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日期:2009-11-19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荆州市审计局局长王本波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0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法》和《湖北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执行办法》的规定,市审计局对200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审计工作认真贯彻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目标,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在着力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查处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的基础上,注重把握总体,立足宏观,紧贴民生,集中反映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并从体制和机制层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力求标本兼治,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建设性作用。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市财政局具体组织市级预算执行情况,市地税局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市发改委、行管局等17个单位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拉动内需中央专项拨款资金、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援建项目、住房公积金、政府采购业务以及城市重点建设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情况。

审计情况表明:2008年,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力服务“工业兴市”发展战略,依法加强收入征管,虽然受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但通过狠抓增收节支,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确保了收入的应收尽收和及时足额入库,超额完成了年初财政收入任务。

在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公共财政职能得到加强,财政支出重点向教育、社保、医疗、环保、农业等民生领域倾斜。2008年,市直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与民生相关的支出(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达59188万元,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47.04%,比上年提高了4.39个百分点。

2008年,市政府及财政部门继续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大力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快速发展,全年安排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创新资金近500万元,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资金,累计获得上级支持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对相关企业落实财政扶持及奖励资金110万元。通过加大对企业的投入,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财政四项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市直88个部门276家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了部门预算,覆盖率达到100%;市直所有与财政有经费领拨关系的预算单位全部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管理更趋完善;政府采购工作逐步走上常态,2008年,市直政府采购预算4525万元,实际执行政府采购计划3946万元,节约资金579万元,节支率达到12.2%。

2008年,财政部门还加强了债务管理,积极清收、主动偿还债务,赢得了上级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豁免了部分债务,争取了一定的扶持资金,有效缓解了我市财政困难状况,确保了干部教师工资的发放和各项政策性支出,确保了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关于2008年审计工作报告所反映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形成了审议意见,市政府高度重视,几次召开了有关部门的专门会议,研究整改意见和措施,并以“荆政办发〔2008〕53号”文下发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对审计工作报告所反映的问题认真整改。12月份,市纪委、市审计局等7部门联合发文,对乱发津补贴的部分单位进行了通报,对问题较突出的五个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戒免谈话,严肃了财政纪律。关于整改的具体情况,市政府去年年底已书面专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

一、2008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一)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08年,市级财政收入总计19043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476万元,占年初预算46161万元的111.51%,比预算超收5315万元,比上年增长26.37%;上级补助收入135423万元(含专项补助收入47201万元);上年结余3195万元;从国有土地收益基金中调入336万元。市级财政支出总计191669万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7302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643万元。收支相抵,支大于收1239万元,比年初预算缺口2000万元减少761万元。

2008年,市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1892万元,其中: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2548万元,占预算收入任务2670万元的95.45%,比预算短收122万元,比上年增收1024万元,同比增长67.19%;上级专项补助收入19344万元。基金预算支出总计21892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补助支出19344万元;地方政府性基金支出2548万元(本年支出2212万元,平衡预算调出336万元)。本年收支平衡,年末无结余。

总体上讲,2008年市级预算执行情况比较好,市财政局认真履行财政职能,积极组织预算执行,大力推进四项财政管理制度改革,预算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在部门预算管理中,推行了人员经费按政策,公用经费按标准,项目支出进行评估的零基预算管理方式,初步解决了过去部门之间苦乐不均、个人收入悬殊等问题,有力地推进了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成绩是明显的。但审计也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改进的问题:

1、2008年年初预算安排本级财政支出94351万元,其中扶持企业发展支出2461万元和支农支出370万元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

2、部分财力性转移支付安排的支出1134.11万元,只在政府收支预算调整报告中进行了说明,未细化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向市人大报告的部门预算调整情况中也未予以反映。

3、收入反映不完整,应作未作预算收入入库231.29万元。其中利息收入126.96万元; 商行股权红利95.93万元;长江经济联合发展股份公司转财政分红款8.4万元。

