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水产工作情况的报告

日期:2008-08-06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荆州市农业局局长 窦华富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的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市水产业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2007年,全市认真贯彻“重抓水产”的战略决策,全面实施水产业壮大工程,水产品产量达到763万吨,一直保持全省第一的地位;渔业总产值达到728亿元,渔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69%;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660元。水产业已经成为我市的一个优势产业。

一、所做的主要工作

1、重抓组织领导,统一发展荆州水产业的认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变水害为水利,变“排水农业”为“载水农业”,大力发展水产业的工作思路。尤其是去年,市委提出了“重抓水产”的战略决策,全面实施“水产业壮大工程”,实现水产“211目标。并成立了以应书记为组长,傅书记、孙主任、刘市长为副组长的荆州市水产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水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也把水产业作为荆州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上下联动,形成了全市上下大力发展水产业的强大合力。洪湖市提出了打造中国水产第一强市的战略目标,监利县制定了“以水兴县、以水富民”的发展战略,公安县作出了“扬百湖优势,建水产强县”的发展思路,全市上下掀起了大办水产、办大水产的高潮,有力推动了水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2、重抓目标规划,用规划体系引导水产业大发展。为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全国淡水渔业经济第一市,市发改委和农业局编制了《荆州市现代渔业经济区发展规划》,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组织审定并专门行文批复。各地以《规划》为指导,把发展水产业与治理水污染、防灾减灾、血防灭螺、交通电力建设等结合起来,大中小规划相配套,县乡村规划一盘棋。洪湖市邀请21位全国知名水产专家、经济学专家举办洪湖市发展现代水产业战略研讨会,及时调整“十一五”水产发展规划,努力创建中国淡水水产第一强市()。监利县制订了水产业三年发展规划,大力实施“133工程,着力建设“一带三廊四大板块”。公安县提出了建水产强县的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这些规划制订,为我市水产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3、重抓板块建设,用政策扶持水产大开发。板块建设是我市水产大发展的助推器。全市渔业发展按照4个特色渔业基地、3个渔业养殖带和16个示范区进行布局和建设。各级按照总体规划,突出规模效益,大力推进以巩固完善老基地、提档升级新基地、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核心区为主要内容的水产板块建设。水产板块面积达到150万亩。今年元月,在省政府表彰的5个水产大县中,洪湖、监利、公安名列其中。前不久,全省农业板块暨畜牧水产大县建设工作会议在荆州召开,洪湖市、监利县、公安县、石首市和荆州区被列为全省水产大县创建先进单位。

去冬今春,各地积极制定优惠政策,建立激励机制,掀起渔业大开发热潮,共开挖精养鱼池1655万亩,改造鱼池3102万亩,发展虾稻连作593万亩,超额完成了年初目标任务。洪湖市财政列支200万元用于全市水产开发和水产板块建设,对水产品牌创建实行重奖。监利县财政列支140万元对新建集中连片精养鱼池实行以奖代补。公安县财政列支30万元对花基台新农村建设试点区的鱼池开挖实行以奖代补,拿出25万元对水产5强乡镇进行奖励。石首市财政列支30万元重点扶持小龙虾种苗生产基地和连片养殖大镇。荆州区每年安排5万个水利标工用于精养鱼池改造。沙市区对建设100亩以上的休闲鱼庄给予1万元的补贴,大力发展城郊特色渔业。有关部门全力支持水产开发。发改委牵头制定规划落实项目,交通部门积极做好道路基础设施向水产基地延伸工作,水利部门把“三改一建”纳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统筹安排,电力部门提出水产养殖用电享受农用电价政策,国土资源部门制定了水产开发和水产加工用地优惠政策,金融部门加大水产业贷款力度,全力扶持水产业发展。

4、重抓品种优化,“一鱼一产业”基本形成。全市各级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调优品种结构,按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要求,大力推进以小龙虾、河蟹、黄鳝、黄颡鱼、龟鳖等品种为龙头的“一鱼一产业”迅猛发展。小龙虾迅猛发展,面积达到60万亩,产量58万吨,产值65亿元,已由过去的小品种发展成为大产品,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河蟹放养面积54万亩,产量39万吨,产值148亿元,单养、混养和池塘养殖、湖泊放养等多种模式的不断探索,提高了河蟹品质和养殖效益。黄鳝产业、黄颡鱼产业、龟鳖产业也已形成区域规模,养殖模式不断更新,单位产量和产品品质逐步提高,市场需求大增,形成了苗种、养殖、加工外销的产业化格局。

5、重抓水产加工,水产品加工出口快速发展。水产加工业一直是制约水产业加速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市水产品加工出口在质和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加工科技含量显著提升,加工能力不能增强。去年新增了石首广兴、荆州金鲤鱼和松滋聚龙等水产品加工企业,荆州中科、21世纪物流、湖北大明等水产品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全市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40多家。洪湖德炎、鱼米乡、监利越盛、天河等年销售额在千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超过10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2007年,全市转化水产品总量20万吨,水产品加工量88万吨,加工出口17万吨,出口创汇额5040万美元。其中小龙虾出口过万吨,创汇4140万美元。

