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交通工作情况的报告

日期:2008-11-20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荆州市交通局局长 姚荆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交通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2005年以来,全市交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荆州在全省率先实现交通现代化的目标,着力推进我市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一)坚持统筹结合,科学编制并实施“十一五”交通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全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全市交通工作确定了“六个统筹”、“六个结合”的发展思路。“六个统筹”即:坚持统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各层次路网建设协调发展;统筹公路建设和港航建设协调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客货运输协调发展;统筹交通建设、养护和管理协调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统筹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六个结合”即: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国、省、周边城市交通总体布局相结合;交通发展与荆州市“工业兴市”战略和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业走廊建设相结合;重点工程建设与突出中心城市区位优势、增强影响力、辐射力、综合功能相结合;干线路网建设与口子镇、明星镇、小城镇建设相结合;通乡通村公路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港口站场建设与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综合配套形成物流网络相结合。同时完成了《荆州市“十一五”公路、水路建设规划》、编制了《荆州市20052020年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农村客运站点(候车棚、招呼站)规划》、《农村渡口布局及改造规划》、《枢纽城市发展规划》、《县市港口规划》、《荆州港总体规划》和《荆州市农村公路规划图集》。确定了交通“十一五”发展的投资总规模、基本定位、基本思路、基本目标、基本政策,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了上述规划的具体实施。

(二)抢抓历史机遇,实现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三年来,全市交通投资规模、国省干线路网和农村公路及站场港口船闸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前所未有。一是交通投资规模实现跳跃式发展。三年来交通投资规模保持高位增长,分别完成投资20亿元、21亿元、2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63亿元,为“十五”期投资总和、“九五”期投资的三倍。二是一大批交通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完工,极大提升了城市功能、作用和地位。襄荆高速至大桥连接线、荆监一级路东方大道段、荆东高速公路提前建成通车;长江物流中心、螺山干渠疏浚和宦子口船闸工程建成投产;东荆河大桥、随岳南高速公路即将完工;盐卡二期水工码头、荆州长江大桥防撞工程交工验收;荆岳长江大桥、荆监一级路郝穴至锣场段、随岳南高速至容城连接线建设快速推进;洪监高速公路即将开工。三年间完工、在建的交通重点工程投资规模高达108亿元。荆州作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一类口岸和重要港口城市的功能日趋完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凸显。三是国省干线公路网建养管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国省干线建设完成一、二级公路路面160公里,大中桥梁5座,公路大中修工程310公里,GBM工程292公里,创建文明示范路240公里,实现公路干线好路率90%,比省定目标提高了8个百分点,连续三届在全省养护路政优胜杯竞赛中夺冠。四是中心城区港口与上海港、武汉港合资联姻,为港口吞吐能力快速提升和口岸升级注入了新动力。《荆州港总体规划》通过了交通部、省政府组织的联合评审。全市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突破3亿元,为“十五”期投资的3倍。全市拥有长江干线码头191个、泊位362个,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3500万吨,较2004年增长40%。盐卡水运口岸升级纳入国家口岸办规划。盐卡二期码头作为长江中下游首个获得交通部补助的港口项目,争取到补助资金4800余万元。荆州港成功引进上海港、武汉港合资组建了荆州港盐卡集装箱有限公司,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升,完成外贸集装箱运输量11.4万标箱,连续三年保持40%的增幅。五是新农村交通建设力度空前、规模空前,全市通车总里程走在了全省前列。全市新修建通乡油路(水泥路)570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4500公里、修建水产重镇通村公路360公里,新增1045个通油路(水泥路)行政村,85%行政村通达油路(水泥路)。已实现100%的乡镇通达三级公路和客运班车、2066个行政村通客车,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了市政府十件实事交通任务目标。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总里程相当于前30年建设里程总和,全市通车总里程达到1.7万公里,公路里程、密度在全省位居前列。六是我市纳入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规划,公路运输网络日趋完善。荆州市作为全省4个纳入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规划的城市之一,全市客货运站总数达到77个,其中:一、二级客货运站10个,三、四级站和乡镇五级站67个,已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一级站为枢纽,县市客货运输站场为节点的站场网络体系。