4、部门预算中,公用经费预算过于粗放,项目支出预算不够严谨,不利于财政有效监管,也不利于准确考核、评价各单位的实际支出情况。本次审计的17个一级预算单位和劳动就业局,预算安排公用经费3066万元,项目经费5452.15万元。审计根据各单位会计账薄和决算报表核实,18个单位公用经费支出4247万元,超预算1181万元;项目支出3830万元,短预算1539万元。项目支出中,相当一部分实际用于了公用经费开支。由于公用经费预算的保障水平过低,预算没有细化到公用支出的具体项目,审计无从考核比较公费出国出境、公车使用、公务接待等费用预算执行和压缩“三公”支出的真实情况。由于受可用财力的限制,大部分单位的项目预算主要通过非税收入来保障,且没有与事权严格的统一起来,导致项目预算过于笼统,不够严谨,缺乏刚性。在实际执行中,相当一部分用于了弥补公用经费不足。据审计核实,在项目支出中,实际列支人员工资、招待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车辆使用费用等基本支出达1632.69万元,占实际项目支出的42.63%。

(二)地税部门税收政策执行审计情况

2008年度,在金融危机对企业经营和发展带来重大影响的情况下,市直地税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税收征管,共完成税收收入32784万元,比预算超收26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61%。但审计发现在税收政策执行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次在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审计中,延伸审计调查了10户企业和单位,发现应征未征、少征、延缓征收税费1150.6万元。

1、延伸审计调查4户企业及单位,应征未征、少征税费160.9万元。

2、审计调查认为有缴税能力的2户企业,2007年和2008年已计提税费989.93万元,但企业在此期间纳税申报却为零,地税部门也未及时进行核查,所欠缴税费到2009年5月才清缴入库。

3、审计调查发现地税部门有违反减免税操作程序的现象。如对上报减免税的8家困难企业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321.5万元,未执行“先征后免”程序。到本次审计时为止,8家企业中已批准减免163.3万元,未批复的5家企业158.2万元,税务部门也未征收入库。

(三)市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今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共审计了市财政局、发改委、行管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卫生局、教育局、物价局、科技局、司法局、国资委、经委、公积金管理中心、文物局、残联、市法院、市检察院等17个一级预算单位和市劳动就业局,并延伸审计了所属的部分二、三级预算单位。审计总金额3.33亿元,是市直部门总预算金额的14%。17个一级预算单位和劳动就业局2008年收入和支出预算为15991.68万元,当年实际收入16640.86万元,是预算的104.06%;当年实际支出16647.07万元,是预算的104.1%。从审计的情况看,随着财政四项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零基预算”管理方式的推进,各单位改进预算编制,加强预算管理,预算意识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意识有所增加,财务管理水平有所提高,部门之间收入悬殊的问题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公务员工资、津补贴政策执行比较严格,违纪违规问题有所减少。但审计仍发现在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次审计的18个预算单位共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301万元(不含超、短预算问题),其中管理不规范金额639万元,违反财经法纪金额662万元,部分所属单位查出违纪违规金额1246.47万元,其中管理不规范金额775.14万元,违反财经法纪金额471.33万元。

1、部门预算执行中超预算、短预算的问题比较普遍。18个预算单位中,收入超预算的有14个单位,超预算收入1320万元,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上年结余、预算外收入、经营收入和财政追加拨款;收入短预算的有4个单位,短预算收入671万元,主要是预算外收入和基金收入短收。基本支出超预算的有15个单位,超预算支出1999万元,主要是预算安排不足;基本支出短预算的有3个单位,短预算支出907万元。项目支出中超预算、短预算的现象更为突出。

2、教育局、国土资源局、劳动就业局等8个单位执行收支两条线政策不严格,金额216万元。如教育局收取的出版社返还的新教材培训费44万元,应缴未缴财政专户,而是作为专项拨款列收列支,影响了当年预算执行的真实性,逃避了财政监管。

