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日期:2014-07-30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办公室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对我市贯彻实施《电力法》、《产品质量法》、《电信条例》(以下简称“两法一例”)的情况进行检查的决定和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关于在全市开展“两法一例”执法检查工作会议的部署与要求,8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捷、孙贤坤带领执法检查组对市直和荆州区、沙市区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各县(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同步检查。

在进行产品质量法实施情况检查期间,检查组首先在荆州区、沙市区分别组织了有部分市人大代表和企业、居委会、市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代表对我市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的意见与建议。随后,实地检查了荆州小北门农资市场的化肥、农药,大仁钢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钢材,江津路加油站的油品和市皇冠股份有限公司的酱品等商品和产品的质量情况,现场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向部分经营者、消费者了解了相关情况。听取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蔡文武、副局长吕金富关于我市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的工作汇报。8月31日,执法检查组又听取了各县(市)检查情况汇报。由于市人大常委会对此次执法检查高度重视,部署周密,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积极配合,精心组织,从而使检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引起了较强的社会反响。现将检查全市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的主要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我市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效

从检查情况看,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政府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开展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产品质量法,努力提高全社会的质量意识,为法律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氛围。自产品质量法颁布实施以来,市直和各县(市、区)都采取多种形式,针对不同对象,大力宣传普及产品质量法的基本知识。一是对系统内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一线执法人员,采取电视讲座、集中学习、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质量法主要内容的系统学习与掌握,并力求运用于工作之中。二是利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产品质量月”活动和其他公共咨询服务活动的方式,向人民群众进行产品质量法的宣传普及。三是对企业的法人代表和质量管理、质量检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四是在开展质量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过程中,结合具体实例宣传产品质量法。经过多年不断的宣传,一个全社会关心质量、重视质量、理解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氛围已初步形成。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注重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为了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执法队伍,全市质监部门严格实行上岗培训考核,切实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预防和严厉惩治不作为或乱作为行为。2004年,市质监局结合《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和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发布,邀请上级部门的专家对全市质监系统的504名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培训考核,所有考试考核不合格者一律调离了执法岗位。由于狠抓了队伍建设,使全市质监部门的执法水平不断得到了提高。一些县(市)的质监局被当地政府授予行政执法先进单位。

(三)以服务和促进荆州经济发展为己任,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技术监督的实效。市质监部门把服务和促进荆州经济发展作为质监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从企业生产的源头抓质量,不断推进名牌战略,着力打造“荆州制造”新形象。他们从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入手,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优势,认真调查、分析我市工业企业及工业产品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围绕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制定名牌产品滚动培植计划。加大对名牌产品的扶持力度,完善质量奖励政策,调动了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果。截止目前,全市有7个产品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占全省免检产品总数的三分之一;有126个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有32个产品被省政府授予“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200余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全市农药、化肥、电子等行业的118家工业企业的214个产品取得了国家颁发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近20家企业的产品通过了“3C”认证;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施三年多来,全市已有36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400个产品取得了市场准入资格;松滋市和公安县成为了全国“质量兴市”的试点市(县);洪城通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评为“全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凯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

(四)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根本,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是严肃认真地办理人民群众关于质量问题的投诉。近几年来,全市质监系统共接到质量问题的投诉100多起,98%的投诉都得到了有效的调处,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0多万元。二是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全市监质部门坚持以食品、农资和建材的打假治劣为重点,采取点面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等方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不法行为。2004年全系统查处假冒伪劣产(商)品案件2051起,其中立案1485起。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货值总额3062万元,销毁70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0个。今年以来,他们出动执法人员4352人次,处理假冒伪劣案件753起,其中立案查处482起,现场处罚案件271起,查处假冒伪劣产(商)品货值近千万元,捣毁了一批制售假农药、假化肥和生产“地条钢”的窝点。三是严格实行食品加工生产许可证管理和产品的监督检验。为了确保人民群众能吃上卫生安全合格的食品,切实保护已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正当利益,监质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无证生产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白酒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等7类食品查处工作,严把商品质量的抽样关、检测关,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标准,较好地履行了国家赋予的职责,为维护企业、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做了大量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检查的情况看,在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方面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

