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日期:2014-07-30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办公室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为了进一步落实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促进经济发展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的有关情况,为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该“议案”作好前期准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对全市旅游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根据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的调研方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普华、孙贤坤、邹崇炎分别于3月8日、15日和27日率领提出该“议案”的部分市人大代表和调研组成员在荆州和沙市两个辖区实地考察了熊家冢古墓址、纪南城遗址、章华寺等15个旅游景区、景点和宗教场所,观看了荆州旅游规划多媒体演示,听取了荆州区政府和市、区旅游管理等部门的工作汇报。3月29日—31日,市人大常委会又组成两个组,分别在副主任孙贤坤、邹崇炎的带领下,先后到洪湖、监利、松滋、石首等县市考察了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瞿家湾、蓝田生态园、周老嘴湘鄂西旧址郡、程集明清古街道建筑、杨林山风景区、洈水名胜风景区、桃花山自然风景区等旅游景区和景点。并听取了有关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和景区、景点负责人的工作汇报。4月3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认真听取了两个调查小组的情况汇报,广泛征求了市政府副市长杨玉华及市旅游局、建委、规划局、民宗局、林业局、文物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对发展荆州旅游业的意见与建议。在调研和座谈中,大家一致反映,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把“加大旅游开发力度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重点议案进行办理,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符合荆州的发展实际。荆州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只要在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同时,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旅游业的开发力度,旅游业一定会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下面就调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内山水园林景观多姿多彩,历史文化遗存底蕴深厚,民俗民风民情古老纯朴。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可供游客休闲娱乐和参观 旅游的胜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包括原荆州地区和沙市市)的旅游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在全市有关部门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通过一手抓名胜古迹和旅游自然资源的恢复与保护,一手抓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现已基本形成了以荆州古城为重点,楚文化、三国文化为特色,三大自然生态保护风景区为支撑的“一城三片”的旅游格局。全市有对游客开放的景区景点近60个,其中4A级景区3个。“一城”即荆州古城,其中古城东门为4A级景区,纪南城、关公庙、太晖观、章华寺等人文景观经久不衰;荆州博物馆被评为国家首批“4A”博物馆,位居全国地市博物馆之首,馆藏文物达12万余件,西汉古尸等国家一级文物近300件(套)。中心城区建有荆州长江大桥、古城公园、九龙渊公园、凤凰广场、沙隆达广场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工程,是省级园林城市。“三片”即近些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和争取国家投资而新建的松滋洈水风景区、洪湖风景区、石首天鹅洲麋鹿自然保护区。其中洪湖风景区为4A级旅游景区。同时,湘鄂西革命历史旧址还被列入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区。石首、洪湖、监利等县市还正在抓紧建设和开发桃花山自然风景区、乌林三国古战场游览区、杨林山风景区和程集明清古街道建筑游览点。现有国际、国内旅游社3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旅游星级饭店3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9家。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3万人。2005年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89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2000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6亿元(国家统计口径,含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深入贯彻实施《湖北省旅游条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自2005年3月31日《条例》审议通过以来,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增强了各级领导和全社会重视发展旅游经济的意识,使全市的旅游事业发展方兴未艾。二是科学编制《荆州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修订旅游总体规划,为旅游开发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可具体操作的蓝本。三是组织宣传推介促销活动,扩大了我市旅游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四是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石首天鹅洲开发区通过与湖北远大旅行社洽谈,已达成合作意向,5年内拟投资3600万元,将有力推动开发区旅游景点建设。桃花山镇与外地客商协定投入200万元在哑口水库建设“依水山庄”,现已正式启动。荆州古城内景点的开发已引起有关外商的青睐;开发建设纪南城遗址公园和海子湖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已由清华大学协作完成。通过招商引资,拟由MCI投资事务所筹划、引资、经营该项目;熊家冢古墓的发掘方案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发掘工作即将进行。总之,全市通过认真贯彻实施《旅游条例》,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已对旅游开发工作引起高度重视,达成共识,并层层组建专班,加强领导,出台政策,在加大旅游开发和建设力度上有新的举措和良好开端,展示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二、当前全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市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已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源市场有所下降,综合效益不高。一是景区景点经营业绩不佳。从2003年开始,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总数呈下降趋势。荆州博物馆和东门景区是我市的两大招牌景区。2004年,荆州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门票收入250万元,与2002年的17万人次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东门景区接待游客11万人次,门票收入101万元,与2002年的14万人次、141.5万元也相差甚远。洪湖、洈水等景区的状况也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二是旅游企业举步维艰。全市多数旅行社处于微利和保本状态。荆州国旅是全市最大的旅行社,2004年仅接待海外旅游2200多人,盈利7万多元。其他旅行社的经营状况也不理想。三是综合效益下滑,所处位次后移。由于游客来的少,停留时间短,无法拉长食、住、行、游、购的消费链,致使旅游总收入十分低下。目前,全市接待国内外旅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不仅远远落后于武汉、宜昌等旅游大市,而且低于十堰、恩施等新兴旅游城市。

