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日期:2014-07-30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办公室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会报告我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05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半年执行情况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实施“工业兴市”的战略,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市呈现经济平稳协调增长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4.4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2%(同期全省为10.6%,全国为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3.35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87.07亿元,同比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73.89亿元,同比增长8.8%。

(一)工业农业生产持续发展

1、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元至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8.91亿元,同比增长17%(同期全省为19.8%,全国为16.4%),其中股份制企业完成24.48亿元,增长17.4%。重工业上半年完成增加值24.55亿元,占工业的63.1%,增长21%,比工业平均增速高4个百分点。市直工业的骨干作用有所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5.5亿元,占全市的39.8%,比上年提高3.55个百分点。全市38家重点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9.9亿元,同比增长20.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3.8%。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9.45亿元,同比增长21%以上。上半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纱、服装、合成洗涤剂、家用洗衣机、电冰箱等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率;工业销售产值达111亿元,同比增长21.05%,高于工业生产增幅。工业园区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截止6月底,荆州工业新区入园企业36家;荆州区四机工业园和拍马工业园入园企业31家;松滋城东工业园入园企业13家;其它县市工业园区建设逐步加快。

2、农业生产势头良好。今年国家扶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仅免除农业税及附加,我市农民可增收2.7亿元,人平增收近63元。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73.89亿元,同比增长5.06%。夏粮夏油丰收,夏粮总产21.3万吨,同比增长16.5%,油菜因气候影响,产量同比下降5.3%,为45.12万吨,仍然是历年来的第二个丰收年。全市落实粮食播种面积718.6万亩,同比增加72.6万亩,其中水稻面积550万亩,同比增长8.2%。中稻Ⅱ优系列、金优系列,棉花鄂杂系列的大面积推广,有效地调整了种植业内部结构,巩固了我市农业的优势地位。上半年畜牧生产稳定发展,生猪出栏173.6万头,同比增加5.8%;家禽出笼1650万只,同比增加9.8%;禽蛋产量5.7万吨,同比增加0.8%。上半年渔业生产形势喜人,全市放养水面173万亩,其中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80万亩,比上年增加2.8万亩;水产品产量27.8万吨,同比增加11.1%。

(二)投资消费出口协调驱动

1、投资结构明显改善。上半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7亿元,同比下降4.5%,其中城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8.3亿元,同比下降5%。虽然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不甚理想,但投资结构有了明显改善。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完成21.56亿元,增幅达16.3%,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中省项目锐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工业投资继续呈现了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市城镇以上工业投资完成12.5亿元,同比增长23.4%。

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幅,达到30.3%,全市9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全年房屋施工达98.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4%;竣工面积达9.7万平方米,增幅达58.1%。上半年全市组织参与北京、香港和浙江三大招商活动,共签约419个项目,其中工业项目315个;实际到资履约项目315个,已到位资金19.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倍。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加大了项目和资金争取力度,共申报项目93个,已落实和待下达的国家、省里投资资金近2亿元。

2、消费需求稳步攀升。元至6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零售总额仅次于武汉,继续保持全省第二大消费市场的地位。上半年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7.68亿元,同比增长11.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2%;农村消费增长明显加快,元至6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38亿元,同比增长8.2%,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中有降,2月份涨幅达到最高7.6%,随后逐月回落,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3.4%,食品类价格上涨是拉动消费价格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服务项目价格涨幅扩大,居住类价格明显上升,政策性调价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作用逐渐增强。

3、出口规模继续扩大。今年上半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1.18亿美元,完成今年计划的54%,同比增长55.4%。开口企业增势强劲,元至6月出口8449万美元,同比增长72.1%。楚源、沙隆达仍然是我市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出口额分别达到3453万美元和2742万美元,两家企业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3.3%。另外,加工贸易和机电产品出口有了长足发展,增幅分别达到了50%、30%。

(三)财政居民收入增长喜人

1、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上半年,在克服税源紧缺、政策性减收、部分重点企业税收大幅下滑等诸多困难后,实现了财政收入进度超历史和“双过半”目标,完成财政总收入12.06亿元,占预算任务的51.85%,可比增长11.8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23亿元,占全年任务的52.76%,可比增长16.03%。财政收入的质量有所提高,国税部门完成收入5.02亿元(含出口退税),同比增长7.41%,占年度计划的52.2%;地税部门完成4.3亿元,同比增长5.85%,占年度计划的50.29%;财政部门实现2.74亿元,占预算的53.81%,可比增长34.65%。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工商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74.3%,同比提高5.5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税收支撑作用明显,烟草市场整顿卓见成效,入库税金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截止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种贷款余额263.3亿元,比年初增加8.4亿元,增长3.3%,各项存款余额达428.6亿元,比年初增加42.86亿元,增长11%。

2、农民现金收入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为89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4元,增长13.1%;人均现金总收入达133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4元,增长13.1%。其中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同比增加81元,增长24%。

3、城镇居民收入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保持多元化持续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3991元,同比增长7%,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3.48%。从收入结构看,工薪收入和养老金是家庭收入的主体,同比增长5.29%,占家庭总收入的89.6%。

