建设好一个工业园区,鼓励一区多园。

第四十三章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

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

——强化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的主要抓手,不断扩大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积极引导和鼓励外来资本的研究开发投入,努力建设一批生产制造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采取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资源招商等形式,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武汉城市圈等区域合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努力承接国内外产业要素、市场要素和管理要素转移,建成国内产业与资本的重要聚集地。

——加强区域合作。打破市域行政壁垒,整合市域资源,切实推动市域内发展要素之间更具开放性、协调性和共享性。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深化与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和长株潭城市群以及宜昌、荆门、岳阳、常德等地的经济合作与互动,不断提升经济合作层次和水平。

——培育出口基地。进一步扩大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出口规模,促进外贸出口可持续发展。重点培育化工、机电、轻纺和农产品4大出口基地,到“十二五”末,力争出口交货值过2000万美元的龙头企业达16家。通过培育出口基地,逐步发展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附加值高的出口商品,努力推动科技兴贸战略,不断改善全市的出口商品结构。

专栏10—2:四大出口基地

(1)化工出口基地。以楚源、沙隆达、江汉精细化工等企业为主体,以染料中间体、农药、生物化工和硅烷偶联剂等产品为主导,积极与“长三角”经济区对接,加大服务外包,产业转移和相关政策倾斜力度,实现我市化工产品出口的稳定增长。

(2)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以恒隆、四机、久隆和华意等企业为主体,促进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使机电出口产品在造型设计和生产加工等方面不断提高技术含量,从而增强企业及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轻纺产品出口基地。以菲利华、利洁时和玉沙等企业为主体,加大生产设备和工艺设计等方面技改的扶持力度,重点抓好品牌战略的实施,引导企业积极与国外名牌厂商合资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国际市场多元化网络。

(4)农副产品出口基地。以德炎、宇祥和双港等企业为主体,指导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增强农民质量标准化意识;推动农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规避技术壁垒;

推动企业开拓农产品新兴市场。健全农产品从“种、养、加”到出口各环节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荆州农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出口产品的品质优势。

——优化出口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品的出口比重,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发展的整体水平,促进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协同发展。

——改善出口环境。以扩大引资规模和提高引资质量为中心,加大出口环境的软硬件建设。加强海关、商检、银行、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为企业出口打通绿色通道,形成支持扩大出口的合力。加强开放平台建设,力争设立盐卡保税区。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特别是鼓励国营农场到国外投资开办农场,生产农产品投放国际市场或满足国内需要,鼓励更多的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高度重视援疆工作,促进两地发展。依托物流通道,大力发展市际贸易,支持本地产品拓展埠外市场。

第十一篇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全面建设和谐荆州

积极探索社会建设和管理规律,创新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水平,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十四章推行新型社区建设

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形成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全面提升基层民主自治水平,逐步增强基层民主活力,切实维护基层民主权利,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建成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搭建好城乡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把城乡社区建设成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逐步实现建设和谐社区目标。理顺政府和社区的关系,促使社区逐步成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性的组织,逐步建立社会共同治理机制,让民众享有更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完善社区的公共管理、社会自治管理、生活服务管理三大管理系统。加快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将远程教育网络、远程医疗系统等联入社区,提升社区服务功能。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大力推进迁村腾地工程,引导农村集中修建中心村,为形成农村社区创造条件。把加快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构建农村社区的切入点,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培养农村居民的社区观念,并依托社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完善社会组织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依法自主参与社会管理,放开服务类社会组织准入,逐步推广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完善社会组织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第四十五章完善公共安全保障

把保障公共安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构建快速高效的公共安全服务网络,建设平安荆州。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加大公共安全设施投资和建设力度,建立统一指挥、资源共享的公共安全应急联动平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社区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洗钱和非法传销、邪教和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净化社会环境,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认真贯彻《国防动员法》,按照军民融合发展的要求,抓好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等工作,加强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动员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国防动员体系,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加强国防预备和现代国防教育,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

第四十六章建设人口均衡社会

全面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重点控制农村地区的人口出生率,确保人口安全。继续加强县乡两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完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实现优生优育。健全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市总人口在682万人以内。

——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逐步实行免费婚前检查,建立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努力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实施出生人口性别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有效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到2015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至115以下。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把握人口老龄化趋势,关心老年人口生活,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增强社会的老龄服务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实施爱心护理工程,加强老年人活动中心、敬老院、老年大学及社区养老服务、医疗救助等面向老年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弘扬敬老风尚,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社会氛围。重点关爱空巢老人,逐步形成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福利格局,不断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到2015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达75岁。

——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加强妇女卫生保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依法保护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改善少年儿童成长环境,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切实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建设各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场所)。

——保障残疾人权益。将残疾工作纳入公共服务,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贫困残疾人脱贫、残疾儿童及少年义务教育、残疾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

第四十七章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保障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基本建立救灾应急救援体系,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对低收入群众帮扶救助力度,力争对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最低工资标准的50%,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达到城市低保标准的1.5倍。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城市低保标准的60%以上。

