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日期:2014-07-30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荆州市审计局局长  王本波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06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湖北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市审计局对2006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工业兴市”发展战略,以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促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注意分析把握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揭露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严格、不规范、不合法等突出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促进完善管理。主要审计了财政局具体组织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市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教育、城建、物价、商务等9个部门及所属部分二级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社保资金、廉租房资金、重点建设资金等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情况等。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下,各部门、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国家各项宏观政策落实,为工业兴市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审计结果看,2006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总体较好。对2005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在市政府的督办下,大部分都得到了整改,具体整改情况,已于2006年底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一、2006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1、财政总收入:2006年,市本级实现财政总收入89072万元,占预算收入任务75538万元的117.9%,比上年同期增收16818万元,增长23.3%。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34206万元,占预算任务33154万元的103.2%,同比增加2691万元,增长8.5%;上划省级收入完成8120万元,占预算任务7920万元的102.5%,同比增加553万元,增长7.3%;地方收入完成33418万元,占预算任务33113万元的100.9%,同比增收1629万元,增长5.1%

征收分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实现4162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40580万元的102.6%,同比增收4281万元,增长11.5%;地税部门实现24610万元,完成任务23661万元的104%,同比增收1053万元,增长4.5%;财政部门实现2283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1297万元的202.1%,同比增收11484万元,增长101.2%(其中:新增土地有偿使用费11801万元)

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情况:2006年,市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418万元,占预算任务33113万元的100.9%,同比增收1629万元,增长5.1%。其中:各项税收收入完成 24012 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2%;非税收入完成9406万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28%

3、一般预算支出完成情况:2006年,市直一般预算支出101728万元,剔除省专款13815万元,地方预算支出87913万元,比预算64124万元增加23789万元,为预算的137.1%。2006年市本级支出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按省财政厅要求将2005年底转移支付14290万元列入2006年支出;二是调整工资及津补贴增加支出7340万元。剔除这两项政策性增支因素,市直一般预算支出执行数比预算增加2159万元,为预算的103.4%

4、市本级财政收支初步平衡情况: 2006年,市直一般预算收入总计为118664万元,其中:本年收入33418万元,上级转移支付、税收返还和专项补助收入7051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14290万元,调入资金442万元。市直一般预算支出总计为120046万元,其中:本年支出10172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8318万元。收支相抵,支大于收1382万元,比年初预算缺口2500万元减少1118万元。

5、基金预算收支及结余情况

2006年,基金收入总计为7059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3753万元。市本级完成基金收入56845万元,为基金预算收入任务40191万元的141.44%, 比上年增长48%。市本级完成基金收入中,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43517万元,占基金预算收入的112.04%, 比上年增长17.6%;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2405万元,比上年增加11905万元;其他部门基金收入完成923万元。2006年,基金支出总计70155万元,剔除上级专项补助已列支出13753万元后,地方基金支出实际为56402万元(含调出资金442万元),比上年增加18504万元,增长48.8%。本年收支平衡,年末无结余。

二、2006年度市本级财政预算管理审计情况

2006年,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在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创新财政运行机制,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提高生财、聚财、用财、理财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财政收入目标的实现以及财政收入质量的提高,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扶持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财政四项改革方面,市直已有112个部门共265家单位纳入了部门预算的编制范围,237家与财政有经费领拨关系的单位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范畴,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实现了政府采购网络化管理,出台了《荆州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收支两条线”管理。

总的看,市财政局在具体组织2006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过程中较好地履行了职责,预算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但审计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预算编制不细、预算指标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致使部门预算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通过对106家一、二级预算单位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对比分析,实际预算收入87038.38万元,是预算安排的174.13%,实际支出83511.43万元,是预算安排的167.08%。从预算安排的人均基本支出水平看,高的7.07万元,低的仅2万元,预算指标的不合理,导致基本支出在预算安排上人均水平相差5.07万元。从对其中某一个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与预算安排对比看,预算安排收入和支出为359.25万元,实际执行31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预算124.45万元,实际执行283.08万元;项目支出预算204.8万元,决算反映30.92万元,预算安排对下属单位补助支出30万元,实际没有发生。由于预算编制不细,部门预算缺乏约束力,致使今年审计的9个部门中,人均基本支出水平高的8万多元,低的4.86万元。