6、重抓科技服务,生态养殖和品牌建设成效明显。为服务水产业大发展,各级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深入实施渔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渔民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市选取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4080户,重点推广8大品种和8大技术,户平增收1000元以上,带动辐射水产养殖户2万户。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技术服务活动,一年来,全市各级共培训渔民8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余份。推进渔业生态建设,认真抓好公安县、沙市区、石首上津湖、监利县周城垸4个国家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县(区、场)建设。加强对水产投入品的监管,坚持渔业标准化生产,全市水产品质量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水产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精品名牌战略取得较好成效。全市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达到28个、面积54万亩,获得无公害水产品标志12个、绿色食品标志6个。洪湖“德炎淡水小龙虾”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7、重抓渔业行政执法,渔业管理规范有序。全市大力宣传贯彻实施《渔业法》,坚持“依法治渔、依法兴渔”,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认真履行职责,文明规范执法,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中央电视台、中国渔业政务网、省市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媒体宣传报道我市水产发展97条次。禁渔期间,筹措渔民补助35万元、安排转产或打零工400余人,发放机动渔船燃油补贴700万元;查处长江电捕鱼案件4起,查扣电捕渔船9条,处罚违法人员31人,其中刑事拘留2人;向长江投放“四大家鱼”种苗15万斤,约20万尾,成功放流中华鲟50012尾。规范渔船登记检验、提高渔船“三证一照”的核发率,逐步建立起渔船电子档案管理网络。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文明执法创建活动,市渔政处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渔业文明执法窗口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市水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加快产业发展,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步伐上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鱼池、塘堰淤塞,设备设施老化,生产能力下降;二是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少而小,缺乏叫得响的精品名牌,产业辐射和带动能力低;三是科技服务还不能很好适应生产发展需要,名特苗种生产供应不足,鱼病防治、水产品检疫和质量检测体系不健全,不能满足现代渔业发展的需要;四是渔政执法体系建设滞后,不少地方渔政人员和工作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渔政装备落后,执法手段不强。上述这些问题亟待得到解决。

三、后段工作打算

2008年是“重抓水产”、实现“211目标的关键之年。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我市水产业乘势而上、快速发展,下段的主要工作是:

1、抓水产大开发,推进板块基地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监利水产现场会议精神,加大渔业开发力度,大打一场消灭冬闲田的攻坚战。今冬明春,全市规划完成扩大小龙虾面积40万亩、新挖鱼池15万亩、改造鱼池30万亩的目标任务。在抓好水产大开发的同时,重点抓好5个水产大县、7个省级水产板块和3个市级水产板块建设。以设施建设为重点,开发新鱼池与改造老基地相结合,养殖开发与基础设施相配套,促进渔业基地的提档升级。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水产基地延伸,加大基地与基地、基地与市场的连接,建成既能抵御自然灾害,又具备现代渔业生产能力的大板块、大基地。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仙洪监新农村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在洪湖沿湖地区建设高标准生态渔业示范区和旅游观光区,尽快形成200万亩的水产大板块,建设一批“水产大镇”、“水产特色”乡镇。

2、抓“一鱼一产业”,推进特色渔业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和生产优势,重点发展经济效益好、有市场前景的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继续抓好“一鱼一产业”发展,力争今年小龙虾、河蟹、黄鳝产值分别过10亿元,黄颡鱼和龟鳖产值分别过5亿元。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在巩固提高渔业第一产业质量和效益的同时,积极推进以加工、流通、休闲渔业为主的二、三产业发展,着力调整和优化渔业内部产业结构。

3、抓水产加工,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学习和借鉴河南“双汇”产业化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龙头企业工程”,培育壮大年销售额在千万元以上的规模龙头企业10家,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延伸水产业链条,加速培育水产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形成“龙头+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规模效益,推进荆州渔业产业化发展。

4、抓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行标准化养殖方式,进一步加大“三品”的认证力度,力争5个水产大县的无公害率达到100%。以无公害水产品基地、生态渔业示范基地和出口备案基地为重点,抓好投入品的日常监管,做好违禁药物的例行检测,加强从产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监控,确保上市水产品安全。重点打造洪湖德炎小龙虾、洪湖清水牌河蟹、石首笔架鱼肚、荆州青莲乌龟等地方特色水产品品牌。通过品牌建设工程,带动全市水产品上档次、上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5、抓体制创新,促进水产业规模化经营。坚持把水产业作为平原湖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主攻方向、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学习江浙先进地区的经验,把农民的土地通过合作社和协会,以股份制合作经营等方式有效地整合起来,实行土地流转,开展规模经营。大力开展渔业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大型水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有实力、懂经营、善管理的大老板,促进水产养殖的规模化经营。

6、抓科技服务,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抓好今冬明春渔业科技大培训,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送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普及大水面河蟹生态养殖、网箱无公害黄鳝养殖、小水体立体综合养殖和池塘多品种配套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大力推广小龙虾野生寄养、虾蟹混养、网箱养鳝等优化模式,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及产出率。完善乡镇水产技术服务体系,把水产重点乡镇的服务人员配足配好,并集中培训,提高其服务技能,认真落实“以钱养事”经费。强化以水产苗种体系、技术推广体系、水产品检测体系为重点的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市场、信息、法制等各项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渔政执法管理,加大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力度,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韦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