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决议》情况的报告

日期:2014-07-30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杨玉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就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决议》的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2003年4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决议》以来,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卫生、工商、质监、农业、教育、城建、公安等部门紧紧围绕“整肃执法队伍,树立执法形象,严格许可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服务意识”的宗旨,在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加强食品卫生综合执法、建立食品卫生长效管理体制等方面,坚持整治与建设、当前与长远、重点治理与日常监管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了食品监管体系,将食品放心工程引向深入,确保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教育。

今年以来,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食品卫生工作的领导力度,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上升到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抓。成立了食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下发了《荆州市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建立了以卫生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食品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各县市也成立了食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并制订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全面加强了食品卫生宣传,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引导市民增强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有力地促进了食品放心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大力宣传《食品卫生法》及相关知识。在非典期间,广大人民群众渴望了解营养和食品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各级政府以此为契机,组织各部门利用舆论工具及各类宣传媒体,加大对《食品卫生法》、《动物防疫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营养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向社会印发食品卫生监督信息、工作动态等宣传资料30000余份,张贴预防非典宣传画、省政府通告15000余张。二是积极开展宣传周活动。各地举办了不同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大力宣传食品安全行动计划及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组织社会监督员参观食品生产企业,邀请市人大代表视察食品经营单位。全市共设立宣传咨询点16个,接受咨询人数86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拉宣传横幅、办宣传站牌3842余块。三是抓住假冒伪劣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今年对东岳村贾玉山劣质猪油事件、东方大酒店、天禧太子、民间酒轩等单位餐具未消毒事件、米奇月饼“早产”案、北湖路一建筑公司仓库内变质饼干做月饼案等重大事件分别在荆州电视台、荆州日报、荆州晚报、楚天都市报公开披露曝光。据统计,今年5~12月在开展食品放心工程活动中,在各级新闻媒体刊登的有关食品卫生方面的稿件161篇,其中在省级报刊上刊登稿件5篇。

(二)强化监督,促进依法行政。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各地各部门汲取“化工竹笋”事件的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卫生工作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监督管理的各项措施。卫生部门制定了《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六不准”规定》、《卫生许可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聘请了包括市人大代表、食品企业负责人在内的23名社会监督员,对卫生监督执法进行跟踪监督;工商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场食品监管的十条措施》和《荆州市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狠抓了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依法监管到位、责任追究到位;农业部门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截止目前,我市已有瓜、果、菜、米四大类6个基地通过了省级首批产地质量认证,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23个,生产面积49.5万亩,获无公害食品标志7个,生产面积12.43万亩,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定点定期监测,每年监测7种蔬菜,每月监测一次;教育部门重点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6000余万元用于食堂的新建、改建、扩建。在九月份省教育厅、省卫生厅组织的检查中,我市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受到了检查组好评。二是实行市场准入和执法工作责任制管理。卫生部门制定了《卫生许可证发放暂行规定》,建立了“谁签发,谁负责,谁监督,谁负责”的卫生许可责任制。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了法律责任告知制、卫生安全承诺制及产品卫生质量代检制。全市共对12388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核发了卫生许可证,对25524名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办理健康证24864个。对粮油、植物油等22类食品及食品用产品进行抽样监测5016份;工商部门实行市场主体准入及退出制,严把市场准入关,取缔无照经营。对申请从事食品加工、经营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坚持食品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前置条件,按法律、法规程序进行审批,不具备条件的申请不予受理,对无照食品加工、经营户坚决予以取缔;质监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与“老五类”食品相关生产企业的材料申报、现场评审和产品的发证检验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已有166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了企业现场评审和产品发证检验工作,获得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145个。