(三)突出服务职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好先行。交通工作为人民群众、为社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是科学发展观赋予交通部门的重要职责和职能。一是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三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投入,累计增加地方财政税收9800余万元,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带动了我市建材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一批相关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促进交通工程快速上马。完工、在建、拟建的招商引资项目投资规模突破了150亿元,特别是圆满完成了洪湖至监利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人招商工作,该项目估算总投资67亿元,是截至目前我市引进外资额度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招商项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三是跳起来摘桃子,不遗余力争取项目和资金。争取一批新增项目:荆岳长江大桥、仙洪试验区等新增交通项目,增加部、省对我市交通投资近30亿元;争取一批规划项目规划调整升级:东荆河大桥、洪湖至监利一级公路、江南一级公路项目规划先后调整为高速公路,为项目提前实施和招商引资奠定了基础;争取一批建设项目提高补助标准:监利客、货运站、盐卡二期码头、石首工业综合码头、公安件杂码头项目,争取补助资金近8000万元;争取一批地方全额出资项目改为部、省补助资本金:熊家冢旅游公路、血防综合治理交通项目,争取补助资金近6000万元。四是为“工业兴市”搭建平台。为落实市委提出的主抓工业,依托交通建园区、办工业的思路,三年累计投入资金5.6亿元,完成了荆州开发区东方大道和县市区工业园区主通道,包括:郝穴至一级路连接线、容城至随岳南连接线、国道公安城区改线等项目建设。五是为“狠抓旅游”打好基础。先后投入资金1.3亿元,修建了监利周老嘴红色旅游公路10公里、洪湖生态旅游公路23公里、松滋洈水旅游公路20公里和石首天鹅洲旅游公路22公里。六是为“重抓水产”提供支撑。投入资金1.75亿元,重点对监利、洪湖水产重镇公路向田头、村头、塘头进行延伸,修建公路766公里。七是为血防综合整治强化配套。投入资金4.84亿元,为四湖流域、公安花基台血防综合试点区修建通乡、通村公路1935公里。八是坚持以人为本,打造为民交通。全市拥有渡口527处、年渡运量近4000万人次,桥梁3800座、其中危桥近600座。为使农民群众走便利桥、乘放心船、过安全渡,先后完成乡镇渡口达标改造369处,新建农村公路候车亭447座,招呼站787处。完成新改造、维修加固桥梁51座。投入安保工程资金1776万元修建防护栏、警示桩、标志牌;实施GBM工程640公里,实现了畅、洁、绿、美、安。强制长途客车、危化品运输车、旅游车GPS或行车记录仪安装率达到100%。全市公路、大桥收费站点“绿色通道”开通率、优惠政策执行率达到100,享受减免优惠政策车辆达67万台次,减免通行费近1900万元。

(四)强化依法行政,全力打造法制、安全、廉政、文明交通行业。全市交通系统始终坚持将依法行政、安全管理、廉政建设、文明创建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促进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

1、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杜绝了公路水路“三乱”。切实履行交通便民服务承诺,对4个执法门类市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规章制度制定了流程图并对社会进行公开。加强了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窗口建设,市级39项交通行政许可项目全部进入中心,基本实现“四统一”,办理行政许可1518件,通过了市行政效能监察专项检查。开展了全市交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通过邀请人大视察、聘请政协民主监督员、参加《行风热线》互动节目等,全面加强了交通执法监督。通过严把编制、学历、年龄、执法记录和考试关,取消了近400名不合格人员执法资格。开展了以交通法律、法规为重点的“四五”、“五五”普法活动。全市公路、水路无“三乱”。认真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92件,回复率、见面率、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

