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鄂黔渝湘浙五大党报联合采访,党的二十大代表共话长江大保护—— 荆州市委书记吴锦:绘就“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

日期:2022-10-20 来源:湖北日报

编者按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同心协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党的二十大期间,湖北日报联合贵州、重庆、湖南、浙江4省市党报,采访各省市党的二十大代表,邀请大家共话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荆州市委书记吴锦接受了专访。

长江流经荆州483公里,占长江湖北段45.6%;荆州8个县市区依江而立,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4条,天然湖泊184个、占全省24.3%,荆州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中肩负重大政治责任和特殊历史使命。

“近年来,荆州市干部群众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荆江时的殷殷嘱托,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党的二十大代表、湖北省荆州市委书记吴锦介绍,近年来,累计投入400多亿元实施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绘就“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

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开展“碧水、绿岸、洁产、畅流”行动,在“搬、治、减、拆、打、改、管、退、造、保、督、查、控、建、收、还”十六字上下功夫,实现荆江两岸水清、岸绿、景美。推动岸线治理,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63家、完成率82.89%,364处整治类码头已关停拆除340处,腾退岸线55公里,植树造林230万亩,基本实现应绿尽绿,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强化河湖治理,自筹资金80多亿元,完成洪湖退垸破口通湖21.27万亩、生态施工15.17万亩,完成长湖3个圩垸、7149亩退垸还湖工作。加强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保护等工作,先后建立30个省级以上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湿地)公园,全市湿地保护率达82.43%,江豚种群数量增至100余头,麋鹿种群数量增至2500余头。

探索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立足于流域的系统性、水流的规律性,坚持全流域“一盘棋”、全要素“一张图”、全过程“一本账”,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落实流域片区责任,统筹推进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开展四湖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每年设立7000万元生态补偿奖励专项资金,实行差异化考核,倒逼四湖流域沿线县市区履行治水责任,四湖总干渠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实施中心城区水生态修复工程和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立4条生态补水线路,每年仅向护城河补水就达3000万立方米,环荆州古城湿地公园水体水质提升为Ⅲ类,建成“国家湿地公园”。与宜昌、荆门、恩施联合签署《长江禁捕跨界水域协同执法合作协议》,实现长江、清江、沮漳河等水系流域共保联治。与湖南省常德市、岳阳市、益阳市和长沙市望城区建立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境联动治理机制,携手开展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水安全保障“四水共治”。

擦亮美丽荆州、绿色崛起高质量发展底色。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与浩吉、焦柳铁路“双十字”交汇优势,推动物流运输港、产业港、贸易港、服务港、功能港“五港”并建,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高标准建设大宗商品铁水联运枢纽,打造内陆开放“新沿海”。今年1月至8月,完成铁水联运量1096万吨、增长95%。擦亮用好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两块“金字招牌”,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三线一单”管控要求,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全面打响工业突围战、招商阵地战、投资立体战、“双优化”攻坚战“四大会战”,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盘。

吴锦表示,下一步,荆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系列重要要求。荆州将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五个关系”,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以实施总投资72.15亿元的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为契机,深入开展长江高水平保护六大污染治理和四大生态修复攻坚行动,扎实推进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加速形成体系完备的滨江城镇带、生态带、产业带,高水平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功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