2、预算支出中有16550万元年初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2006年,预算安排本级财政支出64571万元,部门预算安排的财政拨款48904万元中,有10471万元未下达到预算部门和单位。部门预算安排的财政专项支出11279万元中,有6079万元也未下达到具体预算部门和单位。

3、部分项目支出预算的具体计划安排和拨付滞后,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年初市本级预算安排科技三项费646万元,至当年1030日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才联合下达第一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38万元,第二批计划于1120才下达,致使当年仅拨付218万元,占年初预算的33.75%。二是市直2005年教育费附加支出预算711万元于2006823才下达;市直2006年地方教育发展费支出预算311万元于20061214才下达。

4、部分单位上年专户资金余额没有全额纳入下年度预算管理,影响了预算的完整性、公允性。2005年底,非税局财政专户管理的各单位预算外资金年初余额8019.63万元,而纳入2006年部门预算的上年结余只有2549.78万元,仅占31.79%

5、应作未作预算收入98.82万元。2006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科收“非转经”收入173.62万元,当年返还各缴款单位74.8万元,余额98.82万元存财政专户, 未作预算收入。

6、财政监督管理不严格。广电部门除广电局机关外,其所属单位均未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未纳入财政集中收付管理。

审计认为:作为具体组织市本级预决算的财政部门,应当严格执行预算总会计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预算编制、组织预算收入、预算收入的再分配以及执行有关程序等方面应加以规范和改进,切实履行职责,规范预算管理的范围,加强财政监管,积极组织并如实反映预算收入,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及时按照人大批复的预算拨付相关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三、2006年度税收征管审计情况

2006年,税务机关在加强部门协作,强化税源管理,进一步推行以票控税制度,加大税收稽查力度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在积极组织地方税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进一步加强票证管理,取消手工税收票证和部分代征点,对车辆税收征收点实行了微机联网,使用机开票汇缴入国库;加强税费缴库管理,与有关部门单位协作,规范账户管理,及时纠正专户、规费账户中税费混存和个人社保费代征专户不及时缴库的问题;健全内控制度,规范财务核算等,税费总收入有一定增长。

2006年,市直累计完成税费(含基金)总收入70112万元,为年度计划63412万元的110.5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4609万元,为年度计划的23661万元的104%;社保费完成43375万元,为年度计划38644万元的112.24%;规费收入完成2128 万元,为年度计划1107 万元的192.23%

2006年,完成堤防费收入516.82万元,上交516.7万元,年末余额0.12万元。完成地方教育发展费收入629.85万元,上交629.73万元,年末余额0.12万元。(2006年规费户年末余额1.01万元,其中06年利息收入0.77万元)

但是,在税费征管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纠正和改进的问题。

1、部分税种收入未完成计划,有的税种同比下降幅度过大。2006年营业税完成12117万元,为计划的98.6%;土地使用税完成643万元,为计划的84.4%,同比下降8.3%;印花税完成265万元,为计划的85.2%,同比下降7.3%

2、经审计调查20家企业及单位,发现存在税收核算不规范、申报纳税不及时、少申报应纳税额等情况,共欠缴税费838.57万元。其中:营业税及附加460.26万元,土地使用税42.94万元,土地增值税25万元,房产税20.67万元,堤防费126.4万元,地方教育发展费163.3万元。

上述问题的存在,表明市本级税收征管、稽查工作与国家税收征管政策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全国增长较快的三产业税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房地产业税收方面,税收征管、稽查力度应予加强。在全国和周边地区税收增长都较快的大环境下,市本级地方税收的部分税种未完成计划,有的甚至同比下降,对市本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和财政收入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了一定影响。