2.景区景点零星分散,历史文化内涵突出不够。多年来,我市虽然对部分名胜古迹和三国景点进行了保护性维修和整理,但由于对景点缺乏统一的筹划与包装,没有在突出荆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和优势上作文章,使部分景点显得空洞无物,枯燥无味,粗糙简陋,缺乏观赏价值和文化品味,难以形成较大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3.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滞后。由于政府投入少,外来投资融资的渠道不畅,大部分景区景点的交通、通讯、住宿、餐饮、购物、游览等旅游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比较滞后,不配套、不相适应的问题十分突出。由于道路交通状态和旅游环境较差,并缺乏专用旅游线路和大型停车活动场所,就造成了景区景点可进入性差的问题。有的景区景点连入口标志、标牌和旅游线路图均没有按要求规范设置,致使有的旅客到了东门不知从哪上城楼,到了关庙不知点将台在何方,到了西门不知到太晖观该怎么走,就是在荆中路也不知关庙在何处等等。还有很多景点基本没有按要求配足消防器材和火警通讯设施和器材,并缺乏相应的治安管理,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

4.旅游宣传有待加强,招揽游客机制仍需创新。近些年来,全市不仅很少组织大规模、高层次、有影响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而且连上级相关单位组织的推介活动也参加较少,更不用说参加外省市组织的区域性和针对性的旅游促销活动或利用中央媒体提高知名度。从而导致了荆州的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现象。促销不力的主要原因是财力不足,每年应安排的旅游促销专款没有落实。与此同时,由于全市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和制定有关优惠措施,导致旅行社缺乏自主参与促销和推介的动力与活力,往往是宣传外地景点的多,而推介本地的少;组织游客外出的多,而招揽游客到荆州来的少。没能充分发挥旅行社为地方旅游发展服务的功能。

5.景点管理体制不顺,旅游资源有待整合。旅游业涵盖面宽,行业管理涉及多个行政部门。由于各部门因职能所限,缺乏对旅游业的整体认识和通盘考虑,在景点建设和开发上往往是各自为阵,使小景点分散而不精,大景点气势不大。如东门景区及附近的碑苑、古城墙和城墙外的景区就分别归属4个不同的部门管理,既不能实行统一规划布局和管理,又不能实行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和开发利用。有时还会出现相互排斥和争夺市场的怪现象,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为了全面扩大和提升荆州市旅游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动荆州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现根据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特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1.形成共识,转变观念,强化政府的主导推动作用。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兴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转变观念,明确思路,把发展旅游业真正摆到重要位置。为了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发展旅游业中的主导推动和综合协调作用,建议市政府实行大员上阵,组建荆州市旅游管理委员会,并强化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能,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格局。政府在制定具体措施时,要把着力点放在理顺管理体制、制定优惠政策、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发挥资源规模效益上,按市场化的理念和市场经济规律推动旅游业,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旅游业,发展旅游业。

2.科学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突出荆州旅游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要求,认真组织编制好旅游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合理划定景区范围,确定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安排好开发时序和强度,制订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严格控制景区内建设用地总量。要确保旅游发展规划与当地城市总体规划、文物保护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协调一致。已经制定出旅游发展规划的地方和部门也要认真进行修订和科学论证,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要按照整体规划,分块实施,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振兴旅游的要求,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以规划指导开发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旅游资源,杜绝盲目开发、无序开发、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的现象,防止急功近利和一哄而上。要突出“三国文化”、“楚文化”、“革命老区”、“特色生态”等独特优势,着力在新、奇、特、古、美等方面做文章,实行人文景观和历史典故的有机结合,重点打造精品名牌,提升荆州旅游的历史文化品味和整体形象。

3.创新资金投入体制,加强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按照争取国家的、吸引外面的、激活民间的等多元投融资的方式,加大对旅游业开发的投入。一是要发挥主管部门的优势,积极向国家和省有关主管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对名胜古迹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二是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大力开展旅游招商引资活动,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坚持业主开发责权明晰,进行一个景点或一条旅游专线的招商开发。三是要激活民间投资,鼓励民间以集资、入股和合作开发等形式投资发展旅游业,实行风险同担,利益共享。四是要建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抓住建设新农村和加强乡村公路建设的有利机遇,搞好旅游线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整合现有旅游资源。

4.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拓宽外引内联的旅游市场。一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外宣传。要利用报刊杂志专版,制作荆州风光和“三国时代争荆州”的专题光盘以及旅游画册等宣传形式,全方位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进一步扩大荆州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在荆州辖区内的主要交通要道竖立景区景点的宣传广告牌或指示标志,增强景区景点的吸引力。三是要充分发挥旅行社团的作用,组织强大的旅游促销队伍到外地开展促销活动。要通过加强外引内联和协作联营,广辟客源渠道,激活旅游市场。四是要落实旅游宣传促销专项经费,适时举办和参加一些规模较大的荆州文化旅游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聘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规划师、策划师、银行家、企业家为荆州旅游出谋献策,引资引智。

5.加强综合执法和管理,改善和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要以贯彻实施《湖北省旅游条例》为契机,全面加强行业管理和综合执法检查,促进旅游质量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要积极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和实施旅游质量计划,全面提升旅游行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要加强综合执法检查机构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和综合治理力度,规范旅游市场行为,努力塑造荆州旅游的良好整体形象。

编辑:邓子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