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抗灾救灾工作的情况报告

日期:2014-07-30 来源:荆州市人大常委办公室

市人大常委会:

今年6月以来,我市多次遭受暴风雨袭击,给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灾情发生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投入到抗灾救灾中去,竭尽全力使灾害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目前,全市抗灾救灾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之中。现将前段抗灾救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前段受灾的基本情况

6月22日入梅以后,我市发生了3次明显的强降雨过程,公安县累计降雨550毫米,松滋市403毫米,其它县市区均在300毫米以上。其中,公安县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多397.7毫米,超出310%,比大灾的1996年、1998年分别高出194%和266%;松滋市降雨量比历年同期多258.6毫米,超出181%,比1996年、1998年分别高出110%和109%。特别是7月7日至11日的第三次降雨过程强度最大,主要集中在公安、松滋、江陵、沙市和荆州区一带。公安县降雨量达399毫米,松滋达227毫米,日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的有十几个站点。其中,公安县持续降雨72小时,平均降雨量307毫米,15个乡镇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10个乡镇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上,最高的达到377.8毫米,逼近百年一遇的标准。同时,受长江上游来水汇流、洞庭湖区洪水顶托影响,境内长江干支流水位上涨很快。尤其是荆南支流松西河、松东河、虎渡河大部分超警戒水位,部分超过保证水位;藕池河大部分超过设防水位;危水河全线超过保证水位,法华寺洪峰水位接近历史最高。连续强降雨使垸内河湖沟渠水位猛涨,四湖地区和公安、松滋、荆州区弥市镇等地农田严重渍水。四湖地区沟渠水位居高不下,总干渠与洪湖的唯一通道福田寺防洪闸流量达到851立方米每秒,大大超过设计流量。全市66座水库,有46座超过汛限水位,外洪内涝形势十分严峻。
由于这次降雨过程时间集中、强度大,造成大量塘堰漫溢、农田被淹、房屋倒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据统计,灾害涉及全市8个县市区、107个乡镇场、2420个村,受灾人口304.72万人,成灾人口210.9万人,死亡3人,伤病3799人,重伤住院12人。全市因灾造成经济损失14.98亿元。一是农作物遭受严重渍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390.7万亩,成灾面积257.3万亩,绝收81.1万亩;精养鱼池受灾24万亩,漫塘16.2万亩。二是因灾转移群众较多。全市被水围困60283人,因灾转移53587人。三是灾民住房倒损严重。全市因灾倒房4307户、12100间,损坏8242户、24648间。四是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全市水毁渠闸68处、电力设施34处、桥梁101座,折断电杆190根、树木1.5万棵,水毁公路1203处、367.2公里。灾情最重的公安县毛家港镇, 7月8日至10日,降雨量达355毫米,农田内渍严重。与此同时,该镇上游的松滋市大同垸、荆州区弥市镇193平方公里降雨涌向境内的玉湖。10日,玉湖水位达到38.14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12米,玉湖围堤全面告急。面对玉湖严峻的汛情,市、县两级防指十分关注,迅速启动泄洪预案。7月10日下午,玉湖湖口闸开闸泄洪,公安县报告玉湖周围18个村、128个组,7791户、31384人严重受灾。绝收面积52471亩,倒塌房屋286户、931间,畜禽死亡20多万只(头);水毁公路126公里,机电设施102台套,涵闸99座;9所学校150间校舍迸水,直接经济损失达1.58亿元。