四、2006年度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2006年度的预算执行审计涉及市建委、国资委、教委、物价、民政等9个一级预算单位并延伸审计和审计调查了11个二、三级预算单位。审计结果表明,由于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府的高度重视,财政部门的严格管理和监督检查以及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预算管理意识得到逐步增强,大部分单位执行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制度比较好,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违纪违规问题明显减少,2006年度预算执行总体情况是好的。但在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收支管理中仍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问题:

1、执行部门预算不严肃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本次审计的9个一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收入3715.71万元,实际收入4631.9万元,比预算增加888.99万元,为预算的124.66%;预算支出3715.71万元,实际支出4529.79万元,比预算增加786.88万元,为预算的122%。有4个单位实际支出超过部门预算30%。审计认为,这其中既有预算编制不合理的因素,也有各单位对预算的严肃性认识不足。预算和执行存在的差距,反映了预算的刚性不足,执行的随意性大,弱化了部门预算的约束力,这样不利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勤俭节约意识的形成。

22个单位截留应缴财政预算收入142.5万元。如市国资委2006年下达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任务340万元,实际收取173万元,上交财政100万元,应缴未缴财政国有资产经营收益73万元。市建委所属质检站应缴未缴国有资产“非转经”占用费收入8万元。此外,国资委所属产权交易中心20052006年处置国有资产核销款收入186.55万元,除上缴国资委85.93万元,返还企业和评估等费用开支39.12万元,还余61.5万元未按市政府规定缴国资委“不良资产处置收益专户”。

36个单位应作未作收入挂“往来”398.37万元,并从“往来”中列支196.46万元,逃避财政监管。如市教育局2006年收取湖北省出版总社、华中师大出版社等单位返还的新教材培训费55.1万元挂应付款科目,未作收入反映,并在往来款中直接支付新教材培训费26.5万元。市广播电视局收取的大楼出租收入45万元,下属单位上交的物业管理费56.3万元共101.3万元挂“往来”,并直接从“往来”中列支物业管理费53.3万元。

43个单位无依据或以赞助费等名义违规收费119.62万元。如市商务局向有关企业收取项目赞助费、万村千乡表彰赞助费共46.55万元,商务局下属的贸促会以“企业开拓市场项目”名义向有关公司收费35万元。

市本级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部门预算安排不足,部分单位的预算中特别是公用支出预算难以维持机关的正常运转。主观上也存在对预算的法定约束力认识不足,财政法律法规意识不强,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格,会计核算不严格等。具体体现在:一是部门预算改革没有完全到位,零基预算未能真正实施。年初财政部门在编制预算时,由于受地方财力限制等原因,基本上还是采取基数加增长的模式,对公用经费尚未建立起科学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公用支出标准普遍偏低,实际难以执行,使预算支出的约束力不强。同时,项目支出不够明晰,编制比较粗放,导致执行过程中随意性比较大,不利于增强自我约束、加强外部监管。二是纳入部门预算编制的范围过于宽泛。审计认为,将一些目前属于自收自支和财政定额补助的事业单位纳入部门预算,一方面由于收入难以准确测算,增强了预算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加大了部门预算编制的工作量,使应该严格实行预算管理的重点不突出。三是部门预算在编制过程中,虽然将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等作为预算外收入纳入了部门预算,但在实际执行中对这部分收入征收情况既未实行有效监督,也未进行必要的预算调控,基本上是各单位收多少返还多少,致使少部分单位凭借其占有的部门资源优势多收多用,一方面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导致部门之间的收入悬殊。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也不利于从深层次上真正解决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