3、劳动就业局等2个单位改变资金用途83.76万元。如市劳动就业局将财政局拨给的劳动力市场建设费56万元,年终冲减了机关经费支出。

4、市法院等5个单位执行奖金政策不严格,在发放年度考核奖、精神文明建设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奖等奖项中,将津补贴纳入了发放基数,多发奖金119.52万元。

5、财务核算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审计的18个单位中,有6个单位收入核算不实,有7个单位支出核算不实,涉及资金655万元。

6、根据统一要求,在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把“三公”费用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给予了必要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在基本支出中,有15个单位小车使用费417万元,有16个单位公务接待费437万元。由于基本支出预算没有细化到交通费、公务接待费等具体项目,加之会计核算不实,一部分交通费、接待费在项目支出中列支,审计无从准确评价“三公”费用的合理性和有关政策执行情况。

(四)政府采购业务的审计调查情况

在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市审计局延伸审计了市政府采购办和政府采购中心组织政府采购的情况,并调查了部分政府采购供应商。审计结果表明:政府采购办和政府采购中心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8年,共实施大型公开招标和竞争性谈判17次,实施小额询价采购176次,中标金额3946万元,节约政府采购资金579万元。市直绝大多数部门和单位的大宗物品购置都纳入了政府采购序列。但按照规范操作、有效管理、最大限度节约财政资金的要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政府采购操作过程不够严谨、规范。一是存在招标公告内容与招标文件内容不一致的现象。二是对于部分通过询价方式确定采购供应商的采购业务,在引入非政府采购协议供应商时,没有进行相关资格审查或没有相关资格审查记录。三是参与询价采购的供应商不足3家时,没有按照规定报批而自行确定了供应商。四是部分汽车维修材料中标价格不统一,差距过大。

2、对供应(维修)厂商监管不到位。审计调查的4家汽车供应(维修)厂商,都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系统和控制制度,其进货渠道、产品厂家、产品价格等,均无完整的档案资料,没有正规、合法、有效的进货发票,仅凭销货同行和自制进货清单入帐,无法确定进货渠道是否正规,质量是否合格,价格是否真实,因此难于杜绝零配件次品甚至旧货进入政府采购市场。

(五)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审计情况

目前,授权市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共18家,实际纳入国有资产统计汇编的出资企业只有10家。截止2008年,这10家企业共有国有资产64.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5%;利润总额3323万元,比上年同时下降15.34%。市国资委共征收2007年度国有资产经营收益397.8万元,其中控股企业国有资产经营收益161万元,参股企业荆州水务集团分配国有股经营收益236.8万元,上述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已全额上缴市财政。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按要求编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预算,不利于准确考核评价国有资产经营情况,也不利于市人大常委会的有效监督。

二、重点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一)住房公积金的审计情况

根据审计工作统一安排,市审计局组织力量对荆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管理的住房公积金进行了专项审计。2008年,中心归集公积金2.88亿元,支取住房公积金1.02亿元,发放公积金个人贷款1.61亿元;当年业务收入4253万元,占年末公积金110536万元的3.85%;当年实现增值收益1169万元,比2007年735万元增长了60%;分配用作城市廉租住房建设资金400万元,比2007年235万元增长了70%。中心保证了资金安全有效的运行,为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做出了贡献。但审计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公积金覆盖率不高,欠缴面较大。2008年末,市本级应缴公积金单位1565个,在岗职工11.61万人,已登记1330个单位,职工10.05万元,单位、职工登记率分别为85%和86.6%。其中正常缴存的单位880个,占登记数的66%,缴存职工6.6万人,占已登记职工数的65.7%。公积金的覆盖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住房公积金的政策效应和保障作用。

2、公积金缴存额差异较大,加大了社会不公。经审计抽查,缴存基数高于政策规定最高限额的人群有3569人,占缴存公积金总人数的5%;缴存基数低于政策规定低限的人群有5713人,占缴存公积金总人数的9%。公积金缴存现状影响了公积金制度在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困难中作用的发挥。