  (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元至6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2131个,完成年度计划的70.2%;介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148人,完成任务的69.3%;发放小额贷款114人,共174.7万元,有力支持了困难群体的自主就业。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覆盖逐步的扩大,全市累计入库社保基金4.63亿元,同比增长15.63%。农村卫生、血防、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市场健全完善,实现土地收益1.12亿元,同比增长34.6%。洪湖湿地保护全面启动,围网撤围工作进展顺利。计划生育奖惩政策进一步落实,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8.75%。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全年经济预期

(一)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上半年由于国有投资大幅下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完成年度计划的31.2%,投资规模在全省的位次后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低于全省平均增幅30.2个百分点。城镇以上在建项目384个,同比减少25个;新开工项目191个,同比减少12个。公安、监利、石首和市直投资出现负增长。全市35个重点项目有9个项目上半年未动工建设,其它26个也普遍存在资金紧张、开工不足的问题,截止6月底,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7亿元,仅占全年任务的22.6%。况且在重大项目中交通、水利等基本建设项目比重大,对中省属项目依赖性强,能够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工业技改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不多,投资结构和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改善。

(二)资金制约仍然突出。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存在“两多两少”问题,即地方金融机构贷款增加多,短期贷款增加多,中长期贷款增加少,工业贷款减少。全市工业贷款在销售收入增加20多亿元的情况下,比年初减少3.7亿元,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市直20家重点企业缺资金8亿多元,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部分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

 (三)企业效益持续下滑。工业企业效益自去年以来大幅下滑,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38.1%;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86亿元,同比上升了51.3%,亏损面达30.55%,同比增加了14家。能源、原材料、运输成本大幅上涨,造成了工业生产成本继续攀升,上半年全市工业承担了2.4亿元涨价负担。相反,我市的工业品销售价格却不断下滑,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四)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上半年油菜籽总产减少84.6万担,收购价格平均下跌0.1—0.2元,农民人均减收50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农资平均涨幅达20%左右,基本抵消了取消农业税及附加亩平51.7元的实惠;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小麦收购价同比每斤下跌0.2元,优质稻收购价每百斤由84元跌至75元。另外,农业结构调整不够和产业化水平较低是影响我市农民增收的深层次问题。

下半年,从发展环境看,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到位,我市工业所需原材料等上游产品的价格将趋向稳定并有所下调,而自身生产的下游产品的价格将有望上扬,工业经济效益会逐渐回升;在央行新的汇率机制建立后,我市部分行业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汽车零部件行业,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价格优势有所下降。从产业角度看,农业生产随着去年的丰收,供需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今年农产品价格有所下降,但国家实行保护价后,可以基本稳定农业生产的效益,加之打工经济的迅猛发展,可以保证农民收入增加;今年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势头良好,荆州工业新区进驻8家规模以上的企业,新的增长点将会逐步发挥效益。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预测年初确定的主要经济指标除固定资产投资难以完成外,其它指标基本可以达到预期目标。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以结构调整为主攻点,解决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一是加快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二是加大对资金、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协调力度,不断满足有效益、有后劲的产品和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三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四是强化企业家的培训、引进工作,用先进的经营理念谋化企业发展。五是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汽车零部件、化工、机械制造、纺织、造纸等行业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更好地发挥我市应有的产业优势;积极组织申报农副产品深加工、汽车零部件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导向等项目专项计划,推动我市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同时,要从战略高度抓好企业信息化工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既是适应当代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我市工业水平、增强我市工业活力的必然要求。

 (二)以农民增收为落脚点,扎实做好“三农”工作。一是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和价格的监督力度,防止发生“坑农”现象,确保农民实际增收。二是狠抓畜牧、水产、打工经济三个“亮点工程”,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畜牧业要突破性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水产业要稳定发展常规品种,积极发展名特品种,加快发展水产品深加工;要深化打工经济的内涵,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民工由体能型向技能型转变,适应非农产业的就业需要。三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不断扩大优质粮、棉、油面积,提高单产,扩大总产。要坚持“优粮、兴畜、培渔、扩菜、增林”并举,多渠道争取资金扶持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生产。四是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乡村公路、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的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五是以工业化的理念推动农业发展。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育壮大一批农字号龙头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和抗风险的能力。

(三)以重点项目为支撑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一是认真实施投资目标和重点项目建设考核责任制,加强对投资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协调。 下半年着力推进凯乐20万吨涤纶短纤、大枫纸机及制浆系统改造、亿钧自洁玻璃生产线、洪城南水北调工程大型设备、县城电网改造、荆东高速、荆南四河堤防加固等35个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加强有效衔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新增国债资金,确保投资恢复增长。三是抓好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项目库,确保项目投资力度不减。四是抓好投资政策措施的落实,激励民间投资,努力培植我市投资的内在增长机制。要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打破部门、行业壁垒,放宽民间投资领域,实行市场化运作。

(四)以招商引资为突破点,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招商引资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完善招商引资的体制和机制。二是重点抓好已签约项目的督办落实和跟踪服务,兑现承诺,以诚招商。三是精心策划、筛选一批项目,组织好计划安排的几次重大招商活动,对引资项目加强督办检查。四是加快城市配套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下半年任务还很艰巨,国家宏观调控的效应将会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还很多,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团结在市委周围,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湖北走在中部前列的战略决策中抢抓机遇,求真务实,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努力完成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为“十一五”的到来,奠定坚实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