五、部分专项资金审计情况

(一)社保资金审计情况

为服务构建和谐荆州,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促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4月至5月,根据国家审计署统一部署和省审计厅安排,市审计局采取上审下和交叉审的方式,对全市2006年度五项社保基金和再就业资金进行了审计,以下重点报告两项基金和再就业资金审计情况。

1、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去年全市基金总收入12.43亿元,总支出10.79亿元,累计结存2.74亿元。省下达我市扩面任务2.2万人,实际完成2.53万人,超额完成15%;下达征缴任务6亿元,实际完成7.45亿元,超额完成24%。除市直基金亏空2031万元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体运行态势较好。但审计中也发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以资产抵缴基金的现象仍然存在。本次审计仍发现4个县市区2000年以来“以物抵费” 4594.59万元。如20064月,荆州区以华龙集团虎渡畜牧养殖厂等4宗国有土地使用权 “担保”归还荆州钢窗厂等16家改制、破产企业所欠养老保险费3094.58万元。二是隐瞒截留基金收入1574.59万元。沙市区企业养老局将已入库的1400万元基本养老基金长期摆往来不作基金收入入账。松滋市等5县市区将抵费资产出租收益133.37万元存放在机构经费账上。三是超范围、超标准使用基金385.15万元。荆州区、沙市区以“低进低出”的方式,将应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集体、街办企业退休职工1854人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每年退休待遇支出87.46万元。市直在基金中列支1000万元养老金贷款的利息支出59.24万元。四是基金呆滞、损失998.4万元。江陵县未经公开拍卖,将价值77万元的2宗抵费土地,以48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县建委,县建委实际付款20万元后,即对其中的1宗地进行公开拍卖,获取收益75万元;洪湖市劳动局将价值319.3万元的企业抵基金土地无偿交给其下属的职业技术学院使用;石首市1994年购买的125万元债券因国债办违规操作,至今无法兑付。

2、基本医疗保险。去年全市基金总收入2.6亿元,总支出1.76亿元,累计结存2.32亿元。省下达我市扩面任务2.45万人,实际完成3.69万人,超额完成51%;下达征缴任务2.05亿元,实际完成2.45亿元,超额完成20%。本次审计发现医保基金征、管、用中还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应作未作基金收入427.48万元。如沙市区将扣缴的行政事业单位4021人基本医疗保险费417.3万元转作离休干部等特殊人群的医疗补助。二是挤占、挪用、出借基金521.99万元。监利县用基金支付门诊医药费、个人起付线、乙类药品和自费药品等30.79万元;洪湖市医保局将统筹基金47.25万元借给市劳动局所属的医保药店作流动资金周转;公安县在统筹基金中列支未缴费的各乡镇教育总支、闸口中学670名职工住院待遇支出210.5万元。三是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公安县离休干部医疗统筹基金超支420.05万元,县政府通过调用基本医疗基金381.86万元以保证离休人员医疗待遇支付。市直在统筹基金累计结存7772万元的情况下,仍然预收参保单位三个月医保周转金,截至2006年末,医保周转金累计余额已达1308.7万元。

3、再就业资金。去年全市资金总收入1.17亿元,总支出0.96亿元,滚存结余0.52亿元。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一是虚列转移资金171.97万元。公安县政府虚报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2430人,获取资金66.15万元解决乡镇扩面征收工作经费。二是用于规定范围和标准外的项目166.19万元。公安县在特定政策补助资金中拨付年人均补偿金超过300元的14个国有改制、破产企业151.2万元,用于下岗职工安置补偿。三是用于基本建设783.4万元,其中:江陵县311.54万元、洪湖市233.74万元、沙市区198.82万元、荆州区39.3万元。四是拨付非用款单位170万元。如江陵县将小额担保贷款基金拨至财政非税收入局130万元,非税局将其中的50万元转入信用社定期存款。