——加强扶贫力度。拓宽扶贫渠道,转变扶贫方式,完善扶贫机制,确保扶贫效果,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在继续加强开发性扶贫的同时,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居民实施救济性扶贫,保证基本生活条件。加快民族乡镇发展的步伐。

——完善社会救助。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生活补助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模式。建立健全城乡低收入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福利水平,完善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低收入困难家庭和因突发事件造成临时生活困难的群众给予及时帮助。

——健全扶助体系。鼓励慈善机构、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救助。鼓励发展民办福利机构和志愿者组织。初步建立慈善事业发展体系和社会扶助体系。力争各乡镇(街道)建有捐助站(点)。

第四十八章推进文明诚信建设

以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社会信用建设为核心,构建文明城市、文明城镇、文明社区和文明家庭,营造团结互助、礼貌谦让、诚信正直、敬业进取的社会氛围。

——打造人文荆州。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强化职业操守,支持创新创业,鼓励劳动致富,发扬团队精神。继承和发展楚人筚路蓝缕、兼收并蓄的优良传统,丰富和发扬98抗洪精神及10.24人链接神,打造以和衷共济、励精图治、诚信守法、兼容开拓为主要精神特质的人文荆州,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

——加强文明建设。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重点,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市民摒弃陈规陋习,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以及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成为普遍接受的社会文明。

——建设诚信体系。完善政府行政的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度。逐步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和行业的信用资源,开展企业信用征信工作,建立企业信用体系。探索个人信用体系运行模式,逐步建立个人征信数据库,搭建个人信用体系。

第四十九章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畅通公民参政议政渠道,依法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推进法治荆州建设,努力扩大基层民主。

——推进法治建设。进一步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主动听取政协和各社会团体的意见,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

——推进民主自治。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区民主建设,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鼓励、支持非公有制企业、集贸市场、个体从业者等依法建立工会。

——严格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政府规章,探索政府法制监督新机制和新途径,强化行政复议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健全和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公安系统建设,纯洁公安队伍,细化、明晰职能权限,确保执法经费,完善投诉处理机制。

——开展普法教育。深入推进普法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第五十章健全社会应急管理

按照预防与应急兼顾、预防为主,常态与非常态结合、非常态为主的原则,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坚持安全发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严格目标责任考核与责任追究,严格安全许可,淘汰落后产能及安全性能低下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禁止生产烟花爆竹。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能力建设,完善协调联动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实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公告制度,继续深化安全治理整顿,防范治理粉尘、苯等重大职业危害。推动安全诚信企业、安全社区和安全保障型示范城市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到2015年单位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8%。

专栏11—1:安全生产重点工程

(1)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基础设施及装备建设工程;

(2)重大危险源普查与监控工程;

(3)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程;

(4)重大危险源监管及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

(5)道路交通安全动态监控工程;

(6)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治理工程。

——健全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坚持“预防为主”,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的原则,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现代化综合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建立统一协调的灾害监视、预测、预报、预警、情报信息平台、指挥和救援等综合网络,制定应急预案,加强设施和队伍建设,保证应急物资储备和供应,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加强防汛抗旱、气象、水文等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应急保障能力。在各专项防灾减灾规划指导下,积极多方筹资,健全交通运输系统、水供应系统、能源供应系统、信息情报系统,重点加强防洪、消防、抗震、人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监管,解决好各方面的安全问题。加强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教育,增强民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完善维护社会稳定机制。拓宽和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机制,依法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化解不安定因素。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财力,清理解决一批信访积案,解决一批群众反映较多、影响面大的民生问题,消除和化解一批维稳、治安隐患。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开展领导干部“四访促和谐”活动,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群众性事件发生,防止各类矛盾叠加升级。做好民族宗教事务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第十二篇强化规划保障

完善实施机制

切实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坚持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保障规划、以加强宏观调控配套规划、以加大投资力度支撑规划,增强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十一章优化发展环境

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荆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的内容,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建立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建设工程项目招标、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事项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杜绝“暗箱操作”。建立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扩大和增强政务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申报要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收费标准,实行一次性告知,简化审批程序,优化流程管理,实行“一门受理、一条龙服务、现场审批、限时办结”的一站式服务,禁止“体外循环”、“双轨运行”的行为。加快绿色通道建设,实行部门并联审批。推动市、县(区)两级网上审批、联审联办。加快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全面实现省市县(区)三级互联互通,促进行政服务提质提速提效。加强行政效能建设,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为投资者、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规范自由裁量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及各类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禁止政策歧视和差别待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促进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确保公正执法,优质服务。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遵循“合法、适当、公开、公正”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依法规范行政处罚行为。

——查处损害经济环境行为。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吃拿卡要、乱收费、滥罚款、粗暴执法、趋利执法等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干扰工程建设及欺行霸市等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优化公共服务环境。规范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行为,规范服务和收费行为,建立长效自律机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大力推进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开展承诺服务、优质服务,面向社会公开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建立规范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行为的长效机制。