二、抗灾救灾的工作情况

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紧急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投入抗灾救灾中去,确保了江河湖堤及大中型水库的安全,抗灾救灾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1、切实加强对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灾情发生后,中、省领导对我市灾情非常重视,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副省长刘友凡、蒋大国等领导同志先后率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我市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民政部7月中旬两次派员到我市重灾县市察看灾情,指导工作。从7月8日开始,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日夜坐镇指挥部,指挥全市的防汛和排涝调度工作。9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级防汛督查责任人分赴监利、公安、沙市、江陵、松滋等地指导防汛抗灾工作。10日,市委、市政府主持召开了全市防汛抗灾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市委主要领导对防汛抗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动员,联系县市区防汛抗灾工作的市领导分别赶赴各自的责任区域,直接指导和协调防汛抗灾工作。同时,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和防汛指挥部领导始终坚守在防汛抗灾第一线。
2、切实做好紧急救助工作。对因灾转移的53587人,主要采取投亲靠友、借住公房等办法进行了安置。目前已下拨救灾资金340万元,下拨救灾帐篷145顶。灾情严重的公安县对7385户、26827名转移群众已下拨救灾资金146万元,给因灾转移群众送去方便面7400件、饮用水9100件、燃煤20万块等。同时,公安、江陵和松滋等县市还开展了县(市)直单位对口帮扶重灾村、干部职工对口帮扶重灾户、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向灾区人民捐赠等活动,已筹集275万元。
3、加大重灾地区救灾工作力度。公安县特别是玉湖泄洪区是全市乃至全省受灾最严重的地区,7月中旬市委、市政府在公安玉湖泄洪区召开救灾工作现场会,进一步加大重灾地区救灾工作力度。会议要求,市直有关部门结合本部门实际对公安县玉湖泄洪区开展对口援助,采取“挤一点、调一点、争一点、献一点”的办法,全力以赴做好支持与救助工作。市民政局积极协助公安县民政部门千方百计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保证灾区移民的住房、吃饭和饮用水的供应,特别是满足灾区移民帐蓬供应。在首批安排公安县80万元救灾款的基础上,另外再调剂20万元到玉湖泄洪区,对国家、省安排的救灾款物也向公安重点倾斜。市财政局协助公安县政府向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农业税减免和转移支付的争取工作,同时,安排资金10万元,支持公安玉湖地区抗洪救灾。市卫生局开展灾区疫病防治,安排5万元药品保证玉湖灾区群众看病就医之急需。同时,积极争取各级红十字会的卫生援助。交通部门负责水毁公路重建和国债项目的争取和申报。市教育局支持公安县向上争取灾区学校危房改造资金,并向玉湖泄洪区13个村的学生免费提供课本,确保灾区学生不因灾辍学。秋季开学后还将组织市区大、中、小学与灾区学校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援助活动,以帮助其学生正常入学。市粮食局保证粮食按保本价供应,并争取适量借粮。市水利局在积极争取公安县特大防汛经费的同时,研究制定玉湖、内危水等跨流域水系的综合治理方案,确保全市跨流域水系安全度汛。市农业局正协助公安县农业部门做好灾区群众生产补救的技术指导工作。
4、抓紧抢排渍水,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全市各地投入抗灾劳力50多万人,开启电站830处,机械 9870台(套)、23万千瓦紧急抢排渍水。全市向外江排水一级泵站按照“先排田、后排湖”的原则,全部开机投入抢排,各类泵站已累计排水34.7亿立方米。在抓紧组织抢排渍水的同时,全市积极开展了生产自救工作。全市共组织技术指导组36个,农技专家226人,深入灾区指导农民科技救灾。各县市区组织农业、水产、农机等方面专家,深入重灾乡镇研究抗灾补救措施,千方百计组织抗灾资金、种子和农资。
5、认真做好灾情核查工作。7月13日,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报灾核灾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市掌握到乡镇、县(市、区)掌握到村组、乡镇掌握到户”的原则核查灾情,县市区民政部门会同镇、村干部深入到重灾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逐村逐户逐田块进行统计,切实把灾害损失情况核查清楚。同时,对绝收户、重灾户、倒房户进行了登记造册,分类排队。
6、动员全市社会各界,迅速开展对灾区的帮扶行动。7月25日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市直单位赈灾救灾动员大会,要求市直单位和干部职工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切实帮助重灾区受灾群众解决当前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截止8月1日,全市已募集资金210万元,其中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干部职工向重灾区群众捐款107万元。市直单位向玉湖周围重灾村定向捐赠103万元。本次募集的捐赠款主要用于解决玉湖周围重灾村的受灾群众生产和生活困难。市民政部门对接收的捐款实行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7、积极向上争取救灾资金。7月22日至24日罗清泉省长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来荆州检查防汛抗灾工作,7月24日在公安县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各地各部门派工作专班支持灾区抗灾自救,帮助灾区解决实际困难。会议议定省水利厅、财政厅迅速从中央下拨到湖北省的特大防汛补助费中安排荆州市300万元,并将公安县确定为灾后小型水利建设试点县。省财政厅落实500万元抗灾救灾资金,并做好荆州市农业税减免和转移支付工作。省民政厅落实100万元群众生活救助款及灾后群众后期生活救济补助,特别是受灾群众2个月的口粮;对公安县、江陵县等地倒塌房屋的特困户、房屋严重受损户酌情补助,并严格按300元/间的标准核定下拨倒塌房屋补助款。目前,省民政厅下拨我市救灾紧急救助资金300万元已到位。省农业厅为荆州市向农业部争取10项基础项目,将监利县和江陵县列为水产板块建设试点县,派专家帮助两县制订发展规划;要将争取到的抗灾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重点向荆州市倾斜,并派专家到公安县,具体指导抗灾生产,解决好补种所需种子等生产资料。省计委帮助荆州市多渠道解决200万元水毁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省交通厅对荆州市的水毁交通设施给予资金扶持,并给公安县新增20公里通乡道路改造计划。省卫生厅帮助荆州搞好灾后疫情监测和疾病防治,并支持公安县做好灾后实施工程灭螺、控制血吸虫病的工作。农业银行、信用社扶持荆州市受灾地区调整结构、发展生产,特别是加大小额信贷的扶持力度。省计委、血防、水利等部门争取将“四湖”流域治理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将洪湖围堤和防浪工程列入项目予以支持,同时支持荆州市涵闸泵站等设施的改造,对正在评审的洞庭湖治理工程湖北部分,积极争取国家立项支持。