(一)对产品质量法宣传力度不够,产品质量意识不强。此次执法检查中,市直和各县(市、区)普遍反映对产品质量法宣传的力度、深度与广度比较欠缺,并由此导致社会各界对产品质量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广大消费者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认识不清、维护不够;违法生产者、经营者对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知之甚少;少数乡镇领导甚至认为抓产品质量会影响投资环境而对违反产品质量法的企业进行地方保护等等。

(二)行政执法缺乏力度,质量监管状况不容乐观。产品质量法虽对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但由于质监部门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缺乏强制性手段,加之诸多人为因素影响,致使执法力度和效果都受到了很大制约。再就是产品质量意识亟待提高。一些企业负责人,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经营业主唯利是图,无证生产,无照经营,大肆从事制假售假活动。另外,执法主体多元,监管职责难以到位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现阶段,质监局和工商局同是产品质量法的执法主体。对各自的执法领域,虽然国务院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存在许多职能交叉的地方,质监部门在对流通领域的商品实施监督检查时,与工商部门的冲突时有发生,不少商家甚至拒绝接受质监部门的监督检查,这一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势必导致执法不到位或执法真空的出现。

(三)执法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执法检查中,参加座谈的社会各界代表和一些企业经营者、消费者都反映,有一些执法人员素质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执法随意性大。少数执法者还存在以权谋私、以言代法、办人情案、关系案、乱收费、乱罚款以及吃、拿、卡、要现象。以罚代法、以罚代管、重罚轻管、罚过放行等问题在个别地方还比较突出。

(四)执法手段落后,质量监测装备亟待更新。一是检验检测手段和能力不强,制约了质监部门特别是县级质监部门的工作。质监部门由于检验、测试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因而对许多产品和项目不能进行检验,由此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基层工商分局(所)对商品质量的鉴别还在沿用“眼看、鼻嗅、手摸”的方法,不能准确及时地发现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问题,导致市场上不合格、过期变质等商品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进一步贯彻实施产品质量法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和质监部门要把宣传贯彻落实产品质量法作为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改进宣传方式,强化宣传措施,力求宣传效果。要通过深入地宣传贯彻,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意识,坚定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路子,真正使落实产品质量法变成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市质监部门要加强对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同步宣传,提升全社会的质量意识和广大消费者抵制假冒伪劣商品,进行自我保护的维权意识。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对重大案件予以曝光。定时公开问题产品(商品)目录,让人民群众心中有数。

(二)加大执法力度,搞好协调配合。一是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积极协调好质监、工商、城建、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工作关系,明确各自的工作范围,建立质量监管的联动机制,形成质量监管合力,消除质量监管的死角。二是司法机关要加大对暴力抗法事件的打击力度,为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三是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让企业和私营业主自觉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四是要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切实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努力使人民群众满意。

(三)坚持抓好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要狠抓质监执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加强法律、政策与业务知识的学习,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切实实行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严格执行省质监局颁布的“六条禁令”,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执法队伍,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力求使每个执法人员做到文明执法、廉洁执法,彻底杜绝人情案、关系案,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四)进一步强化质量基础工作。全市质监部门要大力加强企业质量计量检测体系建设和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质量基础管理。要积极推行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大力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促进我市精品名牌产品群的形成,从而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市政府要按照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的要求和我市关于实施“工业兴市”战略若干政策意见,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的企业以及通过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认证、ISO14000环保标准体系认证的企业和产品进行奖励。为了更好地提高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水平,全市质监部门要想方设法更新仪器装备,充实专业检测力量,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检测能力,为工业兴市、质量兴市创造必要的条件。 

市人民政府及质监部门对此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制订整改措施,切实进行整改。于年底前将整改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出书面报告。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