3、体制不顺,监管仍较薄弱。目前各县市办事处的行政管理、资金和人员均由各地政府决定,中心监管难以到位。2008年,除沙市区外,其他7个县市区全年共归集公积金27617万元,支取5215万元,实现增值收益712万元,收益率仅为0.9%,远远低于市本级的水平,增值收益分配用于管理费支出499万元,占70%,用于廉租房建设补助的资金明显不足,没有达到促进提高城镇居民住房水平的效果。

(二)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审计调查情况

为了摸清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市审计局在对市直和洪湖市“五项社保”进行审计的基础上,重点对市就业局归集、管理、使用的就业专项资金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2008年,市直就业专项资金收入5615万元,其中:上级财政拨入5055万元,本级财政安排560万元,其他收入0.8万元;支出4746万元,其中: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公益性岗位补贴等三项277万元,社会保险补贴1187万元,职业技能鉴定补贴66万元,劳动力市场建设712万元,小额担保金2327万元,其他费用174万元;年末累计结余1524万元,其中当年结余869万元。从使用效益情况看:

1、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未能完全实现提高参培人员职业技能、促进再就业的目标。审计调查发现,我市职业培训机构多数采取“订单式”方式进行培训,即对用人单位与已有基本就业意向的求职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理念尚处于“完成任务、获取补贴”低层次阶段,培训目标的缺失直接影响培训的实际效果。审计延伸调查3个用人单位,当年接纳的727名再就业培训人员,至年底在岗的仅有194人。审计调查还发现,少数培训机构培训的目的仅仅为了领取补贴资金,甚至受利益驱动而虚报培训就业人员。

2、担保基金闲置沉淀,没有充分发挥担保基金的放大效应。至2008年末,市财政累计投入担保基金3050万元,按1:3的政策规定比例计算,担保贷款规模可放大为9150万元,而小额担保贷款实际年末余额为3853万元,仅占可贷规模的42%。审计调查发现,市财政2008年拨付担保基金2300万元,金融机构实际发放贷款2759万元,其中:5家中小企业贷款820万元、429名个人贷款1939万元,为当年新增可贷规模6900万元的40%左右,小额担保贷款基金的放大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尚需提高。

(三)科技研发资金效益审计调查情况

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原称“科技三项费”,以下简称“科技研发资金”),是市政府用于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和重大科研项目补助的专项资金。近几年来,市财政每年按市本级财政支出1%的比例安排预算,2008年安排科技研发资金930万元。在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中,市审计局重点对2008年的科技研发资金的安排、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了审计和调查。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我市研发资金在安排、使用和管理上有明显的进步。具体表现为项目资金在逐步集中使用,2008年重点支持机电、石油、化工、医药等4个高新技术行业和农业水产养殖业的资金308万元,占科技研发资金总额的33.12%,弥补行政经费和“撒胡椒面”的现象明显减少。与此同时,科技研发资金的使用效果逐步显现:一是鼓励了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了技术进步。2008年安排的科技研发项目中,可获自主知识产权(专利)19项。二是拉动科技成果转化效果比较明显。如2008年,投资10万元用于九菱科技有限公司“大功率减速型起动机用粉末冶金内齿圈”成果转化项目,在2007年试生产257件的基础上,2008年产量达到56322件,销售53154件,创产值163.33万元。三是促进了企业新产品规模化生产,效果明显。但审计也发现了一些有待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1、资金安排仍显分散。2008年安排的项目仍有67个之多,其中有6个属于打包项目,平均每个项目的资金量仍然不多,规模效应仍不充分。

2、仍有部分科技研发资金投向主体不合规,2008年,在930万元科技研发资金中,安排市知识产权局专利发展专项资金30万元,科技奖励资金35万元,市科技局和开发区科技局自办公司承担的4个项目65万元,占比达13.98%。

