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荆江报告(上)

日期:2023-04-28 来源:荆州日报
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

母亲河长江,在这里流淌出雄奇壮美的荆江,哺育了九州之一的荆州。

浩浩长江,横贯荆州。483公里径流里程,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长。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荆州责重如山!
长江荆州段临江仙公园

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从荆州港乘船考察荆江,对长江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问诊、定向领航。

荆州牢记殷殷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荆州作为”贡献“长江之治”,以“荆州担当”作答“时代之问”。

5年,荆江两岸不断刷新颜值,高质量发展的步履愈发铿锵。
 
新理念
思想伟力引领高质量发展壮阔航程

暮春四月,荆江之畔,草木葳蕤。

荆州经开区绿色循环产业园内,能特科技有限公司新厂区一栋栋车间整齐排列,春光映照下格外醒目。

可就在5年前,能特科技等大小化工企业还林立江边。

面对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发展?这是一道必答题,荆州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在思想上打响一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的攻坚战。

2018年,荆州启动76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沿线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全部“清零”。作为荆州医药化工产业龙头企业,能特科技整体搬迁至绿色循环产业园。
荆江岸边柳林洲公园 毛杰 摄

拆除临江化工装置、治理工业污染、腾退岸线实施复绿……昔日的“伤筋动骨”,在公司总经理张光忠看来是“先行一步”。“关改搬转”让能特科技再获新生,更迎来与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的“一纸婚约”——合作打造全球维生素E生产基地。

5年,荆州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治绿”70家,关停拆除长江干线码头340处,腾退岸线55公里。以“绿色”提效能,乘“关改搬转”东风,企业实现“搬大、搬精、搬强、搬绿”!

“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先立个规矩,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长江时强调,要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是荆州把握好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共抓长江大保护的科学指导、行动指南。

市委书记吴锦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荆江时的殷殷嘱托,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守护一江碧水东流,全力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

树立了怎样的发展观,就有怎样的发展路径选择。

荆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用好长江经济带发展“辩证法”,发挥长江“扁担”中间部位的特殊区位优势,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锚定“四大目标”,打好“四大会战”,推动发展层级实现新突破、城市能级实现新提升、经济量级实现新跨越。

打一场工业突围战,以“绿”焕新——对标全省“三高地、两基地”和五大优势产业,持续做强做大“4611”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实施产业链协同发展、技改提能强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绿色智能引领“四大工程”。

打一场招商阵地战,抬高“门槛”——从“捡进篮子都是菜”到“提着篮子去选菜”,荆州根据自身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突出特色重点,提高招商项目“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打一场投资立体战,深谋项目——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优先,聚力“五个重大”,专业精深谋、全力以赴引、不遗余力争、建管并重推、全员上阵抓,把项目谋划融入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策划生成了一批重大项目。

打一场“双优化”攻坚战,打造标杆——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温度开展“十问十帮”温暖行动,不断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的“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

一战接着一战打,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荆州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较快增长。

2022年,荆州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双双突破3000亿元,继湖北省“一主两副”3个城市之后,率先填补“3000亿层级”空档,实现历史性突破。

3000亿,是一座城市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分水岭。对荆州而言,是新起点、新高度,是量的突破、更是质的提升,是脱胎换骨、是蝶变重生。

水,是荆州之脉;绿,是荆州之源。一股新生的产业力量在荆江两岸涌动。
 
新赛道
绿色绘就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

万里长江行至江汉平原腹地,在“流连忘返”中串起荆州全境8个县市区,为荆州留下“鱼米之乡”“天下粮仓”的美誉。
“荆州味道”香飘第七届食博会·预博会

四月春光好,正是农忙时。

长江北岸监利,饱满、鲜活的小龙虾每天从虾稻田中捕上来,送到交易市场,再“坐上”冷链车,源源不断“跳”上全国各地餐桌。 

“虾稻共作”,稳粮增收。近年来,监利充分发挥低湖田多、水网密集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虾稻共作”模式。2022年,监利粮食总产量达到127.85万吨,稳居全省第一;小龙虾产量16.5万吨,稳居全国第一。

“稻田养虾的秘诀是什么?”监利人不假思索:“养好虾,必须先种好稻。”

朴实的话语,道出“虾稻共作”的内在生态逻辑: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为小龙虾提供了饵料,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提供生物肥,在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中,虾与稻的品质都近乎天然。

保生态安全为先,实现守好粮食安全与促进农民增收双赢,正是荆州千里沃野绿色发展的“农耕图”,也是推进长江大保护最生动的实践——

荆州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广“双水双绿”生态种养模式,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1.04%,化肥农药亩均使用量连续7年实现负增长;

建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基地20个,累计5020公顷;

打造一批地域优势明显的原生态农产品基地,形成了“荆州鱼糕”“荆州小龙虾”“公安葡萄”“洪湖莲藕”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生态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重点打造优质稻米、淡水产品、油菜籽、畜禽4条优势产业链,农产品规上企业达到537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280亿元……

荆州,在稻田里找到“生态密码”,正在生产线上持续植入“绿色基因”。

“投资绿色,值吗?”

