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日期:2014-07-30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的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情况,请予审议。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于2002年12月28日经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审议通过,200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3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实施《农业法》,重点围绕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农村政策,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推广农业科技,加强执法监督,维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我重点汇报七个方面的情况。

一、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农业法》工作,把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2003年底以来,中、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政策,我市抓住机遇,加大投入,促进了粮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2004年、2005年两年粮食分别增产9.0亿斤和3.6亿斤。今年我市战胜历史上罕见的稻飞虱灾害,粮食产量预计达到64亿斤。在具体工作措施上,主要抓了五个方面。

1、落实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几年,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稳农、惠农政策。2004年,全市农业税降低3个百分点,从2005年开始,全部免除农业税,实施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水稻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又首次对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农资综合补贴。三年来,全市共减免农业税 49581.1万元,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资金34017.2万元。

2、优化生产结构,提高粮食品质。我市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增加的同时,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2005年,全市国标以上优质稻面积350万亩,比2002年增150万亩、增75%。今年,国标一级优质稻面积达到50万亩,优质稻米产业开发已具备较好基础,筛选了一批优质高产新品种,涌现了一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创建了一批品牌,为加快优质稻发展积累了经验。

3、加大科技推广,提高农民种粮收益。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推广免耕直播、旱育抛秧等轻简栽培、高产高效种养模式、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等实用技术。高产高效模式推广面积每年在100万亩左右,油-瓜-稻、菜-瓜-棉、稻鸭共育、鱼稻共生、虾稻连作等模式亩平增收在150元以上。

4、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近三年,国家和省实行农机购置补贴,扩大补贴范围,进一步调动了农民购机热情。2005年全市新增农机具2825台(套),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农机1678台(套)。机耕、机插、机收水平大幅度提高,早稻机收率达到80%以上,中稻基本实现机械化收割。从2004年开始我们把水稻机械插秧作为重点工作,今年快速扩大到25万亩,既缓解了劳力外出后季节性劳力短缺的矛盾,又大大减轻了种田农民的劳动强度。

5、严格保护耕地,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各地按照《农业法》的要求,对耕地和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禁止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植树造林或从事其他严重破坏耕地的生产经营活动,全市共划定基本农田859万亩。农业部门把培肥地力作为重点,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全市7个项目县市3年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10万亩,农民节本增效共计1亿元。

二、关于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法》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贯彻执行《农业法》的重点工作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来抓,农民收入逐年增加,2003年2502元,2004年3002元,2005年达到3108元。全市上下围绕农民增收,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优势产业发展。我市把突破性发展畜牧业、水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这几年,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每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养殖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近一半。一是抓生产。生猪出栏两年增加19万头,水产品年均增加3万吨。二是抓优质。三元猪比例每年提高7个百分点,去年达到75%;水产品名特优比重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达到68%。三是抓加工。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7家,年加工能力6.2万吨。

2、抓实用技术推广。3年来,我们认真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做到了主推品种公告到户、病虫害防治指导到户、测土配方施肥单通知到户、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到户等“四个到户”。2005年,推广稻鸭共育技术30万亩,亩平增收150元;推广轻简栽培技术199万亩,亩平节本增效100元左右;油菜苔籽两用技术示范5万亩,亩平增收300元左右;推广虾稻连作技术,利用冬泡田养虾,亩平增收500元以上。2005年,实用技术入户率、到田率达到85%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分别比2002年提高5个百分点。

3、抓农村劳务经济。全市采取校企结合、订单培训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开展示范性培训。仅今年头9个月就完成培训3.09万人,其中阳光工程培训1.51万人、结业1.00万人、就业0.98万人,其他部门培训1.58万人。全市开展了以“春风阳光行动”、“帮您求职、帮您解难”等一系列劳务推介和招聘活动,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引导农民外出就业。目前全市外出务工人数达88万人、新增10.5万人。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559元,同比增加227元;人均工资性收入647元,增241元,其中外出务工收入432.8元,增223元。

4、抓板块经济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把高标准发展地方优势板块经济作为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先后启动优质水稻、优质棉花、优质油菜、优质瓜果菜、畜牧、水产、林木森工等优势板块建设。目前,全市已有7个粮食主产县、7个油菜主产县分别纳入了农业部和湖北省粮食、油菜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建设范围,有5个县市纳入棉花优势区域规划建设范围,在全市建立畜禽养殖小区50个,水产养殖基地180万亩,农产品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5、抓农业产业化经营。近几年,省、市两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级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公司,解决了龙头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通过抓基地建设,招商引资,重组联合,培植本地龙头92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24家。全市与龙头企业签订订单生产农户达4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40%,订单种养面积450多万亩,订单总额39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20万户、200万亩和17亿元,分别增46%、80%和80%。