2、把安全生产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大力推进国省干线安保工程、乡镇渡口达标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大桥防撞工程等,强化了安全防范措施。通过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隐患排查”、“两防”专项整治等活动,自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897项,现场整改1768项,限期整改127项,上报重大隐患2项,通过了交通部“两防”工作专项检查和水运基础设施安全质量省际互查。加大了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力度,全市共培训道路运输从业人员6600人次、培训渡工2740人次。船舶强制检验率、危货运输GPS配置率、安全监管人员的持证率、渡口渡船呼救、救生设施配备率均达到100%。全面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理顺了洈水、长湖、洪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3、严格收支两条线、严格执行部门预算、严格财经纪律。全市交通系统在全省率先实行了会计电算化、微机联网征费,全面实行部门预算管理,做到了严格收支总量、严格科目设置、严格切块比例、严格收支两条线、严格开支范围、严格拨付渠道。同时强化内部审计严格财经纪律,实行了离任法人或责任人必审,购买固定资产和基本建设及装璜装修必审等“五必审”制度,健全了重点建设工程审计共建,三年来共审计单位142家,审计金额90213万元,《审计决定》落实率达到95%以上,未发生违规操作、使用资金现象。

4、着力抓好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交通系统建成省级文明单位9个、市级文明单位14个、省厅级文明示范窗口15个。市境内207318国道建成省、市级文明示范路,省道已基本建成市级文明示范路。市征稽处缴费中心建成部级文明示范窗口。市公路局、江陵县公路局、荆州区公路局、公安县公路局、洪湖市征稽所建成省级最佳文明单位,涌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蒋雪峰、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池贤勇、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周远平等全国先进典型,全系统18人次受到厅级以上表彰。

(五)抓好廉政建设,无重大违规、违纪、违法案件。全市交通系统开展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廉政工程落实年”活动,加强源头预防腐败的制度建设,提出十个100%工作要求和目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实行市直交通单位达到50万元建设规模的工程项目100%进市招投标管理中心运作;二是交通工程建设项目100%实行了“双合同”(施工合同和廉政合同)制度;三是落实了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变更、概算调整必须100%经过设计单位审查、专家评审和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的制度;四是在工程建设领域和运输业中实行黑名单制度,黑名单公示率达到100%;五是交通行政审批事项100%进市行政审批中心集中运作;六是实行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管理率达到100%;七是市直交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报批率达到100%;八是“五必审”制度落实率达到100%;九是重点工程100%实行纪检监察派驻、审计共建、预防职务犯罪联系点制度;十是违规违纪信访案件查处、回复率达到了100%。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反腐倡廉做到了“六个到位”:即向重点工程、路网建设工程和全资国有或控股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特派员到位;向市直交通单位和国有控股公司委派主管会计、财务总监到位;市直交通单位专职纪监、工会干部配备、职责职能、职权到位;公开选拔干部、竞争上岗、考察预告、任免票决、任前公示、轮岗、换岗、回避、责令辞退到位;市直交通单位年度经济责任审计到位;交通基础设施建养工程招投标纪检监察实行全程监督到位。开展了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对全市2001年以来交通建设工程等八个方面情况开展了自查自纠。在全系统开展了对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和廉政谈话活动。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提高了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交通快速发展,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足,项目建设进展受到影响。特别是个别在危桥改造和地方政府作业主的项目中,受财政配套资金不足影响,建设严重滞后。如:洪湖的大同湖桥项目。

(二)已建成项目,财政资本金未到位,银行贷款负债沉重,还本付息压力大。荆州长江公路大桥、襄荆高速至大桥连接线项目最为突出。2008年两个项目欠银行贷款达16.2434亿元,年还本付息1.4576亿元,压力巨大。

(三)县市交通项目资金财政拨付,行业主管部门工程质量、资金监管手段弱化。“十一五”实行新的交通预算管理体制后,交通项目、工作经费实行省对县市财政直接拨付,市级职能部门对县市交通项目质量监管、资金使用管理缺乏约束手段。

(四)乡镇政府监管主体职责未到位,乡镇渡口缺乏投入,装备陈旧、监督和管理措施受限。按照省、市乡镇渡口管理办法,乡镇渡口的管理责任主体在地方政府,但目前很多乡镇政府责任意识未到位、履职措施未到位。或因财力限制,渡口大多实行个人经营,投入缺乏,安全隐患突出。

