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荆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日期:2014-07-30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办公室

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邹崇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会报告我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03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虽然受“非典”疫情影响,我市部分行业受到冲击,但在市委的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上下“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继续推进,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投资结构明显改善,出口大幅度增长,项目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来势较好,经济效益继续得到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六快二平一降”的特点,即工业、农业、消费、出口、财政收入、金融信贷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收入增幅平稳,实际利用外资出现下降,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和压力并存。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7.06亿元,同比增长8.1%(同期全省为9.1%,全国为8.2%)。其中一产业产值37.81亿元,同比增长8%,二产业产值79.63亿元,同比增长9.2%,三产业产值59.62亿元,同比增长6.7%。工业、农业、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顺利实现了“双过半”。

(一)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

1、重点工业企业实现较快增长,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企业效益指标持续好转。元至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7.02亿元,同比增长12%,占全年目标的49.69%,增幅与全省同步;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7.4%,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6.99%,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全市36家重点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4.5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5.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17%和31.93%,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额的57.1%和84%。恒隆、神电、楚源、吉象、白云边、新生源、法雷奥等11家企业无论是产品销售收入还是利税总额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骨干企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分地区看,除监利县(+8.38%)、洪湖市(+7.9%)外,其他县市区增加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石首市、江陵县、沙市区居增幅前三位。公安、石首和市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占同期全市总额的53.7%,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8.1%。从效益指标看,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116.93,同比提高15.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4亿元,同比增长71.95%;实现利税总额8.5亿元,同比增长39.92%;亏损企业亏损额0.96亿元,同比下降36.9%。分行业看,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制造业等行业利税增幅较大。由于楚源效益大幅提高,化工行业扭亏为盈,全行业创利税4000万元。
2、农业生产开局良好,夏粮夏油喜获丰收,“压粮扩油推优(优质农产品)”等结构调整措施稳步推进,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农民收入有所增加。据统计,上半年农业总产值增幅为9.7%,而去年同期为-4.5%。今年全市夏粮收获面积99.87万亩,较去年减5.7%,但总产量达到17.6万吨,同比增17.7%;油菜籽收获面积326.4万亩,较去年增1.8%,总量达36.17万吨,较去年增39.1%。蔬菜产量达138.4万吨,同比增长2.2%。初步匡算,夏粮夏油为农民人均增收60元左右。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产品优质品率不断提高。上半年全市优质棉、优质稻分别比上年增加31万亩和50万亩;优质蔬菜、瓜果覆盖面达到60%;名特优水产品面积达到放养水面的48%;三元杂交猪出栏80.5万头,比上年增加7万头。上半年畜牧业和渔业得到较快发展,产值分别同比增长5.7%和6%,占全市农业产值的61.8%。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农业市场主体又有新发展。全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53家,其中今年新发展65家;市场中介组织达到3241家;私营农(牧)庄达到1911个,经营面积10.55万亩。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回升。据调查,受税费改革政策和农产品价格上扬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弃田抛荒的现象明显减少,种植大户增多,农民生产性投入增加。