三、下段工作重点及措施

下段,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将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把救灾工作作为一项特别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实、抓好,尽力解决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一)全面落实生产赶本措施。在巩固前段工作的基础上,市委和市政府于7月29日又专题召开了全市抗灾生产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坚持“工业兴市”战略不动摇,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思路不动摇,坚持抗灾增收保规划的目标不动摇,各级要层层开展“查规划、找缺口、加措施”活动,实行分类指导,明确工作目标。重灾区要全力抗灾补救,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受灾较轻和无灾区要多种多养多增收,千方百计超规划,全市要全力抓好农业抗灾生产。对绝收农田,抢排出来后要发动群众抓紧抢种抢栽;对严重受灾农田,要及时洗苗、割叶,推行叶面喷施激素,施好速效提苗肥,促进快长根、快发芽;对缺苗断垅的旱地,要抓紧套种秋杂粮、秋芝麻和蔬菜,尽力提高单产,增加收入。要抓紧抓好家禽秋孵秋繁,力争 8月底前户平增养1头猪、全市填栏出栏100万头,增笼家禽1000万只以上;要主攻黄鳝、河蟹、珍珠等名特优水产品生产,大力推广网箱养鳝、稻田养蟹、高密度养殖和池塘套养等优化模式,适时补种,轮捕轮放,科学喂养,提高效益。要抓住“非典”结束城市用工增加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力争全市下半年外出务工劳力新增10万人以上,用人平增收130元的工作措施,确保全市人平增收100元的目标实现。
(二)抓紧做好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各级政府正组织力量进一步核实灾情,特别是对倒房户,县级民政部门将掌握到户,建立花名册。在此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防灾减灾的原则,制定恢复重建方案。力争做到房址比过去高一点,质量比过去好一点,不搞简单恢复。在资金筹措上,采取“一个为主、三个一点”的办法,即:以自筹为主,亲友邻居帮一点,社会捐一点,国家救助一点。确保建房早开工,早竣工,让群众安居乐业。
(三)认真解决好灾民口粮问题。口粮是今年灾民生活安排的重点。这次特大暴雨灾害,造成全市81万亩农田绝收,涉及64万人,到接晚稻缺3个月的口粮,需口粮5760万斤。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三条,一是对重灾区无偿还能力的特困户和民政优抚对象由民政部门给予救济。二是发动群众互助互济调剂余缺。三是必要时报请省政府同意开仓借粮,具体由粮食部门发借粮卡,凭卡借粮,借一还一,借啥还啥,今年借明年还。
(四)加强救灾款的使用管理。坚持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切实把救灾款用于解决重灾区群众的吃、住和因灾引起的疾病治疗。切实加强对救灾款使用的监察审计工作,发现贪污、挪用、滥用救灾款的要严肃查处。
(五)切实做好当前的抗旱工作。市委、市政府在防汛排涝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又及时部署了抗旱工作,进行了科学调度,并于7月31日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名义,向全市下发通知,进行紧急部署。目前,水源较为充足,各地正科学进行调度,确保不因旱情影响农民增收。
我们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和指导下,经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旱涝灾害,夺取抗灾救灾工作的最后胜利。


荆州市人民政府
2003年8月20日