(五)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尚未建立,受县市区财政实力限制,大规模建设后养护压力巨大。目前我市公路非列养里程已经达到   14300公里,每年正常养护需投入资金4500万元,但目前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省厅的补助资金仅17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和配套压力巨大,将直接影响使用周期。

三、今后工作的打算

(一)突出重点,确保“十一五”交通规划全面实施。一是加快随岳高速荆州段、荆岳长江大桥、东荆河大桥、江北一级公路、盐卡二期码头等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凸显我市交通主枢纽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荆州市国家公路主枢纽规划》、《荆州港总体规划》获得批复。三是快速推进武汉至监利高速公路、江南高速公路、江北一级路监利至郝穴段、涉外旅游码头、开发区一级客运站、引江济汉航道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四是加大筹资、融资力度,为工程建设任务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提供保障。基本建成“三横、三纵、三桥”(三横:汉宜高速荆州段、监利至荆州一级公路、石首至松滋高速公路;三纵:二广高速公路荆州段、随岳高速公路荆州段、洪湖至监利高速公路;三桥:荆州长江公路大桥、荆岳长江大桥、东荆河大桥),实现高速公路由中心城区向县市延伸、二级公路由县向乡镇延伸、交通运输服务由城市向农村延伸,综合运输和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

(二)统筹兼顾,扎实推进新农村交通建设。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快速推进新农村交通建设。农村交通建设与四湖流域综合血防治理相结合;与口子镇、明星镇、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要向水产品基地、蔬菜基地、农业产业化基地延伸;向小渔场、小林场、小农场延伸;向旅游景点延伸。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的体制和机制,出台管理办法,落实养护责任。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加大对农村公路建养资金的投入和支持。

(三)创新机制,争取国省干线“建养管”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积极推动“政府办交通、社会办交通”落实,争取地方财政对国省干线加大建设投入;争取信贷部门对建养项目融资加大支持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公路建养加大捐助力度;争取省厅、省局对计划内项目加大立项和审批力度。加大超期服役路段、病害桥涵摸底、立项、改造力度。高度重视危桥改造工作,用三年时间完成国省干线危桥改造,用五年时间完成县乡公路及通村公路危桥改造。确保周沟大桥、洪湖小港桥、大同湖桥、新江口大桥等建成通车。建立危桥隐患档案制度、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安全监管责任制度、整治销号制度、改造质量终身责任制度、重大事故第一时间报告制度。

(四)落实责任,着力增强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全市通车里程高达17000公里,国省干线1057公里;营运客、货运车辆14175台;全市列养、非列养桥梁3800座;全市达标渡口、季节性渡口、临时渡口近1000处;全市客货运站77个,年通过旅客近5000万人次;全市通航里程2300多公里,港口泊位374座,登记在册营运船舶698艘。交通面临着繁重的公路、水路、码头、渡口、车辆、船舶、工程、桥梁等安全监管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把安全责任分解到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个工地、各个车站、各个码头、各个渡口、各个船舶,强化隐患整改,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制度、责任和效果落实。

(五)规范行为,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推进县市区交通单位政事企“三个分开”,强化行业监管、服务职能。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以交通法律法规为重点,深入推进“五五”普法;以交通执法人员为重点,推广文明执法行为规范;以编制、学历、年龄、执法违法记录、考试为重点,加强执法人员资格和执法证件管理。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强制。定期开展行政许可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和执法案卷评查,严禁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执法裁量过程中趋利执法行为发生。实行“两集中、两到位”,进一步规范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交通窗口工作。

(六)强化监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廉政承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坚定不移遏制交通建设领域违法分包、转包行为,着力规范和整治交通市场秩序。加强源头治理,实行分级、分项、分工负责制,加大交通工程立项、融资、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计量支付、竣工验收等重点环节监管。要加强专项资金和重点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

交通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与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今后的工作任重道远。这次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和审议全市交通工作情况的报告,这是人大常委会对交通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虚心听取常委会的意见和批评,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改进今后的工作,为全市交通事业的发展进步,为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韦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