(二)投资、消费、出口形势基本稳定,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压力并存

1、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放慢,投资结构明显改善。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乡及乡以上投资20.4亿元,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主要特点表现为“四快四慢”:一是技改和房地产投资加快,基本建设投资放慢。上半年乡及乡以上技改和房地产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5.9%和28.5%,分别达到6.3亿元和1.45亿元。技改投资呈现恢复性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楚源、大枫纸业等一批新上项目加大了投资力度。沙市钢管厂、荆州区拍马纸业、恒隆汽车零部件、洪城集团、凯乐集团、金安集团等企业技改投资也均在1000万元以上;上半年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神华大厦、中山路步行街、白云绿水小区等几个较大的房地产投资项目的开工建设。上半年,基本建设投资达12.66亿元,同比下降13.5%,主要是由于农城网改造、移民建镇、长江干堤等大的基建项目相继刹尾,国债投资减弱。二是地方投资加快,中央投资放慢。上半年中央投资较市县属投资大幅下降,而去年同期中央投资增幅却高出市县属投资增幅41.3个百分点。三是民间投资增长加快,国有投资放慢。上半年国有投资同比下降21.5%,影响乡以上投资下降了2.1个百分点。主要是电力、水利投资降幅较大,降幅分别达76.8%和11.5%。上半年非国有投资保持较高增长,增幅达44%,部分弥补了国有投资下降带来的负面效应。四是二、三产业投资加快,一产业投资放慢。上半年全市投资完成额中,三次产业之比为1.1∶29.8∶69.1,第二产业完成6.09亿元,增长32%,成为投资增长的主体。其中工业制造业投资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75.2%,成为投资亮点,第三产业中交通邮电继续成为投资重点。从项目进展情况看,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上半年全市30个重点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9亿元,占乡以上投资的51%。襄荆高速大桥连接线(已完成投资1.07亿元)、荆东高速(已完成投资1.1亿元,主体施工已全面展开)、宦子口船闸、江北一级公路和物流中心等5个重点工程相继启动;农城网改造已基本完工,少量工程正在抓紧刹尾;长江干堤整治等重点水利续建工程进展顺利。从新开工项目情况看,项目数量增加,项目规模提高。到6月底,全市在建项目达到293个,同比增加16个,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136个,同比增加25个,平均每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1333万元,比去年的680万元增加近一倍。从市计委申报项目情况看,今年共向上申报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各类重点投资项目46个(含水利基本建设、以工代赈和社会发展3个打捆项目,其中农业项目11个,工业项目13个,交通项目5个,能源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各3个,城建项目6个,商贸项目4个,以工代赈项目1个),总投资151.78亿元,其中亿元项目18个(其中农业项目和城建项目各2个,工业和交通项目各5个,能源项目3个,商贸项目1个)。目前已下达投资计划或到位资金9.46亿元。
2、“非典”影响逐步减弱,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市场物价止跌回升。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85亿元,总量除武汉市外在全省继续保持首位,增幅达9%,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分别同比增长10%和7.7%。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4%,结束了连续近三年物价下滑的局面,预示我市经济开始出现周期性回暖。
3、经济外向度提高,出口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但直接利用外资出现下滑。上半年我市实现外贸出口总额6103万美元,占年度计划的55%,同比增长29.9%。其中,开口企业、三资企业和外贸公司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1.9%、27.7%和122.7%。从出口商品结构看,仍为化工、机电、轻纺和农产品四大类。除化工产品继续保持50%的份额外,今年最大的亮点是以汽车零部件和石油钻采设备为主的机电产品有突出增长,占出口总量的22%。从出口商品市场看,今年我市出口商品主要销往亚洲、中东和欧美,份额几乎各占三分之一。从各县市区情况看,石首位居出口额之首,达到1943万美元,增长28.3%,公安、监利、洪湖外贸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倍、120%和223.8%。利用外资降幅较大,形势严竣。1—6月,我市实际利用外资1080万美元,同比下降45%,只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的19.6%。上半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家,合同外资额仅783万美元,表明利用外资后劲不足,形势已较严峻。上半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大幅下降,一方面是由于近两年批准的“三资”企业在建项目和储备项目减少、规模变小,尤其是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储备不足,对外商的吸引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受“非典”疫情影响,招商活动受阻,向外推介机会减少。