中石化四机公司用持续10余年的绿色发展给出答案:以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为目标,从末端治理到源头管控,把节能减排嵌入生产流程,把绿色驱动融入制造过程,将绿色变成创造力、生产力。

“既要开发‘金山银山’,更要保护好‘绿水青山’。”四机公司聚焦“电动革命”,推动压裂装备从柴油驱动向电驱动转变,研制出5000型电动压裂橇组,成功解决了压裂施工中功率提升难、运维成本高、节能环保受限等难题,为我国页岩油开发提供安全、绿色、高效保障。

今年3月24日,工信部公布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石化四机公司和湖北美的电冰箱、法雷奥、山鹰纸业同时摘得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还有2家企业入选“绿色设计产品”名单。

以生产“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荆州积极引导企业推广应用新项目、新技术,降耗减排、提质增效,抢占绿色发展新赛道。

在荆州美的洗衣机工厂,上千台自动化机器代替工人走进车间,各个生产环节通过5G“无缝衔接”,每15秒就有一台洗衣机下线……今年2月,该工厂荣获GSMA全球移动大奖(GLOMO奖)“5G产业合作伙伴奖”,成为智能化工厂的典范。
美的洗衣机荆州产业园生产车间

技改,正深度推动“美的系”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美的荆州冰箱工厂被列入全球“灯塔工厂”,成为荆州首家、全省第二家全球“灯塔工厂”;美的楼宇科技荆州工厂成为国际认证低碳工厂,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蜕变。

汇达科技老厂区位于滩桥镇观音寺,距离长江不到1公里。2018年,投资4.7亿元,将工厂整体搬迁到荆州经开区绿色循环产业园,并淘汰低端产品双甘膦,新增高端产品四氨基联苯,广泛运用于航天航空领域。汇达科技一跃成为省级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淘汰落后产能,增添绿色动能。去年,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3.9%,增速全省第一,真金白银的“技改红利”加速释放,循环、低碳、绿色成为荆州产业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按照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荆州加快推进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工业园区建设。
 
新动能
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这个春天,荆州招商“春季攻势”轮番上阵,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接连抢滩登陆。今年揽获的5个百亿元工业项目中,4个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含金量、含科量、含绿量高,战略性、引领性、带动性强。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迎来战略机遇期、加速突破期和重大窗口期。各地“群雄逐鹿”,使出浑身解数招大引强,荆州为何能站在风口上“领跑”?

一跨长江、两越黄河,作为国家“北煤南运”最长的煤炭运输战略大通道,浩吉铁路与长江在中部地区无缝衔接,江陵站成为浩吉铁路铁水联运的长江第一站,也是唯一一个交汇点。

黑金通道与黄金水道十字交汇,让荆州从“内陆腹地”一跃成为“开放前沿”,区位优势汇聚资源要素,加速转化为发展动能。
湖北华电 孙杨 摄

以“煤”为“媒”,随着华鲁恒升、湖北华电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江陵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将形成煤电港化四大发展板块。

松滋市临港工业园内,史丹利、云图控股两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新能源新材料项目,正开足马力、大抓施工,将为荆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逐“绿”新赛道,澎湃新动能。聚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荆州将崛起一个现代化水平高、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千亿产业集群。

长江大保护的过程,也是提高发展质量、以新方式实现新发展的过程。

“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推动长江保护发展指明了方向。
招商引资,是推动增量崛起、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必由之路。荆州找准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深度对接全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4611”现代产业体系。

以招商“一马当先”引领发展“万马奔腾”,“4611”现代产业体系立起“四梁八柱”。

预制产业“预制”未来。安井集团、中膳国际、麦金地集团、正大集团等一批头部企业落户,推动农业产业链加快向预制菜领域延伸,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十四五”末形成500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华中预制菜之都”。
荆州味道,荆津有味

纺织服装产业向高端进发。充分发挥婴童装、苎麻、印染特色优势和针织独特优势,用好中国印染循环经济研发生产基地“金字招牌”,吸引富春染织等一批链主企业入驻,加快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汽车零部件产业破茧成蝶。凯迩必、伟速达、安波福、施坦达等一批世界汽车零部件产业“隐形冠军”布局;云图电池前驱体材料、苏州德加电解液等汽车产业链项目落户;恒隆、法雷奥竞逐新能源赛道,进一步释放“雁阵效应”。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方特东方神画、荆州园博园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持续引爆市场,荆州正改写湖北旅游版图,先后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纪南文旅区入选“践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典型案例;成功举办首届楚文化节,楚文化已成为一张新的城市名片闪耀夺目光芒,赋能荆州高质量发展。

……

一手抓产业培育,为高质量发展夯基蓄势;一手抓创新驱动,让“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以荆州科创大走廊、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两个创新策源中心建设为关键支撑,打造区域性科教创新中心。

在内建设科创大走廊、在外布局“科创飞地”,古城荆州如凤凰展开“双翼”,振翅之间持续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菲利华、航天南湖、江瀚新材成为荆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首批入驻企业,形成研发在光谷、生产在荆州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结出科技硕果。
目前,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56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46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39家,高新技术企业59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1695家,居全省第4位。

另据信息显示,全省七成以上市州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30%。其中,荆州达到40.9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百年守望 吴才华 摄

四月芳菲天,荆江两岸春潮涌动。母亲河长江,不断展露新的容颜,滋养沿线万物;新的5年,荆州仍需扛牢政治责任,绵绵用功,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奋力绘就新时代“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