(三)强化措施,实行综合管理。

为了提高整治效果,在整治中,各有关部门把开展专项整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把目标任务与单位或个人责任挂钩。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卫生部门集中进行了五次大的行动。一是7~9月开展了餐饮业的专项整治。与88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层层签订预防食物中毒责任书,率先在全省实行了对10桌以上的包席实行报告、留样及监督员巡查制度。今年以来中心城区无一起大型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二是9月上旬开展了糕点行业的整治。与92家糕点加工单位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各糕点加工店向消费者承诺:保证食品安全卫生,接受消费监督。三是 11月份开展了食用油脂的整治。与113家产生残弃油的单位签订整治合同,建立了残弃油处理登记制度。通过堵源头、查流向、必索证等措施,有效遏制了含油废弃物流入市场。四是8~9月份卫生、教育、城管、工商、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餐饮单位的整治。五是12月份开展食品添加剂经营及使用单位整治。查处了5家违法经营含有毒添加剂(甲醛)腐竹的单位,查出问题“食品添加剂”13种,违规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11家。在开展重点行业整顿的同时,办理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查处了沙市区徐桥村某个体的“有毒粉条案”,收缴粉条3000余公斤;处理了6家用工业氢氧化钠加工“化工皮蛋案”等。工商部门着重对重点食品进行专项整顿:如6~7月开展夏季饮料市场整治,对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周边及大中型超市的饮料市场进行集中整顿,检查商品价值389万元,收缴销毁无证过期饮料1236箱,价值57万元;防非期间,开展禁止摆卖野生动物专项管理,检查餐饮单位187家,市场33个,收缴野生动物14096只(头、条)。在综合治理方面,市政府、市食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全市食品专项整顿及打假工作,卫生、工商、公安、商贸、动检、质监及沙市区、荆州开发区等部门密切配合,重拳出击,严厉查处打击食品卫生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是加大了对私屠滥宰的打击力度,共取缔私屠滥宰窝点18处,收缴注水肉、病死猪肉5000公斤,对9名违法人员给予治安处罚。根据群众举报,一举捣毁利用病猪、死猪肉及猪下脚料炼制猪油的8家地下黑心窝点,收缴“问题猪油”6500余公斤,并将两名不法分子以涉嫌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二是10月下旬对城区84家豆制品生产加工商户进行联合执法检查,处罚11家,责令停业7家,查封2家,捣毁自制“土锅炉”3个。三是12月10日,市食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协调卫生、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组成专班,出动60余名执法人员对张沟非法制售豆制品的4个黑窝点,依法强制取缔。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食品放心工程的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由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涉及面广,加之市场经济体制没有进一步完善,受利益的驱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违法现象将普遍存在。“无证经营”、“街头食品”、“地下食品加工”、“集贸市场食品”、“食品农药残留”是我市目前食品卫生安全最突出的问题,也是社会反映最普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食品污染、卫生状况差、无证流动经营、缺乏有效管理等方面。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执法保障措施不足。由于财政经费不足,市政府及各部门在食品放心工程建设中,虽然多方筹措资金,采取各种倾斜措施,但仍然不能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导致各地各部门在监督执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利益问题,无形中削弱了执法力度,放宽了执法的尺度,造成了对食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

(二)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执法水平亟待提高。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在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从我市执法部门的整体水平来看,仍普遍存在对法律法规知识及相关标准掌握不够全面,执法行为不够规范等问题,且“重收费,轻服务,服务意识不强”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监督执法的质量与水平。

(三)食品生产、消费卫生安全意识差。由于我市经济发展不景气,下岗工人多,加上农村大量流入城市的流动人口,使就业更加困难。由于食品加工投入少、成本低,个体餐饮及食品加工成为谋生的首选,极易出现无证经营、地下加工、街头摆摊现象。同时由于广大市民卫生消费安全意识淡薄,客观上给非法生产、经营者提供了消费市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以目前我市突出的食品卫生问题为突破口,形成以政府牵头、部门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在市食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进一步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决议》,努力改善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经费短缺的现状,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认真深入地开展2004年食品放心工程的建设。

(一)切实加强元旦、春节期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加强对城乡接合部、民房出租屋、倒闭企业厂房进行拉网式大检查,对无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加工制售食品的地下黑窝点进行严厉打击,发现一个,取缔一个。二是开展一次联合执法,集中时间对集贸市场、餐饮业、食品加工厂、副食批发市场进行大检查。三是公布一批典型,以放心食品工程领导小组的名义,将节前食品大检查和抽样检验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四是管好一个宴会,卫生部门组织人员对承办“团年宴”的单位严格管理,保证“团年宴”卫生安全。五是查处一批案件,对节日期间食品违法案件从快、从严、从重予以处理。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强化食品安全意识。要进一步加大对《食品卫生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的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好食品行业负责人的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好食品从业人员上岗前卫生知识培训。同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予以曝光。

(三)进一步明确职责,形成齐抓共管长效管理机制。市食品放心工程领导小组做好统筹安排,组织各部门开展两次以上综合执法检查,对突出问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形成综合治理的合力。卫生部门严把“许可关”,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对学校食堂、餐饮业、食品加工等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食品进行重点检查,加大监督、抽检及打假力度。工商部门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取缔无证经营,试行市场食品、饮料质量抽查、蔬菜残留农药检测,建立集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质监部门从查处酱制品、饼干等加工黑窝点入手,以规范粮食加工厂,整顿纯净水加工企业为重点,把好质量准入关。农业部门将加快农产品基地的建设,促进绿色食品申报,定点定期对市场进行农药残留量检测,开辟无公害食品专柜。公安部门积极配合行政执法,及时处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建设部门以夜市、学校周边环境、主要干道为重点,加强规范管理,加大执法频次和力度。教育部门加强中小学校食堂的管理,关停一批学校小卖部,收回一批学校出租的饮食摊点门店。法院依法支持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加大食品卫生执法的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力度。宣传部门加强宣传力度。在全市形成创建食品放心工程的氛围,全面提高广大市民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四)进一步加强监督,促进依法行政。以整肃队伍为突破口,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深化继续教育的力度,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高素质行政执法队伍。规范执法行为,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强对重点区域(乡城结合部、民房建筑屋、倒闭食品厂房等)、重点行业(餐饮行业、食品加工行业)、重点单位(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饮食)、重点食品(粮食及粮食制品、肉及肉制品、调味品、饮料、豆制品、奶制品、水发食品及各类小食品)的监督管理,及时查处食品违法案件,加大对重点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扭转以前食品打假工作中存在的“查封窝点多、处理人员少,行政处罚多,追究刑事责任少”的现象。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食品放心工程是一项综合、长期的系统工程,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要真正达到食品安全放心,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工作,为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卫生、荆州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