三、关于落实农村政策

近几年,各级把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作为贯彻落实《农业法》的重要内容,抓得很紧。2005年,卡内农民负担方案总额10992.6万元,比2002年减50246.6万元、减82%。全年农民卡内负担人平28.2元,亩平负担19.6元,分别比2002年减119.15元、89.36元,分别减80%和82%。

1、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2003年以来,随着农民种田积极性的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明显上升。三年间,全市共发生土地矛盾纠纷2.4万起,涉及农户7.2万户。为顺利完成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我们严格按照七个步骤在全市开展了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全市共抽调国家干部8192人,组派工作组3020个,进村入户帮助基层开展工作,共完成确权确地、合同签订到户工作的村2635个,占总村数的92%,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到户率达95%以上。已确权到户的耕地面积占应确权面积的95%。通过确地确权,化解了农村土地矛盾纠纷,维护了农民合法土地权益,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群众普遍满意。

2、认真开展涉农收费专项治理。一是认真清理涉及农民负担的收费项目。做到“四个一律取消”,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未经批准的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政策性基金项目和农村的各种集资、摊派以及要农民出钱出物出工的达标升级项目,一律取消。二是加大检查督办的力度。针对农民反映突出的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建房以及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性等方面的不合理收费,进行明查暗访,发现问题,认真清退,严肃查处。三是落实涉农收费公示制、登记制。各涉农收费部门普遍建立涉农收费管理制度,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和登记制,做到项目公开、标准公开、范围公开。对经营服务性收费,坚持公开、公正、自愿和质价相符的原则,由经营者与农民按协议收费,严禁强制服务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

3、建立农民负担资金审计制度。为了加强“一事一议”、排涝水费等农民负担资金的管理,全市初步建立了农民负担资金审计制度,有效地防止了资金的挪用、平调以及胡支乱花现象的发生,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4、完善来信来访调处机制。为了规范管理、明确责任,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建立了来信来访制度,实行县市区处理、市级督办制度,基本上做到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从我们到村组与农民座谈情况看,3年来农民负担大幅降低,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民生产积极性普遍高涨。

四、关于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特别是今年3月10号省里出台的《关于建立“以钱养事”新机制、加强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试行意见》,对我市农业部门的改革和工作给予了许多政策性的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新的进展。

1、建立新的农技推广网络。根据省里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情,在三种农技服务模式中,我们推广了以公安县为代表的农技服务模式,将原乡镇农技站改革改制,对公益性农技服务实行乡站县管、人员派驻,全市现已初步形成以县市农技推广中心为主体,乡镇农技站为基础,社会其它科技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实行改革后,农技公益性服务队伍精干、职责明确。乡镇从事种植业公益性服务的人员有308人,比改革前减少了70.6%,乡平2.68人。畜牧兽医系统共招聘公益性防疫监督员51人,派驻乡镇动物防疫监督工作人员272人,乡平2.4人,招聘防疫员1674人,确保了动物防疫工作在基层得到落实。水产落实乡镇公益性服务人员99人,农机落实150人。

2、创新科技和信息服务方式。市农业部门将科技信息优势与荆州电视台、荆州移动公司等现代传媒优势紧密结合起来,联合打造好“垄上行”和“农信通”品牌,提高了科技和信息服务的时效性,受到农业部、省农业厅的肯定和广大农民的欢迎。

3、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近几年,我们把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措施,按照“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鼓励和支持农村专业大户、经济能人、龙头企业和离岗分流人员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它中介组织,重点搞好部办省办合作经济组织试点,扶持发展壮大了一批生产型、流通型专业合作社。全市现有各类农村市场中介组织3600多个,比2002年增加近1000个、增38%。

五、关于依法治农

为深入学习贯彻《农业法》,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农,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开展学法普法活动。2003年5月,市农业部门与市人大农村委员会共同举办了宣传贯彻农业“三法”座谈会,邀请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及部分科研院校专家教授参加了座谈。2005年3月,我市在荆州农资大市场成功承办了由湖北省人大农村工作委员会和湖北省农业厅主办的“湖北省2005年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暨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会”。今年3月,市直农业执法人员及工商、质监等部门代表及市电视台、荆州日报等新闻记者,在荆州市农资大市场举办了“荆州市2006年农资打假暨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现场启动仪式”。通过这些活动,有力宣传贯彻了新修订的《农业法》等农业法律法规。

2、强化农业执法体制改革。继2001年理顺城区动物检疫执法体制后,2003年我市完成了城区种植业执法体制的改革,组建成立了荆州市农业执法支队,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部门内部多头多层执法的问题。2004年,《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市农业部门又率先实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保留的19个行政许可项目全部纳入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农业窗口,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再受理或办理农业行政许可事项,切实做到一个窗口对外,大大简化了行政审批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3、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为造就一支纪律严明、办事高效的执法队伍,市农业部门先后建立并完善了《荆州市农业行政执法管理暂行规定》、《荆州市农业执法人员行为准则》、《对外服务时效承诺责任制》、《农业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等管理制度,在全市农业系统全面推行了“五公开”、“六规范”、“十不准”,较好地规范了农业执法人员的行为。为加强农业行政执法的社会监督,2005年,市农业局聘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新闻记者、农民和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代表共15人,作为全市农业行政执法的社会义务监督员,并不定期进行调查走访,听取他们对农业执法的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问题,较好地树立了农业执法新形象。