(三)财政金融形势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1、财政收支执行正常,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市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6.6亿元,同比增长9%。上半年我市财政收入主要表现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即个人所得税实现高增长,同比增长35.85%;涉外企业、股份公司、私营企业成为工商税收的主力军,三类企业同比总计增收1.23亿元,拉动工商税收收入增长17.8%个百分点。重点企业的税收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在国税中的比重达56.1%,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2、信贷投放增势强劲,投放重点向工业倾斜。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9.9亿元,比年初增加24.3亿元。剔除收购贷款变动及核呆因素,实际比年初增加31.3亿元。前6个月工业贷款净增15亿元,农业贷款净增4.5亿元,中长期贷款净增5.1亿元。我市信贷投入主要集中在市直36家重点企业、“三农”、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事业、中小(民营)企业等4个方面,其中对36家重点企业累计投放信贷资金8.4亿元。1—6月,全市各项存款余额289.6亿元,比年初增加3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06.05亿元,比年初增加26.1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和农村分别增长20.2%和12.5%。全市金融机构贷款增量占到存款增量的94.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0个百分点。贷款投入力度的加大,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3、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7%和5%,分别达到3621元和1003元。农民现金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一产业收入大幅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从一产业中所得现金收入为531元,同比增加41元。

(四)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推进

上半年,全市城镇净增就业岗位3万个,介绍安置城镇下岗失业人员1.8万人,重点帮助近5000名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1123人,其中有3220人实现再就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5%,企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分别扩面新增11149人、5017人、19276人、22438人、23326人。全市新发、换发《再就业优惠证》18368份。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全年经济预期

1、非典给我市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总体上看,“非典”对我市经济的影响有限。餐饮、旅游、交通、社会服务业等受非典影响较大的行业,占我市GDP的比重仅为9.3%,而且影响时间主要集中在四月中旬以来的两个月左右,影响当月GDP增速约1个百分点,对上半年GDP增速影响约0.3个百分点。但非典的后续影响不可忽视,下半年仍有4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一是“非典”对下半年出口的影响。上半年出口情况看,“非典”对占我市出口大头的老市场、老客户和老出口企业影响不大,但对新市场、新客户和新开工企业开发不利。由于“非典”对订单签定、合同履约的影响可能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加上受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第二季度贸易订单减少的影响,下半年的出口规模将受到一定制约。二是对招商引资的影响。“非典”使传统的招商引资方式受到冲击,而网上招商、委托招商等新的招商方式还处于起步阶段,成效还不明显。随着一些原定招商活动的推迟或取消,项目签约少,履约迟,今年招商引资将面临较大压力。三是对农民现金收入的影响。从目前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外出务工开始回潮,但据有关部门调查,仍有14%左右的人表示不再外出,有26%左右的人对是否外出务工态度不明确,心存顾虑,这对下半年非农产业收入增长不利。四是对再就业的影响。服务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非典”对服务业的影响和冲击短期内难于弥补,因而对全年再就业工作构成较大压力。据初步估算,全年我市需安置的劳动力近10万人,而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5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2、部分经济指标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纵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尽管大多数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但是与全省其他市州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在6个主要经济指标中,除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略高于全省水平,工业增加值增幅与全省持平外,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分析其原因,从深层次看,主要是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县域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不够,经济运行中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从当前情况看,主要是我市投资对国家依赖性较大,随着一批大型国债项目的相继刹尾,新开工大型项目较少,尤其是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大型工业项目较少,影响了经济的后续支撑能力。综上所述,尽管当前我市经济是在一个较低层次上的增长,但发展的活力正在逐步显现。随着我市“工业兴市”战略的实施,投资环境将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活力将进一步增强。在投资、消费、出口方面,尽管面临国债投资减少和“非典”压力,但只要扎扎实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切实抓好抗灾补救,全市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年初市人大会上确定的计划指标,从目前计划执行情况看,除实际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增长10%左右)这项指标有一定难度外,其他指标是能够实现的。