(二)廉租房建设资金审计情况

2006年,市政府计划安排廉租房建设资金950万元,分别在沙市区的沙棉生活区和北湖路共新建200套廉租住房,经审计,该项目按照国家关于基本建设项目的有关规定,履行了法人、招投标、监理、合同“四制”。至2007年元月,财政实际到位资金900万元,该项目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建设单位上报完成投资额1271万元,目前,工程造价正在审计中。

2006年底,经沙市区民政局会同街道办、社区居委会,根据国家建设部等5部委《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规定,确定入住家庭的基本条件,市房产管理局与市民政局联合审定我市200户家庭为第一批廉租住房实物配租对象,并在荆州日报进行了公示后,于2007年春节前迁入居住。

(三)城投公司重点建设资金审计情况

城投公司利用开发银行政府信用贷款项目包括沿江大道、东方大道、城南基础设施、玉桥基础设施、强弱电管沟及道路改造和土地储备项目等。工程投资99521万元,其中利用开发银行贷款62000万元,项目资本金37521万元。截止2006年底,城投公司共向国家开发银行及有关商业银行贷款6.19亿元,账面反映在建工程49440.2万元,预付工程款18567.4万元,其他应收款35467.3万元,基本建设拨款1637.2万元。本次共审计31个项目,送审总金额为14100.71万元,审定总金额13644.5万元,审减456.02万元。

审计情况表明:城投公司施工管理有一定改进,城市重点建设项目从立项、设计、预算编制,到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现场管理、工程款项拨付、工程结算等方面正在逐步走向规范。2006年新开工项目都编制了预算,已全面实行施工项目和材料采购公开招投标制度等。通过今年的跟踪审计,除发现仍存在部分项目设计深度不够、建设单位管理费控制不严、从而增加了工程项目投资外,未发现其他突出问题。

2006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市审计局已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并采纳了他们提出的合理意见。在此基础上已经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对违纪违规问题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并根据各单位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审计建议。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审计发现的许多问题已得到被审计单位的高度重视,有的问题正在积极整改。

六、加强市本级预算管理的意见

2006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市政府专题听取了市审计局的汇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市本级预算管理的意见,要求市政府及政府各部门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对待审计发现的问题和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严格遵守国家财政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依法行政,严格管理。

(一)结合2007年度政府收支科目改革,进一步强化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调整纳入部门预算编制的范围,增强预算的刚性约束。

由于2007年已进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财政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应加大调研力度,在确保各部门单位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合理界定各部门单位预算支出水平。统筹规划全年预算支出,全面、明细地反映各预算支出项目,切实细化部门预算,严格控制预算支出,增强预算约束力,为市人大及政府、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提供依据。

(二)财政部门要加大预算收入中各项基金、国有资产收益、非转经占用费等非税收入的征缴力度,创造条件试行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适当调控,以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壮大市本级可用财力。

(三)税收征管部门要加大税收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依法纳税意识,要坚持依法治税,严格管理,健全内控制度,督促纳税人依法申报,同时,要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切实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四)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程序和规范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类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严肃处理,追究责任。

(五)各部门领导要加强对国家财经政策、财政法规、财务制度的学习,提高对财政财务管理的认识,增强财经法纪意识,严格财经纪律,完善内控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要把加强财政财务管理作为各部门、单位依法行政、防范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将财经纪律的遵守情况列为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以此推动各部门、单位围绕“工业兴市”发展战略,依法履职,依法行政,改进机关作风,改善经济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六)加强专项资金管理和监督。对于上级和市本级的各项专项资金,各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严格控制制度和管理措施,加强监管,同时,要减少项目资金分配、支付环节,对能够直达的要直接拨付到具体项目和单位,杜绝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各项资金使用效益。

(七)认真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对审计中发现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各部门要严肃对待,积极整改。一是对能及时纠正的问题,要限期纠正,并将整改情况向市政府专题报告。二是对部分要逐步整改的问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和措施,认真整改,各单位的整改措施,报市政府督办室备查。三是对一些比较突出的违纪违规问题,要依法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责任编辑:韦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