4、抓好执法关口的“前移后延”。前移就是把好农资生产和加工质量关,确保源头质量。认真做好农资质量抽检和检测鉴定,对不合格的依法坚决处理。对重点批发市场的农资商户,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做好不良行为的记录,并以一定方式向社会公布。后延就是切实做好农民安全使用农资信息员跟踪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全市200名农民信息员的作用,主动听取农资终端使用农户的意见,及时反馈农资购买和使用质量信息,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科学的分析统计,追根溯源抓好农资打假工作,确保农民放心购买和使用优质农资产品,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民增产增收。

据初步统计,2003年至今,全市农业系统共组织开展执法检查800多次,出动执法人员14000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或门店4800多个,立案查处违法生产经营农资案件1200多件,涉案金额3000多万元,依法没收假冒伪劣农资260多吨,为广大农民群众挽回了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

六、关于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为了落实《农业法》关于“增加农业投入”的要求,市委、市政府采取新增、整合等多种方式,加大向农业投入的倾斜力度。3年来共安排支农预算4.74亿元,年均增幅达29%,高于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3年间共投入专项资金3.08亿元,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3亿元,其中投资参股经营3450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6393.5万元,土地治理项目资金2.3亿元。

我市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今年明确新增的具体项目和资金主要有:粮食直补新增269.4万元,良种补贴增加220.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配套资金增加1023.2万元;产业化经营贴息资金1000万元;优势农产品板块新增220万元;中、省阳光工程培训补助资金609.41万元;动物疫病防治新增105万元;绿色食品品牌开发520万元;疫区“以机代牛”390万元。

近几年来,我们积极争取中省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大力支持,粮食产业工程、农村生态家园工程、“阳光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动植物疫病防治、土地整理复垦等重大项目在我市先后实施。2003年以来,全市共实施土地整理复垦项目165个,投入资金5.4亿元,建设规模45万亩。2005年市农业部门争取的国家农业投入总量达11016.6万元,比2004年增加7568.6万元,比2003年增加9568.6万元。

此外,农村信用社作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积极为“三农”提供信贷支持。2003年至今年8月累计发放农业贷款59.8亿元,农业贷款占总贷款的65%左右。

农业投入的不断增加,为改善“三农”发展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好的基础。

七、关于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起步之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省1号文件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五新一好”的工作目标,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一是迅速组建专班,加强组织领导。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成立新农村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在市农办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编制、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省委1号文件明确市直部门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和责任的通知》,明确了市直各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和责任。二是积极组织调研,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同志多次到公安县花基台、李埠无公害蔬菜基地就血防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规划问题进行专题调研。重点编制了全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确立了粮食、棉花、油菜、果菜、生猪、水产和林木森工7大产业,并纳入全省9大优势农产品和9大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之中。三是扎实开展试点,积极探索工作方法。市委、市政府确立了荆州区李埠镇、公安县花基台等4个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各县市区共确立新农村建设试点村139个。3月上旬,市里分别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电视电话会和农业工作会,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专题部署;5月下旬又举办了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支部书记培训班;7月中旬,召开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现场会议;7月下旬,市委书记应代明、副书记马林成分别到江陵、公安现场督办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四是认真落实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组织市直35个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进驻到10个乡镇35个村,进行重点帮扶;各级积极争取政策和项目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并重点向试点村倾斜,目前全市共落实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超过20亿元,仅荆州区李埠镇试点区和公安县花基台试点区今年就争取省级扶持资金1.5亿元以上。

从总体上看,我市在贯彻执行《农业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是:一些长期困扰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增收的亮点仍然不多,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业抗灾能力较弱,科技支撑力不强;农民负担仍有隐患,反弹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乡村债务化解还未找到很好的办法;农业执法经费少、装备差,手段弱,离保障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在农业投入方面,虽然国家对我市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不断增加,但市县级配套资金不足,既影响了项目的争取,又影响了项目的实施。
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农村建设的起步之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为主线,狠抓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农业农村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前9个月,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起步较好,优质稻米产业开发扎实有效,“放心菜”工程和劳务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测土配方施肥、专业机防队和“以机代牛”工作进展顺利,农村“一建三改”工作稳步推进,农村政策落实得到加强,围歼第四、五代稻飞虱的人民战争取得全面胜利,控制生猪不明原因高热疫情工作成效显著,为实现年度工作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坚信,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在座的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全面完成农业增加值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农业法》,调动各个方面的有利因素,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保障农业持续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荆州作出新的更大的努力!

(责任编辑:邓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