3、超范围拨款和使用不当的问题仍然存在。按省直管县市的财政体制,市直科技研发资金不应安排到县市,然而2008年安排并拨付位于公安埠河镇的民营企业——荆州市金秋葡萄园公司10万元;拨付市科技局星火计划培训中心20万元。由于星火计划培训中心只是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的一个平台,因此,截至审计调查时20万元仍沉淀于该中心,没有发挥效益。

4、科技研发项目实施结果没有按规定履行验收(结题)程序,办理验收(结题)手续,资金使用与项目监管存在缺陷。

三、重要资金和事项审计情况

(一)拉动内需中央专项拨款资金的跟踪审计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审计机关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组织力量对我市第一、二批扩大内需中央专项资金进行了跟踪审计。

截止目前,中央安排我市新增专项资金总额8.78亿元,其中第一批资金5.1亿元,第二批资金3.68亿元。

第一批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民生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减排等五大类301个项目,其中纳入全省十大重点项目的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9695万元,涉及松滋、公安、石首、江陵、监利、洪湖5个县市的5个灌区6个泵站以及荆南四河堤防建设等。

第二批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事业等四大类317个项目。上述两批项目计划总投资190177万元,除中央投资外,还需要地方通过财政配套、企业自筹和银行货款等渠道配套安排68112万元。从全市跟踪审计的情况看,中央扩大内需所增投资项目建设总体进展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地方财政配套和企业自筹、银行贷款资金难于到位,部分项目进展缓慢。截止6月30日,地方配套资金第一批到位18%,第二批到位12%, 完成投资第一批52%,第二批13%。

(二)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援建项目审计情况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市广泛动员、积极组织募捐筹资活动,并全力以赴地参与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市对口援建项目5个,概算投资4430万元,其中两所学校、两个小型水利建设项目为“交钥匙”工程。自去年以来,市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四次到施工现场实施跟踪审计。通过对承建单位以赶工程进度申请追加的投资预算进行现场审计和工程项目结算审计,共审减投资373.34万元。目前,援建项目已全部移交汉源县投入使用。从审计的情况看,市委、市政府、援建办和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援建工作,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建设资金在筹集、管理、使用上程序合法,未发现滞留工程款、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行为。

四、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情况

(一)城市重点建设资金的审计情况

市城投公司作为政府融资平台和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主体,截止2008年底,负债总额22.62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16.23亿元,同年底已完工程和在建工程支付11.78亿元,收储土地7121.83亩,支付土地协议价款及承付利息7.67亿元。

2008年,城投公司报送审计的工程预算项目16个,审计总金额为15097.47万元,审定总投资金额为14766.56万元,调整价差473.41万元,其中:审减工程款402.16万元,审增71.25万元,净审减330.91万元;报送工程结算项目14个,审计总金额6685.88万元,在工程预算和跟踪审计的基础上,决算审计审定总投资金额为6609.19万元,审减工程款76.69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工程项目由于时间要求较紧,工程前期调查不充分,导致设计出现掉项漏项情况和建设施工方案多变。二是部分工程项目预算编制偏差较大。三是部分工程施工现场记录不够准确、完整。上述问题的存在,为审计部门准确核实工程成本带来了困难。

(二)其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为了促进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建设市场秩序,提高投资使用效益,市审计局对部分其他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了决算审计。一是对地方政府性投资的荆州市广播电视局广播新闻中心大楼内外装饰工程、荆州市国土资源局培训中心大楼、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大楼改造及附属工程等进行了决算审计。二是根据省审计厅授权,对荆州港盐卡(二期)多用途码头工程、荆州长江大桥防撞工程、松滋新江口大桥改扩建工程等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决算审计。审计总金额为26401.81万元,审定总投资金额为22828.69万元,审减投资3573.12万元。查明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工程投资超计划或预算;二是个别工程变更过大,工程变更未经原设计部门及原审批机关批准;三是个别工程项目存在违规分包;四是多计工程价款的问题比较普遍。