三、下半年计划安排的重点和主要措施

根据上半年经济运行特点,综合考虑当前宏观层面存在的诸如“非典”及农业灾害影响,下半年,我们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为切入点,牢牢把握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就业再就业等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全年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实现,推动全市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快推进工业兴市,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一是进一步落实工业兴市的战略部署,切实加强对工业生产的组织协调,对市直骨干企业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二是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抓好汽车零部件、纺织、造纸、化工等行业的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工业新区要进一步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确保东方大道出形象,房屋搬迁早完成,为企业早日进驻园区创造条件;对已奠基或开工的环宇、小天鹅、天济药业等项目抓紧施工,确保年底至少有一家现代化企业开始设备安装;对汽车市场、纳米钛白粉、环球二期等项目抓紧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三是以壮士断臂的精神,破除影响荆州工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和思想性障碍,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企业改制步伐,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将改革与扩大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不断扩大改革成果。
2、千方百计扩大招商引资和外贸出口,增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力。一是高度重视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扎扎实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编制水平,增强项目对客商的吸引力。二是继续创新招商方式。对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和重点客商组织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成立全市分行业的招商小分队,广泛搜集国内外同行业主要企业尤其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动态,主动加强沟通和联系。切实抓好9月份鄂港经贸洽谈会的准备工作,抓紧松滋望春花果业、公安中密度稻草板、洪湖玩具开发等34个赴港签约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取得实效。三是突出企业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重点抓好已有合作意向的项目的合资与合作,争取有一批项目早日见效。四是用足用活国家和省政府在“非典”后期努力扩大外贸出口的政策措施,抓紧启动因美伊战争和非典疫情停缓的外资合同和出口订单,尤其要充分发挥我市机电、化工、纺织产业优势,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规模。
3、狠抓抗灾自救和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利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千方百计弥补灾害损失,搞好灾后自救。当前一方面要抓紧做好灾后赶种改种自救,另一方面,积极向有关部门申报灾害损失,争取农业救灾资金,并抓紧农业赈灾项目的申报和落实,最大限度地弥补灾害损失。二是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积极借鉴工业的组织形式、社会化生产方式、工业技术手段、工业营销策略和融资办法,推动农业公司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发展,将农业产业化不断引向深入。三是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和信息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引导返乡农民复出打工,增加收入。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稳定和增加农民主业收入。五是继续抓好农村税费改革,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并采取切实措施化解乡村两级集体债务。
4、继续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一是继续坚持重点项目一月一调度、投资形势一季一分析的投资调度会制度,加强对投资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协调,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千方百计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目标的完成。二是进一步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国债投资。对向上申报的重点投资项目抓紧联系,紧盯不放,跟踪问效、快速反应,确保国债和省统筹资金早日到位。三是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荆岳长江大桥、江北一级公路、荆东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开展后续项目的培育和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的正常接替。四是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抓紧落实市政府有关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开放民间投资领域、创新投资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培植我市投资的内在增长机制。五是狠抓技改项目的储备和建设,进一步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培植后劲。
5、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大力培植新兴财源。一是坚持“一主三化”,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千方百计搞活中小企业,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大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小城镇建设,始终坚持以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二是加强荆州旅游对外宣传力度,积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线路,在“生态游”、“户外游”、“城郊健身游”等方面做深做足文章,弥补“非典”损失,增强发展后劲。三是高度重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整合、优化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为新“东风”搞好配套,做大做强,增强产业竞争力。
6、大力发展服务业,不断扩大再就业。全面评估“非典”对服务业的影响,并拿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进一步落实服务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努力争取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快发展我市社区服务业、餐饮、商贸流通和旅游业。从保稳定的角度出发,认真落实再就业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扩大就业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培育社区服务业和城郊农业等新的就业增长点。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拓展劳务输出的就业空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针对今年高校毕业生较多的情况,切实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7、锲而不舍地抓好环境建设,促进对外开放。以重点整治为突破口,在建设规范高效的行政运行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和良好的企业运营环境上狠下功夫,推行“体制创新、行政提速、信用荆州、优质服务”四大环境创新工程建设,积极为工业兴市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进一步抓好“非典”防治工作,巩固防治成果,降低“非典”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扩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