第五十二章加强宏观调控

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把握全市经济发展走势,高度关注民生,加大公共产品供给。加强公共政策与规划之间的协调,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对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十二五”期间,公共财政的配置方向,优先投向农业、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自主创新、公益文化、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公共安全等领域。整合各项专项资金,优化配置,强化管理,确保投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财政收支审计。严格控制行政经费增长,厉行节约。加大财政性资金对产业引导的投入力度,建立专项资金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扩大消费需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比例,降低积累率,提高消费率,重点向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倾斜,为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大力提高低收入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例,增强整体消费能力。保持物价总体水平基本稳定。努力调控价格总水平保持小幅增长,稳定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和消费方式,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层次,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加快建立消费信用平台,构建覆盖全市的消费征信体系。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推动消费信贷由以住房、汽车等为重点逐步延伸到旅游、教育、家庭耐用品等更多领域。加大对消费品生产和流通企业的金融支持,信贷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连锁经营企业的支持。强化消费市场监管,确保消费安全,健全消费权益保护。

——稳定投资增长。着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十二五”期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5000亿元以上。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继续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力度。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注重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对先进制造业的投入。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提高服务业投资比重。通过增量投入带动存量结构的调整。继续实行市、县“四大家”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加快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抓紧策划、储备和补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着眼于投资与消费有机结合、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项目,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重大投资项目库。

——优化土地供给。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合理使用城镇村建设用地计划,争取国家和省单独选址用地计划,用好建设用地置换挂钩政策,积极盘活城镇村存量土地,增加土地有效供给;优先保障重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用地计划指标重点向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倾斜,安排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以及新农村建设用地。

——破解资金制约。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输血”功能,做大做强城投等政府投融资平台,争取培育成上市公司;设立“鼓励企业上市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建立鼓励民间投资引导机制,进一步提高民间投资成效。进一步加强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结构。广泛开展信用创建活动,建立金融、司法联席会议制度和案件执行协调机制,严厉打击失信违法行为,帮助金融机构化解不良资产,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第五十三章实施重大项目

为保障规划顺利实施,按照“规划项目化”的要求,建立“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库,亿元以上项目807个,投资总规模7000多亿元。其中过10亿元的项目155个、过50亿元的项目30个、过100亿元的项目14个。

——先进制造业项目。围绕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化工等两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轻工建材、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印染服装、电子信息等五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能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时期,实施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241个,总投资1607亿元。

——现代服务业项目。围绕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中介服务、房地产等产业,“十二五”时期,实施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193个,总投资1638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围绕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电网、电源点、新能源、天然气管道、城镇供水、城市道路、开发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十二五”时期,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147个,总投资2325亿元。

——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围绕推进林业、水土保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环境监测、扶贫搬迁、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方面建设,“十二五”时期,实施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项目79个,总投资492亿元。

——农业、水利项目。围绕做大做强粮、棉、油、水产、畜牧、瓜果菜等优势产业和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时期,实施农业、水利重大项目85个,总投资674亿元。

——社会发展项目。围绕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民政及社会福利事业等方面,“十二五”时期,实施社会发展重大项目62个,总投资264亿元。

第五十四章完善实施机制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是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要从建立体系、完善机制、分类指导、组织落实、监督检查等方面,形成规划实施的有效机制。

健全规划体系。“十二五”规划包括全市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县(市、区)规划纲要。全市规划纲要是统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发展规划,是编制其他各类规划的依据。专项规划是全市规划纲要在特定领域的落实、延伸和细化。县(市、区)规划纲要是以县(市、区)行政单元为中心地域编制的发展规划,是全市规划纲要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延伸、细化和落实。根据全市规划纲要修编各级土地利用和城市总体规划。

加强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下级规划纲要要在约束性目标、空间功能定位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上级规划纲要进行对接;专项规划要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与规划纲要进行对接;同级规划纲要要在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周边地区的规划纲要进行衔接;同级专项规划要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协调。

加强发展规划与其它规划的衔接。加强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以发展规划为依据,将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具体落实,突出建设性、控制性;发展规划要加强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协调。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确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抓好分类实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有效的分类实施机制。

——本规划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任务等,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实现。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确保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本规划确定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信息化、促进城乡和区域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建设人才强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等重点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实现。政府的工作重点是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力。

——本规划确定的社会公益事业、社会保障、促进就业、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目标和任务,是政府的承诺,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责,应用公共资源和调动社会力量努力完成。

——本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环境保护、生态保护、资源管理、加强社会公共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健全法律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并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予以实施。

——本规划确定的各项体制改革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要积极推进改革,把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单位,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强化责任考核。市直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纲要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年度计划,明确责任人和进度要求,并及时将进展情况向市政府报告。本规划提出的约束性目标,市政府分解落实到市直各有关部门和地区,特别是耕地保有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平降低、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主要(四项)污染物减排幅度、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总人口、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和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等,要定期检查,强化落实,重要的预期性目标也要分解落实。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地方各负其责,确保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实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机制,着重考核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约束性指标,确保约束性指标的落实。

搞好监督评估。健全规划实施报告制度。通过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每年将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进展情况向市人大报告,并向市政协通报。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

健全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制度。2013年,市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将组织力量,对“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找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形成中期评估报告,上报市政府。经中期评估,若需要对本规划进行修订,市政府提出修订方案,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实施。

健全规划调整制度。“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导致实际运行与规划目标发生重大偏离时,市政府将适时提出调整方案,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