五、市直四家医院资产债务审计情况

按现行管理体制,公立医院、学校资产财务状况与地方财政紧密相关,为了摸清市直医院资产财务现状和管理水平,以便满足下一轮医疗体制改革要求,市审计局对市中心医院、一医、二医、三医四家医疗机构2008年资产债务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调查情况显示:2008年四家医院实现收入79980.4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568.55万元;同期支出77354.43万元,当年结余2626.04万元。截止2008年底,四家医院累计亏损21833.36万元,其中一医累计亏损8319.94万元;二医累计亏损3838.42万元;三医累计亏损4308万元;中心医院累计亏损5367万元。

截止2008年底,四家医院账面资产总计142684.95万元,债务67213.75万元,资产负债率47.11%,此外还有因医保结算等形成的不良资产21833.38万元,同时四家医院均未进入社会保险系统,仅2008年一年就欠缴保费2524万元。

自2006年以来,四家医院基本建设投资22999.92万元,大型医疗设备投资14080.43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和银行贷款。目前四家医院贷款余额34047万元,年支付贷款利息2473万元。审计情况表明:市直医疗卫生机构在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水平、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财政投入不足,医院举债扩张、还款压力较大,加大了地方财政风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难度。

关于上述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市审计局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行了处理。对涉及全局的宏观问题和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在认真分析问题的性质、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后,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审计要情专报》6期,报送审计综合报告4份。关于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市政府已听取专题汇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应代明书记、王祥喜市长、杨俊平常务副市长、吴方军副市长多次就审计上报情况作出具体批示,要求认真做好整改工作;市政府在听取审计工作情况后,也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意见,要求财政、审计部门抓监督促有关部门及时纠正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并定期向市政府报告整改落实情况。市财政局已召开专题会议通报审计反映的问题,及时布置整改;市纪委、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对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力量专门进行了调查。目前,各项整改工作正在进行中。

六、加强财政管理的措施和意见

(一)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规范部门预算编制,不断增强预算的约束力。部门预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地方可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管理,还有大量艰难细致的工作要做。财政部门要组织力量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拿出既符合部门预算改革要求,又切合荆州实际的管理办法。一是在现有行政单位分类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财力相统一的原则,重新划分单位类别,缩小类别差异,最低限度地合理确定和保证公用经费支出水平。二是在准确界定预算单位事权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项目支出范围,严格项目支出标准,严格项目经费管理和核算。三是财政部门内部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加强配合,努力细化预算,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各个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增强预算意识,规范部门预算编制,避免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二)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监管。严格执法程序,理顺政府采购办和政府采购中心的关系,明确职责,合理分工,相互沟通,加强配合。政府采购机构要认真履行《政府采购法》赋予的职责,在执行采购业务环节中,严格程序,严守规范,严谨细致。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要按要求建立内控制度,完善政府采购相关资料收集、登记等办法并严格执行,主动接受政府采购机构的监督。政府采购机构要对政府采购供应商的相关产品供应渠道、价格、出入库手续等作出强制性的规定,并加强监督,杜绝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和部门基建项目的管理。城投公司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和投资主体,要实行严格意义上市场化运作,建立有效的债务偿还机制,加强土地储备与开发,提升债务偿还能力和信用等级。财政、审计、建委、规划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现场和竣工决算的管理监督,以确保工程质量,减少损失浪费,降低工程成本,为构建人水和谐城市作出贡献。对各部门、单位的基本建设项目,要加强控制,严格审批,全程监督,防止举债扩张,盲目投资。要加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决算审计,以节约财政资金,提高投资效益。

(四)进一步改进对科技研发资金管理。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准项目,相对集中规模,加强跟踪检查,试行有偿使用,实现滚动发展。市财政局和市科技局要在现有科技研发资金的基础上,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选择一批预期效果比较明显的科技研发项目,签订合同,试行有偿使用。通过有偿使用,实现科技研发资金的滚动发展。

(五)进一步严格公务员津补贴发放纪律,明确奖金发放的项目、基数和标准,制定津补贴、奖金、加班、值班补助等管理办法,规范资金来源渠道,加强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维护正常的分配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编辑 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